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云峰 青島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食品中過量的殘留農藥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主要的常用農藥的種類為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等。首先,含磷農藥進入人體之后,對于人的呼吸道、腸胃、皮膚等系統有著嚴重的影響,過量的農藥攝入不僅僅會引起人的嘔吐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也對人體的免疫能力產生著嚴重的影響,導致血液中的膽堿酯酶的活性迅速降低,人體分解乙酰膽堿的能力降低,也就對神經系統的正常的工作產生了影響。另外,如果不及時發現和進行治療會發生心跳加快、瞳孔變小等更為嚴重的臨床病態反應。長期食用含有有機磷農藥超標的食物對于神經系統的損傷和免疫系統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在后續的影響中就會造成癌變等一系列的問題。含氯農藥也是使用較多的農藥的種類之一,在食用含有有機氯農藥的食物之后所表現出來的是慢性中毒的臨床反應,在食用初期有機氯元素物質會在腸道的吸收的作用之下將其向肝臟等位置進行轉移,在含量超過一定的數值之后就會出現明顯的中毒的現象,會引起肝臟、腎臟排毒困難,從而引起貧血、白細胞增多的反應。在中毒的初期會表現出惡心、疲勞的現象。由于農藥對健康的影響較大,所以食品中農藥殘留檢測具有重要的意義。
氣相色譜法實際上是利用各種組分在吸附劑中的溶解度的不同,來進行組分分離的一種方法。作為一種較為成熟的檢測技術和方法,在進行食品中農藥殘留物質的檢測的過程中可以對農藥及其演變的產物進行相關的分離的工作,并且能夠在此過程中測定出農藥的殘留量。此技術相對成熟、儀器簡單,只需要氣相色譜柱即可,并且應用的范圍相對比較廣泛。在利用氣相色譜法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又通過相關技術的不同將其分為氣相與紅外聯用技術、頂空氣相色譜法及氣質聯用技術的方法。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兩種形式,在進行氣相色譜的相關的工作的過程中還可以對食品中的經過高溫油炸或者燒烤產生的致癌物質或者防腐劑等進行相應的分離。因此其使用的范圍較廣。
農藥的主要成分為有機物,其揮發性低并且分子量大。因此對于易分解和本身就存在一部分缺失的農藥分子氣相色譜法就難以進行相應的分析工作。為了進行更為精準的測定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其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動相在分配系數上的差異進行相應的檢測和計算工作,從而進行農藥殘留量的檢測和分析工作。能對于所有性質的化合物進行分析,使得其檢測范圍變得更加廣泛,并且檢測的精度也進行了相應的提升。其缺點就在于使用的費用偏高,靈敏度不高。
在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之中,免疫分析法的靈敏度最高,在定性與定量的分析的過程中均表現出優異的使用性能,可以在檢驗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多種類型的農藥的分離、檢驗、分析的工作,極大地提升了檢測工作的效率。免疫分析法是一種將抗體視為檢測器的檢測方法,它能夠定性定量分析食品中酶及其他有機化合物的含量,此種方法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優點。對于食品中的酶和有機物的含量均可以進行相應的測定。生物學方法使檢測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其在操作的流程和檢驗檢測的方法上均是進行了簡化,因此更為便捷和簡潔,對于檢測技術的發展是一種提升。
電化學分析法應用的原理是電化學反應,通過在電化學池中以化學方法轉化被檢測農藥殘留的濃度,來判斷食品中的農藥含量。電化學分析法檢測范圍廣,發展潛力較大,其中常用的技術有電化學傳感器法、電位分析法、單掃描極譜法等,能夠簡便快捷地檢測出食物中農藥殘留的性質和含量。其中,電位分析法利用電極電位的測量分析檢測樣本中的物質濃度,進而檢測出有害物質的含量。
隨著農藥品種的不斷增多,對于食品中農藥檢測的技術也要進行相應的發展和轉變。在檢測的精準度、檢測工藝的便捷化等方面還需要進行提升,要以科學技術的力量推動我國食品安全的檢測、監控工作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