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康
(貴州有色地質工程勘察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5)
在當代時代環境之下,土地調查工作逐漸成為土地資源合理發展的重要依據,這也是第三次全國調查工作的核心目標。土地調查屬于土地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方法,從之前的調查模式角度來看,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和缺陷,其關鍵在于地方政府的不重視、參與積極性不高以及技術落后等。對此,探討如何做好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思考具備顯著實際意義。
首先,地方政府重視度不足。土地調查屬于國情調查工作,屬于提高土地資源應用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準確掌握土地資源使用情況、為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提供數據支持的重要工作,是推動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從調查現狀來看,部分地區政府對于土地資源的調查工作重視度并不高,認知不正確,對于土地調查的組織協調以及部門的力量效果較差,管理效益較差;其次,部分部門共同參與的積極性較低[1]。土地調查范圍涉及廣泛同時政策指向性明確,按照國務院的相關要求,不同部門之間需要各司其職,以通力合作作為基礎配合完成各項工作。但是在具體行為中部分部門之間的協調性較差,例如多年本土作物的土地林業部門專業調查屬于林地,而土地調查結果為園地。再例如陸地與海域的分界線方面海洋部門與國土部門的認定標準存在差異;最后技術方面落后。在具體調查過程中應用技術不夠先進,在具體調查結果方面存在偏差,在應用高空拍攝技術時存在明顯的數據偏差。例如,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中某省份的耕地面積額外增加了18萬畝。
首先,需要提高各級政府應當從提高國家治理體系以及治理能力作為基礎目標,不斷的強化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重視度,真正提高對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重視度,強化領導的指揮責任,同時將調查工作當做是目前工作的首位[2]。市縣等不同等級政府需要做好地方領導管理工作,做好以地方政府領導作為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組建工作,統一性領導并指揮調查工作,積極協調調查工作中的個相矛盾問題。對于重點的市縣可以由國土部門領導親自作為工作組長,保障調查工作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度。針對多部門在工作中已經獲得的成果,需要及時做好數據的銜接以及調整,并由政府為核心做好地區數據的一致性、唯一性統計。
需要積極強化并完善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中不同部門的溝通協作,要求各個地區積極根據國家的統一性指揮,做好相應的部門協調化以及地方分級化的工作,保障各個地區不同部門的積極參與。根據國務院的相關要求,保障所有參與主體可以積極參與、密切合作,發揮部門的獨自優勢,并做好調查工作,保障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另外,還需要注重部門之間的調查結果質量。保障調查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杜絕人為因素的影響。關鍵在于構建一整套完善的檢查制度體系,首先是做好調查隊伍的建設,借助招投標的形式做好相應技術力量的支持;其次是保障質量檢查保障制度的制定與落實,各個地區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檢查驗收制度的制定,保障土地調查的結果數據、圖件和實地三者之間的一致性。
傳統的調查技術很難保障土地調查結果的準確性。隨著社會的持續性發展,下面提出關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調查技術。GIS也就是借助相應技術實現數據的測量,并按照測量的結果為后續的相關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土地管理可以借助GIS所提供的地面信息,實現對建筑物的分布、自然環境的資源分布等數據的統計,從而為后續的土地資源規劃管理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持[3]。GIS這一系統主要是借助定位之后發送圖像的方式獲取數據信息,并借助計算機實現數據的整合與處理。計算機網絡的持續發展為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提供了許多的動力與空間的,當前該系統在運輸以及資源調查方面均有顯著的應用空間,同時在土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開發的監督方面也有顯著的應用價值。
在土地資源的調查以及審批方面,GIS技術應用主要為:首先,GIS技術的首要作用在于土地資源的調查更新。針對土地調查的調查更新工作,其主要是在土地調查期間針對測繪技數據實現及時性的收集、更新,并構建完善的土地調查數據庫,實現對土地資源的調查更新,并為土地調查提供基礎性支持。在應用期間,操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GIS的操作流程,及時構建土地調查的基礎準則,同時應用相應的衛星圖像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率管理以及分析,構建基礎準則滿足土地資源的管理目標,并為土地資源的高質量管理提供基礎保障。其次,可以借助GIS技術實現土地資源的及時檢查以及項目審批。我國在土地資源檢查過程中,為了有效的提高土地使用情況的實時性監督管理,更好的落實土地的實時性使用檢查,并為國土資源相關管理部門提供可靠的數據,此時便可以借助GIS實現。借助對比分析不同時期的城鎮土地測繪數據結果,準確的分析土地建設或使用的真實情況,并更加科學的反映出土地與人口資源之間的關系,更有利于土地規劃方案的合理設計與落實,保障土地使用率的最大化。另外,借助GIS技術可以更好的提高土地資源使用審批工作效率,可以按照GIS所表現出來的圖像實現對資源項目的開展情況。另外,在土地資源的數據管理。針對土地資源的全面性管理需求,需要做好對相應數據的總匯、整理,在這一工作中GIS技術的應用有著獨特的優勢和價值。以國外為例,早在上世紀就有關于GIS技術清查土地資源的工作案例,通過GIS測量技術實現數據的測量并最終繪制成為圖像,針對地區的土地資源實現全面性清查,不僅工作效率較高同時清查的效果較好。在清查期間,可以通過GIS技術當中所附帶的數字圖像轉換技術,及時將常規手段所獲得的圖表類數據轉變為數字類數據,及時儲存在計算機當中為后續的數據匯編、面積的計算以及其他數據預算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另外,通過計算機制圖技術,可以更好的表現出資源數據圖,這對于后續工作的開展可以提供顯著的支持。為了更好的掌握土地資源清查的工作實際效果,需要做好不同數據的信息化轉變,借助相應的技術創新研制出更加可靠的GIS技術系統,并在工作之前預先這頂地理網格并作為數據總匯的基礎單元,針對已經清查的區域土地資源信息和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等信息進行檢查,同時也可以按照相應的數據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動態化預測。
綜上所述,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對于國家土地資源應用影響非常突出,屬于推動國家土地資源應用效益的關鍵性措施。在今后,需要做好工作意識方面的改進和強化,不斷的有阿虎和突出調查工作的重視度以及部門之間的協同化配合,并在技術方面進行改進和創新的同時,強化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工作水平。在技術層面上今后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GIS在土地調查方面的應用方法、技巧,盡可能保障土地的調查、管理、開發、監督以及審批等可以規范性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