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欣慈 黑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這給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較大的威脅。因此需要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即要從食品取材、生產加工直至銷售、消費等諸多環節對可能危害到食品安全的問題進行管控,加快構建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從而減少食品安全隱患的發生,為民眾提供更安全和放心的食品。
近年來我國加快了工業化發展的步伐,這也導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竣。環境污染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重要因素,當前發生的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多與環境污染息息相關。環境污染和化學品濫用成為食品安全最主要的源頭隱患,特別是工業“三廢”的產生,導致水、土、氣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這也導致農業和水產品業受到較大的污染,再加之不合理用藥導致食品中農藥殘留嚴重。這些問題的存在使食品源頭受到嚴重污染。
當前食品生產企業中,中小企業和小作坊數量較多,這些企業多數存在生產衛生條件差及產品檢測不嚴格的問題,不僅存在產品沒有達到食品生產標準的情況,甚至部分企業受利益驅使,使用質量差的原料進行生產,導致生產出來的食品與食品標準不符。這類小企業和小作坊數量較多,食品質量監管人員有限,監管難度較大。
目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發展的時間較短,相關的食品安全標準技術規范還不完善,實驗室分析手段和監測網絡缺失,各標準間缺少聯系性,這就導致食品安全標準欠缺統一性,無法為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提供技術指導。雖然當前食品安全檢測機構較多,但彼此之間的協調合作較少,檢測標準和檢測設備存在差異,這也導致食品檢測結果差異性較大。
當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執法過程中的懲罰力度較小,主要以罰款和停產為主,這就導致違法經營成本較低,助長了這些企業違規生產經營的勢頭。
為了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宜加快推進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的發展,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動生態農業模式,積極構建企業、基地和農戶三者合作的生產模式,這樣彼此之間相互監督,可以有效的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另外,針對農業生產進行統一規劃,積極改善農業生產環境,針對農產品進行全程控制和管理,施加生態化肥和農藥,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可有效降低農藥對農作物的危害。
目前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與法律法規不完善具有直接的關系。由于法律不完善,導致一些生產經營者鉆空子,因此需要加快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即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先構建完善的行政程序,對農產品認證進行規范,并建立農產品流通供應鏈服務模式,促使農產品安全流通。另外,還要積極構建完善的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構建統一標準,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通過建立食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針對重點食品行業,可以取消企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綜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構建統一的質量標準體系。對于未納入標準體系的食品類別,應積極制定食品質量標準,確保其全面性,進一步拓寬覆蓋面,細化食品原材料產地環境和生產技術規范等標準。另外,還要積極構建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強化各食品檢測機構的溝通和交流,實現食品檢測信息、新技術、新手段的共享,針對檢驗檢測設備資源進行優化,全面促進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水平和檢測效率的提升。并積極借助發達國家先進的食品安全檢驗標準,針對食品檢測的類別進行細化,全面提高食品檢測的精度。
在當前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需要構建一支專業化的執法隊伍,并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及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并進行處理,避免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針對一些食品黑作坊加大打擊力度,定期針對轄區內食品進行檢查和抽查,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要做到追本溯源,針對不法行為要嚴格懲處,有效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另外,還要積極鼓勵消費者參與,強化對監管人員行為的管控,從而形成堅固的食品安全防線。
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食品生產企業作為極為關鍵的一項要素,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食品生產企業需要重視自身質量管理意識的提升,積極構建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強化自我監管,基于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下進行生產,確保食品生產各個環節都與標準規范要求相符。監管部門需要加大監管力度,針對食品生產企業實施科學的監管。另外,還要重視食品生產者和服務者食品安全責任意識的提升,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以食品安全為中心來實施生產操作。
食品安全與消費者的健康息息相關,同時也與生產廠家的生存和發展具有直接的關系,因此需要強化食品安全管理,積極促進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完善,進一步規范食品生產企業的行為,提高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度,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