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撫順礦業集團技師學院,遼寧 撫順 113008)
目前,我國的制造業是我國的重要經濟性支柱產業,但制造業的生產過程中,卻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同時對我國的生態環境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美國曾經做過關于能量消耗方面的調查,調查顯示工業活動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在其他發達國家也有累死的情況。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但制造業所消耗的能量同樣巨大,導致節能減排的壓力與日俱增。因此,根據目前的現狀,加強關于機械制造系統的能效評價、能量效率等,是當前我國制造業必須面對的問題[1,2]。
機械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傳統的制造業運行中,人們單方面認為單臺的及威脅設備不會存在能源消耗的問題,因此沒有足夠的重視。但近幾年,能源消耗的問題日益嚴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學術界、企業都在不斷的進行能源消耗問題的研究,從而關于機械制造系統的能效評價相關研究已經風生水起,但是,目前針對于該方面的研究還沒有形成系統,相對比價散漫,并且由于機械制造系統的涵蓋面太寬、所涉及的制造過程又十分復雜,從而導致能效評價的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機械制造系統包含壓力加工、特種加工等共九大類工藝,同時包括輸入和輸出產品的系統。如果根據能量消耗的角度進行分析,機械制造系統是由鑄造設備及相應的工藝過程為主體的制造系統。機械制造系統能量消耗的主體具有很多特性,包括多樣性、復雜性、以及能源消耗過程中的隨機性、變化性等多方面的原因,從而導致關于化工、冶金等制造系統的能效評價存在很高的困難程度。因此,下文針對于能效評價的復雜特點進行探討。
機械制造系統涉及九類加工設備,同時還包含檢測、照明設備等多種輔助設備,其中每一種設備都會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消耗源。例如,普通的車床 就包含了照明系統、冷卻系統等多個系統,而如果是數控機床,就會有靜壓系統等能量消耗系統,但這些能量消耗系統響應存在多個能量消耗源。
在機械制造系統中擁有車間、任務等很多不同的層次,并同時每個層次所對應的能量消耗都與其獨有的特征。例如,處于設備層次的能量消耗,是屬于礦山機械制造系統的主體,但諸如車間這個層次中,其加工設備所產生的能耗之外,還有一些輔助設備的消耗。在產品消耗中包含了產品組裝、原材料準備等多個方面的每個階段中所產生的能耗。
礦山機械制造系統正常運轉的過程中,在特定的時間內,其可以呈現出較為復雜、多變的能量消耗現象。例如,在機床加工簡單工件的產生的能量消耗過程中,其產生的能量消耗變化體現為啟動過程的功率變化、加工工序的能耗規律差異、輸入功率的變化這三方面。
礦山機械產品的能量消耗,貫穿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之中,并在生命周期各階段中,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能量作為支撐;與此同時,在機械制造產品的不同階段生命周期中,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針對不同階段的不同能量進行深入的分析。在進行能效評價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生命全周期的能量消耗、效率兩方面的問題。
筆者對現有的機械制造系統能效評價的內容進行歸類總結,可以分為三大類:
(1)機械制造系統總體能效評價。對礦山機械制造系統的綜合能量消耗情況進行總體性的評價,就是總體能效評價,一般情況下,研究的對象是整體能耗。在美國的IAC評價體系就較為成功,其中包括電能、熱能、能源等多方面的評價。我國質檢總局、標準化委員會曾經提供過關于能量平價的框架、體系,通過對綜合能耗、產品單位產量綜合能耗等方面的指標進行分析,從而利用這些指標的分析得出企業真實的能效水平。
(2)產品能效評價。產品能效評價主要是針對于生產、生命周期過程中所產生的能耗進行效率評價。主要面向從零件制造、裝配、回收等生命周期過程。其中,可以將產品能量分為兩方面,分別為直接和簡介能量。直接能量是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消耗,簡介能量是產品所需物料的內含能。
(3)機械設備和工藝能效評價。在機械制造系統能量消耗中,機械設備、工藝兩方面的能量消耗是其中能量消耗的主體,與此同時,兩者的消耗過程和能效評價是整個能量消耗過程中最為復雜的過程,在當今能量消耗評價相關研究的領域中,也是研究的重點問題。一般情況下,會將機械設備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消耗分為兩種,分別為固定和可變能量消耗。在能量消耗的總數上,由于加工過程采用不同的加工參數,或者是采用不同的刀具路徑,都會對機械加工過程中的能耗總數產生影響。
一般情況下,獲取能量數據是進行機械設備和工藝方面的能效評價的關鍵,主要是靠在線監測獲得相應的常用數據。雖然可以通過實驗得到相應的數據,但實際情況是,需要通過幾十組實驗,才可以得到能量構成分析的數據,因此針對于工程上說,缺乏切實的可行性,獲得相應的數據十分困難,明顯阻礙企業有效實施能效評估。
主要從瞬時和過程能量效率指標兩方面進行能量效率評價。
(1)瞬時能量效率指標。礦山機械制造系統在固定的時刻匯總,所產生的能量和變化能量變化率,兩者之間的比值就是瞬時能量。而針對于瞬時能量效率,是通過輸出和輸入功率的比值計算得出。
(2)過程能量效率指標。在固定的時間段內,有效能量與輸入能量兩者之間的關系,被稱為礦山機械制造系統過程中的能量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在過程能效方面,可以分為有效能量和有效產出兩種定義的方式。①在礦山機械制造系統過程能量效率中,某個特定的過或時間內,所產生的有效能量、系統消耗能量之間的比值,被稱為有效能量。②而有效產出,又被成為比能。比能是礦山機械制造系統所產生的能量消耗,與系統有效產出兩者之間的比值。
(1)建立完整的礦山機械制造系統能下評價體系。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其主要載體是礦山機械制造系統,同時此載體非常復雜,涵蓋面很廣,不僅包括產品,同時跨越了車間、任務等很多的層次,并且針對于不同的層次,所產生的能量消耗都有其自身的獨特的特征。因此,機械制造系統中的能效評價,應該具有更加明顯的層次性特征。大致可以氛圍車間層、制造單元層等。并且針對于每個層次來說,都有其特有的能效指標和體系。
(2)建立機械制造系統能效評價數據庫。在計算礦山機械制造系統的消耗指標過程中,需要綜合大量的基礎數據,尤其是在工藝、設備等能耗的數據,因此,為了便于計算,要建立完善的礦山機械制造系統能效評價數據庫。建立數據庫,需要經過很多的實驗,包括加工實驗、空載實驗等,這些實驗都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但建立數據庫以后,能夠加強能量效率評價、生產設備節能等方面進行優化,從而為其日后所需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礎。
(3)定量化機械產品、制造任務的能量消耗。針對于所欲的制造任務產生的能量消耗,應該進行定量化,如此就可以為企業生產提供重要的參考哦數據,同時,也可以為當地政府和行業提供標準的定額,為節能減排提供參考數據。
(4)能效評價標準化。進行能量效率評價中的標準化,主要是針對于消耗邊界劃分的標準化,評價方法的標準化、ingjia流程的標準化三方面。
礦山機械制造系統能效評價具有多源性、層次分布特性、能耗過程、瞬態能量效率多變性,針對于當前的能效評價現狀,可以分為總體能效評價、產品能效評價、工藝能效評價三方面。在將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是建立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能效評價數據庫、建立定額化的任務能耗、標準化的能耗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