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正瑜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內蒙古地質勘查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維持社會經濟平穩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在城鎮化建設不斷深入建設和社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礦產資源起到了保障作用,如金屬材料用于航空航天、冶金等領域,也是修建鐵路、公路、建筑物等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此外如修建鐵路、公路、橋梁等使用的石灰礦、砂礦等也是社會基礎建設不可缺少的資源。資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為保證城鎮安全及優化城鎮生態環境,向偏遠山區探尋礦產資源逐漸成為趨勢[1]。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如何提高偏遠山區工作程度低區域的找礦勘查工作成為找礦行業面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新時期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
在社會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和社會科學技術的突破中,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逐漸由單一的礦產種類向多元化轉變,需求量由小逐漸變大,這就要求礦山企業開發更多的儲備資源和優質礦產品,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自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發展迅速,導致較多數量的非金屬、金屬礦山面臨資源枯竭,加之城鎮生活環境的惡化,對城鎮居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因此,礦產資源的開發應遠離城鎮一定范圍[2]。此外,與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技術相比,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手段遠遠落后于前者,限制了新時期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導致如何探索出一套多方法配合的勘查技術手段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的非金屬找礦方法以地質填圖法為主,通過地質工作人員的地表填圖和對非金屬礦產資源的追索,進而圈定出非金屬礦體,估算出潛在資源量,如礫石找礦方法是非金屬找礦方法中常用的技術手段。礦產資源勘查技術的改進是提高礦產資源找礦效率的關鍵環節,尤其是在現階段,我國較多的金屬礦山面臨資源枯竭的問題,如何延長礦山服務壽命,是當前找礦行業接待解決的問題。提高礦山服務年限最本質的解決方法就是擴大礦山保有資源儲量,也就要求在已知礦區深部及外圍進行找礦勘查工作,尤其是深部探礦工程,對多種找礦方法的綜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深穿透地球化學找礦方法、深部地球物理找礦方法的綜合應用等。
地球物理找礦方法和地球化學找礦方法一般使用于金屬礦產資源的找礦工作中,對深部地質體的推斷有著顯著的優勢。新時代背景下,加強礦山環境保護是首要任務,因此,整合礦山是提高礦山資源利用效率和治理礦山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這就要求開發利用的礦山必需具有優質的礦產品和數量可觀的資源儲備,并逐漸向深部探索更多的遠景儲量,此時需要借助地球物理找礦方法和地球化學找礦方法。如石墨礦,是一種重要的戰略性非金屬礦產資源,可以采用自然電位法或者激電中梯測量等手段將深部礦體較為直觀的體現出來,減少了其他勘查手段與方法的資金投入;對于金礦資源來說,構造疊加暈找礦方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根據系統的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分析礦區不同元素的異常組合,確定出具有指示意義的前緣暈、中部暈、尾部暈,對預測深部盲礦體有著重要的指示意義。在新時期下,顯著的加強了多種找礦方法的配合應用,尤其是地球物理方法的應用,為深部探礦工程的布設提供了參考依據。
新時代背景下,礦產資源的發展思路以“鼓勵勘查、規范流轉、依法退出、加強監管”為主要原則,鼓勵礦產資源的綜合勘查,推動多礦種資源的綜合利用,提高礦山的價值。此外,需要對礦產資源的制度進行完善,以便于滿足管理方式轉型等的需求。在礦產資源開發中,要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需求以及政府相關的中長期規劃合理布局,可以避免礦產資源產能過程或者供不應求等局面;在開發過程中,加強礦山環境的治理工作,將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使得開礦工作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最小化。加強監督職能部門的監控和評估作用,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進行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想實現上述目的,就需對找礦靶區進行綜合勘查方法的使用,如地質填圖+地球物理方法等的綜合使用[3]。對花崗巖、大理巖等飾面材料來說,巖石中放射元素含量的檢測是確保居民生活安全的又一重要防線,因此,對飾面材料而言,監測和監測成品中的放射性性能是必不可少的過程,相關部門應重視該方面的監測工作。
與金屬礦產勘查手段及方法相比,非金屬礦產勘查手段和方法極為不規范,在新時期發展要求下必須加強非金屬礦產勘查工作手段與方法,使得勘查手段和方法體系化與規范化。如非金屬礦勘查中的采樣工作,必須將采樣目的、原則、標準等進一步規范,確保所獲樣品能夠滿足國家相關規定的測試分析,加工技術實驗所需樣品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執行,而不是采集零星一點樣品就完成加工技術實驗等,只有符合要求的樣品數量所獲的加工數據才能作為礦山后續利用的基礎,要求采樣具有代表性,即樣品的采集必需能夠代表非金屬礦產資源的整體狀況,如優質礦產品、劣質礦產品中的成分含量是不一致的,因此在采樣過程中要分別針對不同品質的礦體進行采樣。
此外,還需加強化學分析樣的采集工作,以便于研究礦石資源之間的成分含量變化規律,進而圈定礦體的厚度、長度等,而非僅靠經驗估算。在該類樣品采集過程中多在成分變化較大的垂直方向上進行,如光譜全分析、化學全分析、物相分析等,可以有效的識別出非金屬礦產中是否含有共伴生資源等,能夠提高非金屬礦產的綜合利用價值。
社會需求決定了礦產市場的基本走向,早期階段我國以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為主,對非金屬礦產資源的投入較少,研究資料也極為匱乏,導致非金屬礦產資源的找礦靶區極少。所以,在新時期礦產勘查過程中,不僅要盡可能的降低找礦風險及找礦資金投入,還需探索適用于非金屬找礦的方法組合[4]。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非金屬資源的整合利用更加重視,投資力度也明顯加大,促進了非金屬礦勘查市場的穩健發展。此外,在新時期,針對國家急需礦產品進行了找礦方法的探索實驗,如我國云南地區著名的臨滄花崗巖帶中的離子吸附性稀土礦勘查工作的突破,充分展示了找礦方法的改進、找礦思路的轉變以及找礦資金的投入,促進了礦產勘查效率。
通常情況,金屬礦產的勘查工作需要明確勘查任務,經過踏勘檢查、普查、詳查等進一步開展深部驗證,才能夠估算出較為準確的資源儲量,并制定后期開采計劃。但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缺乏完整的操作流程,導致大多數投資者僅靠個別不典型的樣品分析就進行生產,致使很多礦產品質量不穩定。在新時代背景下,相關部門細化了非金屬礦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細節,用規范等行業標準規范了企業的勘查方法,提高了樣品分析測試的可靠性。
礦產資源是社會基礎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是航空航天、科學研究、道路、橋梁、建筑物修建的基礎,對社會發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規范和細化了礦產地質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優化了找礦方法的搭配使用,提高了礦找礦效率。此外,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了綠色礦山的建設工作,對預防礦山開發而引起的環境污染及破壞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從5個方面講述了新時代背景下礦產勘查工作方法與手段的變化,為推動礦產資源綜合研究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