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將夜里的時間分為更和點。
一夜分為五更,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每更約等于一個時辰,也就是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從晚上七時開始起更,一更指七時至九時,二更指九時至十一時,三更指十一時至次日凌晨一時,四更指一時至三時,五更指三時至五時。夜有長有短,作為夜間的計時單位也隨之變化。但無論怎樣,作為夜半的三更天,永遠是五更的中段,也就是俗話說的“子夜”“三更半夜”。“雞鳴五更”就是拂曉時分。
古人又將一更分為五點,古代的1點合現(xiàn)代24分鐘。例如古代人說的“三更二點”,就是指夜間11時48分。往時北京城中有鼓樓,黃昏后鼓樓鳴鼓108聲然后起更。南京、西安等城市也建有鼓樓,每夜有更夫根據(jù)鼓樓上指示的時間打更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