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陽
(河北省地質調查院,河北 石家莊 050081)
在工程地質勘察正式開展之前,對該地域周圍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詳細測量,能夠使后續(xù)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同時,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為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有序進行,提供了重要的數據信息依據。因此,必須保證水文地質勘察相關工作具有的各種問題能夠有效解決。因此,本文針對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及改進,展開詳細的分析,確保所獲得的工程地質勘察信息更加精確,為我國工程地質勘察行業(yè)的有效發(fā)展,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1]。
對于地下水而言,不考慮認為條件,只考慮自然狀態(tài)下,水位會呈現出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的下降,比如,季節(jié)性的降雨量偏少,使地下水沒有得到地表水的充足補給,從而,地下水位出現下降的現象。然而,自然狀態(tài)下導致地下水位出現下降的情況,發(fā)生概率不高,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有可能出現一次,因此,自然條件并不是主要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根據大量的實際調查研究發(fā)現,在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逐漸加快的環(huán)境下,人們對水資源的使用量越來越大,然而我國水資源相對匱乏,特別是淡水含量更少。因此,為了使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水資源得到滿足,地下水資源被大量的開發(fā)從而使地下水的水位下降程度嚴重,也就是說,人為因素才是導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長此以往,地下水出現枯竭、地面會凹陷、水質會惡化,并且對地面建筑的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此外,荒漠化、沙漠化、海水倒灌現象都是由于地下水匱乏導致的[2-4]。
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是河流、湖泊水位上升,或者地下排水管、工業(yè)廢水工程出現滲透現象導致。對周圍建筑物造成巨大的影響,大量的地下水滲透到建筑物的地基工程,改變地基工程巖土應力,從而導致斜坡巖土力學性質改變,建筑地基基礎出現隆起或者移動現象,從而導致建筑物坍塌。地下水中含有的鹽分以及土壤沼澤化,導致建筑地基被腐蝕,影響到建筑的使用壽命。
2.1.1 建立水文地質勘察管理小組
對于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具有的重要性,工程地質勘察單位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單位內部成立水文地質勘察小組,主要對工程的水文地質相關的內容進行勘察,保證具體工作的開展能夠按照水文地質勘察標準要求進行。與此同時,對水文地質勘察小組具有的責任和權限要明確,嚴格開展責任制度,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保證每一個工作人言對自身的責任范圍明確,將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制度結合到對水文地質勘察小組工作人員的管理中。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保證推卸責任的情況不會發(fā)生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而且還能將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高。
2.1.2 建立水文地質勘察規(guī)范和標準
對于工程地質勘察單位自身而言,必須具備專業(yè)的地質勘察能力和豐富的經驗,將豐富的水文地質勘察經驗和專業(yè)化的技術作為基礎,在單位內部建立一套能夠促進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進步的管理標準和制度規(guī)范,主要將水文地質勘察的內容和流程、水文地質勘察注意事項、水文地質勘察結果,水文地質勘察檢驗等相關內容包含其中,在規(guī)范化制度和標準化管理的監(jiān)督下,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進行專業(yè)的指導。通過標準和規(guī)范的建立,能夠使水文地質勘察實現流水化作業(yè)的目標,進而將水文地質勘察的質量全面提升。
2.1.3 加強水文地質勘察人員的培訓
對于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而言,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人員具有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保證水文地質勘察質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必須加大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開展專業(yè)的知識講座提高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基礎,聘請國內外工程地質勘察領域的優(yōu)秀人員對單位內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人員進行專業(yè)技術的培訓。與此同時,工程地質勘察單位還要定期舉辦水文地質勘察相關的活動、競賽,將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升,最終,使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具有較高的質量和成效[5,6]。
對于每一個工程而言,當地下水位的升降存在比較明顯的變化時,會導致地面建筑物出現坍塌、凸起、凹陷等現象,對地面建筑的安全、穩(wěn)定,會造成嚴重的威脅,對人們的生命、財產也會帶來巨大的危害。針對這個問題,必須對工程地質的地下水進行嚴格的勘察和監(jiān)測。對工程水文地質的水質、水位、水壓等情況進行全面勘察和監(jiān)測,進而對地下水的變化情況進行準確判斷。
在此基礎之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絕地下水突然下降或者上升的情況發(fā)生,使地面建筑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證。根據項目工程的實際需求,工程地質勘察單位在施工現場確立明確的地下水位監(jiān)測目標、監(jiān)測標準、監(jiān)測制度。與此同時,對監(jiān)測的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并上交到工程設計部門,為工程的整體設計提供標準的數據依據。
我國社會發(fā)展水平在科技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帶動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地質領域的發(fā)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在工程地質勘察中將各種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技術運用其中,對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將瞬變電磁法、同位素技術、信息技術、遙感技術等現代化科技手段運用其中,能夠保證水文地質勘察數據結果具有較高的精準度,為后續(xù)其他地質勘察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比如,將瞬變電磁法運用到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通過接地回線或者不接地回線,對地下發(fā)射出的一次脈沖磁場,在此過程中,通過接地電極或者線圈對二次渦流場進行監(jiān)測,在此基礎上,對二次渦流場具有的電磁場空間部分進行全面分析,最終,對工程的地質結構進行準確的探測,明確工程地質地下水的實際含量。
根據大量的實際調查研究發(fā)現,地下水位會產生下降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們對地下水資源的過度開采,是地下水枯燥,進而出現水位下降現象,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地下水進行合理的利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國家以及各地方水務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對管轄區(qū)域內的地下水資源的使用、開發(fā),進行嚴格的管理,將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的地下水資源長期使用計劃作為管理依據,將地下水資源管理措施落實到實處,嚴格執(zhí)行地下水資源的調查、論證,相關單位必須辦理地下水開發(fā)許可證,才能開展相關的工作。第二,對供水行業(yè)、排水行業(yè)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要合理加強,使地下水資源被污染和浪費的情況從根源被杜絕。對于沒有經過管理部門同意,擅自對地下水資源進行開發(f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進行嚴格的處罰。第三,各級地方政府與水務相關部門合作,結合各地方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適合本地區(qū)地下輸資源的保護制度,使環(huán)境保護與地下水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具有較高的契合度,進而保證地下水不會出現明顯的水位、水質、水壓變化,為地面建筑的穩(wěn)定、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針對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及改進,展開的詳細分析,我們能夠明確的了解,由于水文地質危害具有的多元化特點,對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高效、精準開展,具有較大的阻礙。因此,必須對水文地質危害進行不斷地深入研究,并結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對進行改革、完善,使其具有更加完善的精準性和專業(yè)性,為我國工程地質勘察喊工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