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瑞耕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確立,為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全新的航向。改革開放的征程沒有窮期。中國共產黨人和億萬中國人民,高舉旗幟,走在不斷前進的道路上。
偉大的時代,必定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領導干部孔繁森、楊善洲、甘祖昌等等,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為解決糧食問題而潛心鉆研,被譽為“世界雜交稻之父”;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河北農大教授李保國,為太行山人民的致富而辛勤勞作成果卓著,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塞罕壩機械林場林地面積112萬畝,因為建林、護林的非凡業績,獲得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各條戰線群星璀璨,方方面面的杰出人物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奮斗,而犧牲,而作為,而貢獻,他們的名字和業績將永載史冊。
孔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是孔圣人對于自己幾十年人生軌跡的概括之論。“四十而不惑”,是指一個人經過了四十年的經歷、學習和實踐,就能夠總結出而且真正開始了解世間萬事萬物的客觀規律,能夠真正有了自覺性、主動性,就能夠更加有了不斷取得勝利的把握。
一個人的40年,通常是整個生命歷史中極重要的時間段。我們用我們自己幾十年豐富多彩的大大小小的具體奉獻表明:我們配得上這樣最有意義的人生。前瞻改革開放的未來,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偉大的黨、國家和民族,不僅依然肩負著自身前進的重任,而且肩負著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重任。
同樣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中生活,為什么有的人能夠這么“美好”,有的人卻那么“丑惡”?為什么有的人甘愿為他人、為國家、為民族而獻身,有的人卻害人害己禍國殃民?為什么人與人之間,竟然是如此天上地下,別若霄壤?這到底是因為什么?根子在哪里?根子在世界觀、人生觀的截然不同。南京原市長季建業,因為腐敗犯受賄罪而獲刑15年,他在監獄里說過8個字:“私欲貪念,一箭穿心?!边@話應當說是觸及要害、觸及根本的。問題在“悔之晚矣”,用句人們常說的話:“早干嘛去了?”
我有一個觀點:記住這么“4條箴言”,即可對上述的問題豁然開朗——
第一條、孟子說: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第二條、列寧說:政治上有修養的人,是不會貪污的。
第三條、毛澤東說:學習到白求恩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就可以成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第四條、習近平說:清清白白做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古、今、中、外,都有了,而且所有的說法竟然是如此的默契!
我敢說:有了這樣的認識,這樣的追求,這樣的境界,這樣的人生定力,那么我們就可以做到: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我們就可以做到:金剛不敗,巍然屹立于世人群中。
在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年的日子里,我們認認真真地總結一下自己走過的路,認認真真借鑒一下歷史和他人的正面經驗和反面教訓,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理應在改革開放今天與明天的偉大事業中,力求有所作為!我們做人就清清白白地做人,做官就規規矩矩地做官,做事就扎扎實實地做事,做學問就正正經經地做學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們要學習實踐“三不朽”。
改革開放40年,已經成為偉大的歷史。西方有句諺語:“生命始于四十?!睆囊粋€人不斷做事、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的視角看問題,是很積極的。時代在前進,黨在前進,國家在前進,億萬人民在前進。親身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人們,我們為我們曾經作出的努力而欣慰,我們為我們今天仍然關注的事業而用心;我們無愧于我們自己,無愧于時代和人民,我們無怨無悔,隨著祖國的繼續改革開放的步伐而前進。
我們理應并且一定能夠,以我們的信仰對得起我們所處的時代!
我們理應并且一定能夠,以我們的作為對得起我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