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榮
(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重慶 401220)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促使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逐漸增大,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影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面對日益惡化的環境與資源短缺的局面,應深入進行反思,改變傳統的能源粗放式模式,推動清潔生產,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實現可持續。
受鋼鐵冶金自身的性質影響,生產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造成環境污染,與新時代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相悖,因此需要合理進行清潔生產,降低生產中的污染與消耗,實現綠色環保。積極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從整體上進行改善,充分發揮出新技術與新工藝優勢,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調整鋼鐵冶金中清潔生產的比例結構。在鋼鐵冶金過程中,能源消耗的成本占據總成本較高的比例,在50%~70%之間,因此企業需根據實際情況對生產比例進行調整,降低能源的成本投入,促使其整體性提升,實現清潔生產。例如,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針對現階段的爐料進行優化,從整體上進行完善,創新現有的應用理念,保證爐料具有穩定性與均勻性,提高其熟料比,實現高爐的節焦與增產,精細化生產。與此同時,企業應積極進行創新,從整體上進行完善優化,探索新型清潔生產技術,例如現階段的富氧高煤量噴技術的應用,可以從整體上降低能源的消耗,促使整體的比例結構趨于合理性,在保證環保、節能的基礎上實現生產最大化[1]。
(2)靈活選擇新能源進行替換。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促使現階段世界呈現出能源緊張的局面,并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與破壞,影響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緩解能源消耗,面對日益緊張的能源與環境污染問題,應積極開發探索新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適應時代發展。選擇清潔的能源可以降低傳統能源的消耗,實現友好型生產,從整體上進行完善,充分發揮出其自身的優勢,降低二氧化碳、有毒氣體的產生,降低環境污染與溫室氣體,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的應用,可以為鋼鐵冶金提供優質的能源進行生產,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有害氣體的排放量,實現合理的節能環保,促使冶金行業實現清潔生產。垃圾與廢物燃燒可以從產生較大的能量,為鋼鐵冶金生產提供動力,尤其是在當前背景下,塑料等生活垃圾遍布,靈活利用塑料垃圾不僅可以減少白色污染,還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如現階段的高爐噴吹塑料技術,屬于一項具有社會效益、生產效益、環保效益的新技術,可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2]。
(1)干熄焦技術。干熄焦技術是現階段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進行熄焦,通過在干熄爐頂的頂部裝入1000℃的紅焦通過循環風機將130℃的低溫惰性循環氣體向紅焦層內進行鼓入,通過惰氣體的性質促使其產生焦炭,經過該步驟后,惰性氣體的溫度提升,最終在鍋爐中產生水蒸氣,冷去后利用循環風機促使其重新利用惰性氣體,再次形成干熄循環過程,從整體上降低能源的消耗,并提升焦炭的質量,優化整個生產過程,促使鋼鐵冶金生產整體技術水平提升,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3]。
(2)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技術。TRT技術也是當前較為先進的技術,是指高爐煤氣余壓透平技術,以高壓爐頂為基礎將高爐煤氣進行能量轉化,充分發揮出技術優勢,從整體上進行完善,將熱能與壓力能轉化為機械能,滿足生產的需求。在高爐煤氣余壓透平技術應用過程中,將煤氣進行合理的處理,利用兩級文氏管與重力除塵器進行處理,通過TRT裝置經過電動碟閥、調速閥、快切閥促使電動機運轉,實現生產。該技術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需要提供能源與燃料,實現對壓頂的有效控制,降低整體的生產噪聲,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4]。
(3)爐渣的處理技術。在進行鋼鐵冶金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大量的爐渣,并且其種類較為復雜,如轉爐渣、電爐渣、高爐渣以及鐵合金爐渣等,在傳統生產中爐渣主要作為廢物丟棄,隨著理念的不斷創新,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提升,促使人們逐漸對爐渣進行高效的應用,并研究出全新的技術對爐渣進行綜合利用,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例如,現階段人們主要從爐渣的分離與應用兩方面入手,深入進行分析,實現共生金屬元素的應用,充分發揮出其自身的價值,實現高效的應用,如作為工程建設路基、農業肥料、玻璃制造原料等,滿足當前的需求。最為常見的爐渣處理技術為干式成粒法,實現合理的干式處理,將爐渣含有的熱能進行充分的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生產質量。干式成粒法在應用過程中以建立熔渣變速旋轉杯為主,從渣道輸送至旋轉中心,通過離心力形成固化體,提高整體的質量性能,此時需要保證固化顆粒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形成結塊,進行空氣冷卻工序,降低固化的渣粒發生粘結的可能性,最終形成高質量的爐渣,該類爐渣可以應用為耐火材料、水泥、玻璃等行業,實現能源的最大化利用,適應時代發展。
對于鋼鐵冶金來說,在生產過程中呈現出嚴重的污染與能耗,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整個生產工序周期較長,需要頻繁的進行操作,涉及的內容較多,最終導致能量產生損失,能源利用率不高,據相關數據顯示,傳統的鋼鐵冶金過程中能量的總損耗高達38%,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研究,降低能源損耗,從原有的粗放型生產轉化為精細型節能生產,帶動鋼鐵工業實現清潔生產。
(1)SC-EAF-CC-CR流程工藝。SC-EAF-CC-CR流程主要是指廢鋼-電弧爐-連鑄-連軋流程工藝,具有較強的經濟性,可以從整體上實現能源的節約,滿足發展需求。現階段,世界上的廢鋼量逐漸提升,造成一定的資源損失,利用廢鋼的可再生性將廢鋼進行合理的應用,可以從整體上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滿足當前能源、資源以及環境的需求。在進行廢鋼應用過程中,利用廢鋼-電弧爐-連鑄-連軋流程進行電爐煉鋼,實現電弧爐的精煉,從整體上提升其安全性,滿足當前的需求。受廢鋼自身的性質影響,種類復雜繁多,成分存在較大的不同,在進行冶煉過程中,需要明確其整體質量,合理進行控制,將其應用在合適的領域。
(2)SR DR-UHP-CC-CR流程工藝。SR DR-UHP-CC-CR流程主要是指熔融還原、直接還原-超高功率電爐-薄板連鑄連軋流程,具有較強的工藝優勢,呈現經濟性、靈活性、環保性與緊湊性等流程特點,可以從整體上提升其安全性與效率,滿足當前的需求。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實現可直接還原、熔融還原以及連鑄連軋,保證整個過程更加符合生環保性與高效性要求,降低外界環境的干擾,消除產生的污染,改變傳統生產中存在的缺陷,實現低能耗高效生產,適應新時代。以熔融還原(Smelting Reduction)和直接還原(Direct Reduction)工藝為例,二者屬于當前非高爐法冶煉工藝,可以從整體上降低工藝流程,減少成本的投入,并降低能源的損耗,實現環境友好型生產,并逐漸與現階段的電爐煉鋼相適應,形成全新的發展方向,提升整體技術水平。
以實際案例為例,奧鋼聯與德國Korf公司開發的Corex法是現階段較為成熟的熔融還原工藝,在應用過程中利用原煤與鐵礦石生產鐵水,實現焦煤資源的節約,減少煉焦與燒結工序,優化整個體系流程,完善現階段的生產。與此同時,在生產過程中,不需要熱風爐,降低污染物的消耗,據相關的調查顯示,該方法與傳統方法相比,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降低90%以上,具有良好的經濟性、環保性與安全性,滿足當前的生產需求。還原工藝也是當前較為常見的工藝,在應用過程中,可以實現鐵的直接還原,保證其成分穩定,消除外界因素產生的影響,獲取直接還原鐵,可以作為鋼類生產稀釋劑與廢鋼代替品,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
連鑄連軋新工藝技術的應用,可以從整體上提升金屬的回收效率與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損失,以滿足當前生產需求。例如,現階段德國在線帶鋼生產二種薄板坯類型靈活應用該技術,從整體上進行完善,創新現有的生產理念,建立完善的工藝流程,以滿足現階段的生產需求。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實現可持續發展與降低環境污染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因此鋼鐵冶煉企業應積極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行業發展理念,從整體上進行完善,調整現有的能源結構,積極開發與利用清潔能源,實現鋼鐵冶金的環保性生產,并引進先進的工藝與技術,降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能耗與損失,實現資源的優化處理,在保證生產環保性與能源節約性的基礎上實現高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