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蔬菜溫室大棚,認真檢查覆蓋在棚室上的塑料薄膜,若發現破洞、裂縫要立即修補,周邊棚膜用土壓實,謹防冷風吹入棚內。棚體過寬、棚桿間距過大、經年失修的老棚,抗壓能力差,要及時增設立桿加固棚體,根據大棚的寬度,在梁架底下每隔2 m加1根直徑≥8 cm的立柱,以加強棚架承受能力,防止雪壓倒棚。
可根據棚室的保溫性和栽培作物的不同,鋪設地膜,臨時扣中小棚,大棚增加1層邊膜,溫室及時上好草氈或保溫被,草氈或保溫被上面用防寒膜覆蓋,也可在棚面再增加紙被、無紡布、整塊舊塑料布、草氈等。
開好田間排水溝,確保雪后排水防漬;預備抗災救災農用物資,如排水機械設備、農藥、化肥和農膜、大棚支撐材料和保暖材料等。
下雪時,晝夜安排專人值班,用刮雪板(取1根長約5 m的竹竿(可根據大棚寬度加長竹竿長度)和一塊長1 m、寬20 cm的木板訂成一個刮板)、大掃把等工具及時清除棚頂積雪,盡量將積雪厚度控制在1 cm,在操作過程中應避免損壞棚膜。此時,特別注意人員安全,嚴禁人員在棚面上站立,以防危險。
在棚頂積雪無法清除時(特別是連棟大棚),采用破膜保架的特殊應急措施,放棄棚內種植作物,全力保護棚架,盡量降低損失。棚架上有外遮陰設備的,要收起收緊外遮陰上的遮陽網,防止雪壓毀壞。
采取臨時增溫措施合理調控棚內溫度,對棚室內種植的瓜類、果菜類及喜光、喜溫性強的蔬菜,把緩沖室門關緊關嚴,嚴密封閉棚膜,以防冷風進入,有條件的農戶可采取棚內安裝補光燈、熱風爐或電暖氣等,以增加光照提高溫度,但要注意用電安全,燃燒物要防止氣害發生。
積雪融化期間設施應避免2次災害的發生,棚體清除的積雪大多堆積在溫室的前沿和后墻處以及大棚的兩側,要清溝及時把積雪水瀝去,把棚外兩旁從膜上掃下來的積雪清出去,減輕積雪對棚體局部的骨架產生壓力,并防止雪融化通過棚腳的泥土滲進棚內,不但帶走熱量,而且增加濕度。低洼露地越冬蔬菜田塊要抓緊深挖菜地排水溝,做到溝渠水路暢通,想方設法盡快排除田間積水。
大雪過后氣溫一般都偏低,這時對蔬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暖增溫。應采取臨時增溫措施,可在棚室內加扣小拱棚,用細竹竿做拱架,夜間覆蓋塑料薄膜等。育苗棚的棚體四周壓緊密閉,小拱棚頂部及時加蓋1層無紡布、草簾或多層遮陽網,有條件的可同時采取打開白熾燈和開通空氣加熱線、電熱絲等措施,以進一步提高棚溫,避免出現死苗現象。
白天要盡早揭草簾、遮陽網等覆蓋物,增加采光,但要注意揭蓋覆蓋物時要采取揭花簾的辦法,不能一次性全揭,防止雪后轉晴,光照過強造成作物失水嚴重引起急性閃苗凋萎。及時摘除植株下部老葉,增強陽光對地面的直射量,提高地溫,促進新根生長,也可減少葉面蒸騰量,防止植株過多失水萎蔫。
在連陰雪天的情況下,蔬菜的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作用,大棚內會積累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因此,雪停時要及時放風排出有害氣體,13:00—14:00要盡量揭棚門1 h,減少棚膜上的積水,降低濕度。但大棚門要設30~40 cm的擋風板,防止掃腳風,凍壞靠門邊的作物。棚內濕度過大時,可用干燥的秸稈、稻殼或干細土撒在蔬菜行間,以降低棚內濕度。
蔬菜發生凍害后,及時剪去受凍的枯枝,避免受凍組織霉變而誘發病害。要合理應用葉面肥,已經受凍害和凍害嚴重的作物和秧苗要禁止使用促進生長的激素類肥料,可使用300倍液米醋噴葉(50 mL對水15 kg),還可加入磷酸二氫鉀30 g,或1%蔗糖+1%米醋溶液噴施葉面增加蔬菜抗性。因災后蔬菜根系受損,吸收土壤營養物質能力減弱,應搶晴天噴施0.3%的尿素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補充營養,促使蔬菜長勢盡快恢復。
對已基本達到成熟的葉菜、瓜豆類蔬菜,要及時搶收,減少養分的消耗;對于凍死的茄果類或瓜類蔬菜秧苗,要及時搶晴天補播,并采取積極的保溫措施,盡量縮短苗齡,以便提早移栽。
菜花、甘藍、大蒜、洋蔥、小蔥、上海青、菠菜等露地越冬蔬菜融雪后要適時進行中耕除濕提溫,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和蕓薹素,以促進生長,對發生凍害的蔬菜,葉面肥中加入保護性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