◎
近年來,康平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基層、打基礎、強堡壘、促發展的重要抓手,以黨建為“引擎”,通過整合資源、示范帶動、健全機制等途徑,基本消除了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加強領導,合力推進工作落實。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納入鄉鎮和村黨組織抓基層黨建的重要項目,作為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切實強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責任意識。成立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領導小組”,建立了縣級領導定點聯系、職能部門協調幫扶、包村干部駐村結對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有效推動各類資源向農村流動。制定出臺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和2018年指導意見,因村制宜確定了161個村級項目,并形成了161篇高質量調研報告。
試點“開花”,全面推廣增收經驗。自2016年啟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工作以來,通過實施“黨建+”工程,20個試點村均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以“黨建+合作經營”發展集體經濟。確定將“以支部引領發展股份合作”作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主推模式。東升鄉東升村近兩年來流轉土地5200畝,村“兩委”班子牽頭成立了“龍旭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入社農戶畝均增收500元,村集體分紅55萬元。二是以“黨建+產業融合”發展集體經濟。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帶動百姓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集體經濟與農民收入“雙增收”。三是以“黨建+項目建設”發展集體經濟。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村黨組織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引進龍頭企業,拓寬收入來源。郝官鎮劉屯村在村黨支部書記董俊的帶領下,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手工藝品廠、服裝加工廠、新能源綜合利用加工廠,帶動就業100余人。四是“黨建+政策扶持”發展集體經濟。用好各級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資金,在政策上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的幫扶力度,對“兩委”班子過硬、發展思路明晰但缺乏啟動資金的村進行了重點扶持。

康平縣郝官鎮劉屯村村民在手工藝品廠里工作
黨建領航,助推集體經濟發展。堅持把黨的建設貫穿集體經濟發展全過程,充分發揮黨組織、黨員帶頭人引領發展的“主心骨”“領頭雁”“沖鋒隊”作用。全縣黨支部開展了“如何發展集體經濟”“我為集體經濟獻言”等主題討論活動,提出意見建議190余條。建強集體經濟發展帶頭人隊伍,近年來,省市縣三級累計選派252名優秀干部到鄉村工作,組建了3個第一書記“先鋒班”、15個第一書記臨時黨支部,使第一書記真正成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精兵強將”。大力開展“共產黨員工程”,培養集體經濟發展骨干先鋒,先后涌現出孟祥彪、劉付等一大批思發展、謀發展的先進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