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義壇(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以此次比賽中男子單杠決賽8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錦標賽制定的體操比賽規則和評分標準的學習,為論文的寫作提供理論支撐。
(2)專家訪談法。
對學校體育領域的一些專家和學者以及學校體育管理者進行訪談,并且認真聽取各方對體操錦標賽成績的看法和意見。
(3)錄像觀察法。
觀看錄像的比賽視頻。通過正常速度、慢速、校對等二個步驟對運動員的成套動作進行統計,分別了解運動員各組別動作完成情況、成套動作完成情況等信息。
(4)邏輯分析法。
對文獻的梳理,此次比賽的比賽規則和視頻錄像成績數據,通過邏輯分析對運動員動作進行深入分析 ,為運動員提供更高的競爭力。
(5)現場觀摩法。
實地參加了2017年在武漢舉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體操錦標賽,獲取第一手資料。
表1可以看出山東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在單杠項目上的實力水平是比其他體育院校是要強的,奪得冠軍的是來自山東體育學院的張玉文,亞軍的是來自東道主武漢體育學院的梁宇,季軍是來自實力很強的哈爾濱體育學院的孫嘉笠。第四名是來自西安體育學院的董彥凱,與季軍相差了0.05分,第五名是來自山東體育學院的姚其海,以0.1分之差屈居第五,張帥星、李松、閆小凡三人以8.45分并居第六名。山東體育學院的兩名運動員以冠軍和第五名的成績完成決賽,雖然張玉文以高于亞軍0.3的比分居于冠軍,但我們的另一名運動員以8.60分居于第五名,整整差了0.4分。

表1 首屆全國體院錦標賽單杠男子甲組決賽成績單
首次全國體育院校體操錦標賽的成套動作采用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體操管理中心頒布的體操等級運動員規定動作。甲組采用二級規定動作,有七個不同動作組別難度的動作組成:跑動屈伸上、擺越成騎撐、騎撐后回環、側向轉體180、短振、腹回環、弧形下,這套動作有連接部分,能檢驗運動員的基本功是否扎實,運動員對難度動作是否充分的掌握,連接部分是否可以展現出動作的舒展和優美性,旋轉和回環動作具有觀賞性,是對運動員力量柔韌空中感覺的考驗。
(1)屈伸類動作特征分析。
單杠動作中屈伸類的動作不少,難度不算太大,在男子二級規定動作中屈伸類的動作有跑動屈伸上和短振上這兩個動作,其中跑動屈伸上也是規定的上法動作。跑動屈伸上是一個上固定動作,靠兩腳的向前跑動來獲取身體的擺動動力,使動力轉換成向前擺動的初速度,從而身體順著初速度的方向懸垂擺動,形成一個大于90度的扇面路徑,在身體超過杠垂面時身體開始做舒展的動作,兩條腿自然伸展放出去,在下肢身體擺動到最遠端最高點時,下肢順勢做一個軀體的動作,使腳踝收至兩手握杠之間,并貼近單杠。在身體回擺的過程中身體快要擺越單杠的垂面時做一個上肢提拉的動作,使收在腳踝的單杠順著下肢提拉到髖骨位置。這時身體要自然繃直,在身體與單杠垂直面平行時雙手要稍微做一下制動,使身體在最佳的位置停止。跑動屈伸上這個動作看起來很簡單,可要做起來要有觀賞性要有舒展性還要做到不失誤的確是對運動員基本功的考驗。此動作不僅是上端固定,而且是下端跑動過程中的支撐,是對運動員力量、柔韌、上肢與下肢的協調性的考驗。此動作是這套動作的第一個動作也是上法動作,是裁判打分的第一印象,上法的好壞直接 影響整體的分值,在一套動作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男子二級中還有一個屈伸類的動作就是短振上,短振上是整套動作中的一個轉折性的動作,在短振前的動作之間沒有動作的連接,而短振在與下一個動作是要做連接的,所以說短振不僅是一套動作的轉折點也是做好下面動作的關鍵。在比賽中要使此動作成為得分點就順理成章啦,短振動作難度和跑動屈伸上是一樣的,而短振的難點在于收腿放浪擺動過程中腿收不到位,放浪的幅度不夠,往往在放浪的過程中臀部不是放向遠端,而是向杠水平面翻。這樣就失去了放浪的作用,使短振在做回擺的過程中失去動力,導致上身達不到杠垂直面無法留住下肢,接下來的連接動作不能充分做出,將嚴重影響接下來要做的動作。
(2)回環類動作分析。
回環類動作單杠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男子單杠二級成套動作中回環類動作就有騎撐后回環、腹回環,這兩個動作占得分值比例較大。通過反復觀看決賽視頻,騎撐后回環的動作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騎撐時兩腳的角度不夠,大部分運動員的角度控制在60°至75°,很少能達到90°或大于90°。在騎撐后倒時出現的一個問題,兩條腿在繞杠旋轉的過程中兩腿的角度會減小,呈現一個夾腿的過程,在回環一周制動時兩腿不能控制住,兩腿的角度小于75°。甚至有的運動員會出現不能及時制動,以至于后面的腿超過了單杠的垂直面,山東體育學院的兩名運動員和其他運動員的動作進行比較,可以看處來山東體育學院的運動員在動作控制上是要強一些,動作的穩定性也要好一些。腹回環這個動作,看似很簡單的動作,可真正做出舒展具有欣賞性是很難的,在二級動作中腹回環這個動作是除下法的最后一個動作 ,腹回環前面是一個短振,后面是一個弧形下的下法動作。這三個動作相對整套動作來說是動作的重點,這三個動作可以分開做,沒有連接分,如果實力強也可以做連接,雖然此次做出連接不會加分,在同等分數下做鏈接的名次靠前,通過觀看比賽錄制的視頻,進入決賽的八名運動員只有山東體育學院的兩名運動員做出了連接。視頻中獲得冠軍的運動員在做連接動作時不僅動作做得舒展,幅度大身體姿態管控的嚴禁,腹回環制動時身體明顯有一個反背弓,為下一個連接動作提供了條件,儲備了弧形下的慣性和力量,充分發揮出腹回環在連接動作中作用。
(3)下法類動作分析。
在比賽中下法是整套動作的結束,是完成整套動作的最后一個環節,男子二級動作的下法是弧形下。弧形下的難點是后倒時身體容易離杠,穿杠時胳膊彎曲沒有振杠的動作。這樣使得弧形下的高度很難超出單杠的水平面。在落地時身體不是垂直下落的,而是傾斜著落地,這個就加大了落地的不穩定性。

表2 首屆全國體院錦標賽單杠甲組決賽下法評分析表
通過觀看比賽錄制的決賽視頻和表2,把山東體育學院運動員的下法動作和決賽其它院校運動員的下法動作進行對比,山東體育學院運動員做的下法動作完成質量更高一些,這一點在扣分上直接體現出來了。男子二級組的弧形下與前一個動作腹回環是有連接的,山東體育學院運動員做出連接,在下法上就比較有優勢,但這樣加大了動作的難度,連接部分做不好將影響下一個動作,對運動員的技術和基本功要求比較大。
此次全國體育院校體操錦標賽是對全國體院體操實力的一個檢測,比賽中運動員積極性很高,每名運動員都向往著冠軍。此次錦標賽男子單杠決賽無疑是最具有競爭性和觀賞性的比賽,此次比賽中的單杠動作是采用了 國家2006年制定的最新的一套動作。運動員積極比賽永攀高峰,教練員積極訓練指導,才有了此次錦標賽單杠激烈的競爭。此次單杠的比賽可以看出山東體育學院雄厚的競技實力,和勇追單杠的發展潮流。
通過此次比賽我們可以認識到在比賽中運動員對比賽賽制和技術動作的了解和把握并不是很充分。在今后的訓練中教練員應注意單個動作的訓練,減少失誤和小動作。在整套動作的訓練中應注意動作與動作的連接部分,做出動作的同時動作銜接的舒暢。在今后的訓練中應加強運動員心理抗壓的訓練,在此次決賽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過度緊張,其結果就是在完成動作時失誤增多,達不到預期結果。此次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沒有大賽的經驗,所以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今后的訓練中教練員應該多組織一些比賽,如校內的比賽,院校與院校的邀請賽,更應做好主客場比賽的準備。今后單杠在訓練中不僅要及時更新動作變化,還要及時學習新的規則的變化,了解評分的標準,緊跟發展潮流,訓練出更多體操人才,在下次的比賽中取得更加優秀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