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平

“南黃海邊上有一個小鎮,小鎮有一塊上萬畝的桃園,桃園游人如織,但他們卻不知道桃園源起何時?!苯又?,作者緩緩道來:
“話說若干年前,這片荒無人煙的灘涂,來了一戶夏姓人家,在這里割草蓋房,墾荒種地。幾年后,附近一些漁民們也相繼來此安家,漸成村落。一天,夏家兒子去海邊割草,草叢里忽然竄出一條白蛇。驚奇間,白蛇幻化成妙齡女子,求夏大哥救命。原來,此乃龍王的七公主,她難耐龍宮寂寞,偷偷溜出游玩,竟為一馬妖所虜。這會兒,公主乘馬妖不備,順水道遁逃至此。夏大哥慨然相救,助公主躲過馬妖追殺。為了使公主有個舒心的玩耍之地,夏大哥在村子邊的一塊地方,植了許多桃樹,幾度風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園成為七公主流連忘返的所在。未料龍王派使臣找來,欲接走七公主。為報答夏家大哥,七公主臨走前,雙手一劃,對著原來的桃園吹了一口氣,本來的一個小桃園,竟變成了一片地廣萬畝的大桃園。”
如果你不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不知道這片桃園的過去和現在,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墒牵瑢τ谶@片桃園及其所在的這塊地方,我卻知根知底,它的故事現實版是這樣的——
作為長江、黃河入海泥沙淤積而成的這片黃海灘涂,有據可考的成陸時間,只有五六百年。大約在一百年前,民國實業家張謇在此廢灶興墾,此地的生產才由鹽業轉為農業。在十多年之前,這里還是成片條田化的農田。金浪翻滾麥收時,銀海無邊采棉季。之后,隨著全國性的旅游經濟的興起,這片地方不甘落后,征地籌資,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建成了這處以“春看桃花夏吃桃”為特色的旅游景點。像其他景點一樣,為了增加其文化、歷史的積淀,便廣泛征集民間故事,搜尋與景點有關的人物掌故。前述文字,便是一位朋友應景點之約所寫。
搞旅游項目開發及項目設計的潘先生告訴我,新建景區之所以要約請撰寫景點故事,主要是為了解決景點的“出身”問題,籍籍無名,博不了眼球,所以,得讓賣草鞋的劉備變成血統高貴的劉皇叔。潘先生說,景區的文創、演義、視覺系統,都是“毛”,它必須有一張可以依附的“皮”,這“皮”,就是景點的出身??磥?,這景點故事的重要性,確實非同小可。
朋友此文寫好后,為察納雅言、博取眾長,將其發在一個不大的文友群里。湊巧看到,我便認真拜讀。讀后,有所感,不吐不快,便在其后留評:這個故事文字流暢生動,情節雖略缺新意,但曲折瑰麗,點贊之外,說幾句不限于這篇文章的題外話——如果這美麗的傳說,能借助文字而得以流傳,若干年后,我們的后代,會以為這片桃園,竟有如此神奇的來歷,但他們不會知道,這只是在公元21世紀之初,在蔚然成風的人工造景熱潮中,悄然綻放的一朵小花,在桃園之前,這里曾是棉海糧倉。倘如此,他們豈不會把他們某一代祖宗的功勞,錯記到神仙頭上?要是他們從湊巧得到的歷史知識中知道了真相,那時,他們對我們這些已經作古的編故事的祖宗,作何感想?
先造出風景點,再編造關于風景的故事和傳說——但愿本文所寫的這個美麗的傳說,只是一個偶然發生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