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華麗 棗莊市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1號文《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給出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含義: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是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督檢查、專項整治、案件稽查、事故調查、應急處置等工作中依法對食品(含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組織的抽樣、檢驗、復檢、處理等活動。
根據原國家食藥監管局網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通報了解到,抽檢合格率較低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飲食品幾大類,為監管部門對高風險食品的針對性監管提供了重要依據[1]。
《辦法》指出:抽檢工作可以由食藥監管部門自行抽樣,也可以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承擔抽樣。考慮到抽檢工作的技術性及專業性,現階段的食品抽檢活動,大都由食藥監部門委托的具有法定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具體承擔,而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抽樣的同時,執法人員如何有效運用執法手段固定抽檢現場及程序,成為是否能夠順利完成不合格后處理的關鍵性環節。
筆錄的基本要素包括執法人員身份、證件名稱、證件編號及檢查目的、檢查地點、檢查時間。
而在抽檢現場,需要重點記錄些什么呢?如何確保現場的記錄完整呢?如何能在現場檢查筆錄中詳細固定抽檢情況?
2.1.1 被抽檢方(當事人)
市場監管局新文書中的填寫說明指出當事人是個體工商戶的,應同時填寫個人基本情況和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基本情況;當事人本人、授權委托人、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在檢查現場的員工或者現場負責人員在當事人欄簽名, 并且對于授權簽字的情況應在筆錄中注明。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生活中,往往存在當事人門頭字號和營業執照上標注的字號不一致的情況,為保證文書的嚴謹性以及后續檢查的可追查性,可將被抽檢單位門頭字號標注在營業執照字號后面。
2.1.2 檢品的包裝狀態
檢品的原包裝狀態很可能會對最后的檢測結果造成一定影響,例如:植物油的檢驗項目易不合格項為過氧化值和酸價,而已開口、長時間放置的油類均可能在被抽檢之前就出現不合格問題。因此,抽檢時需要詳細記錄檢品的原始包裝,盡可能選擇完好包裝的檢品,避免出現原包裝狀態影響檢測結果的情況。
2.1.3 檢品的數量、單價等具體信息
在不合格產品后處理的調查過程中,現場檢查筆錄中固定的產品數量及單價對于后處理過程中不合格產品的貨值及違法所得的計算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2]。實際操作中,往往出現抽檢現場的記錄與后期當事人的陳述不一致的情況,或者出現被抽檢單位在被告知抽檢不合格之后后補購進驗收記錄等紙質材料,抽檢現場的紙質材料記錄就顯得特別重要。
《辦法》指出,對于抽檢的樣品應當現場封樣。復檢備份樣品應當單獨封樣,交由承檢機構保存。抽樣人員應當采取有效的防拆封措施,并由抽樣人員、被抽樣食品生產經營者簽字或者蓋章確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抽樣人員可以通過拍照、錄像、留存購物票據等方式保存證據。
抽檢整個過程的結束需要當事人的確認,首先紙質材料(包括現場檢查筆錄、抽檢單、樣品封條)等均需要當事人進行簽字蓋章確認;其次抽檢檢品、被抽檢單位及執法人員拍照確認。
為保證抽檢過程的完整有效性,抽樣人員在抽樣結束封樣后,要按照合適的儲存及運輸條件將檢品及時送至檢驗機構,保證檢品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不發生影響檢驗結論的變化,并辦理交接手續。檢驗機構應在接收到檢品的第一時間,與承檢部門一起查驗、記錄檢品的外觀、狀態、封條有無破損、產品有溫度要求的還應查驗運輸過程中的溫度記錄情況,確認檢品與抽樣文書的記錄一致,并辦理交接手續。
科學有效的食品抽樣方法是獲得合理目標樣品和可信檢驗數據的基礎,是監管部門開展有效監管的重要輔助手段。監管部門應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抽樣工作,確保抽樣每個環節的科學、合理、規范,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