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世琨 國家農業標準化監測與研究中心
當今,民眾食品安全意識不斷提升,農產品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質量的優劣是人們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質量問題直接影響民眾的生命健康。然而盡管如此,在新形勢下農產品安全問題仍屢見不鮮,為此,如何加強對農產品的安全檢測就成為人們談論的重點問題。
在農產品安全檢測過程中,需要對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制定管控措施。要對農產品安全處理方案進行優化,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安全檢測發展目標。對農產品的安全檢測標準進行綜合管控,使農產品安全質量檢測工作扎實進行。
1.2.1 檢測能力升級
要掌握最為先進的檢測方法,全面提升檢測人員的檢測能力。只有具備扎實的檢測技術,才能全面提升農產品安全檢測的整體實力,保證農產品安全檢查的全面落實。要提升設備檢測能力,加大投入力度,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引進先進的檢測設備,推進檢測體系的全面提升和發展。加大對農產品市場管理力度,特別是要對目前的種植養殖技術中心嚴加管控,以確保農產品的安全可靠。
1.2.2 人才培養升級
為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農產品檢查需求,要做好人才培養。專業的檢測人員是我國農產品檢測技術的主體,因此,要建立系統的人才培訓體系,從多方面對檢測人員進行培訓,主要是法律法規、方式策略、檢測標準等方面的培訓,使檢測人員全面發展,徹底解決農產品安全檢測人才短缺的問題,從不同層面提升檢測技術與知識水平,建立一支素質高、檢測技術過硬的檢測隊伍,為我國的農產品安全檢測做出更多貢獻。
1.2.3 資源結構升級
隨著我國新型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的不斷涌現,現階段的檢測技術已經難以滿足目前的需要,所以需要對原有的資源結構進行優化升級,以使我國的農產品安全檢測機構能夠在新形勢下更加高效的運轉。目前我國大力扶持農業發展,管理人員要以此為基礎,找到相關的平衡點,特別是非營利行為與檢測制度之間的平衡點,使國家惠農政策更好地發揮效果。
目前,我國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得到了全面發展,一些先進的檢測技術如氣相色譜法等得到了廣泛應用,已被相關專家所認可。在農產品生產中,相當一部分農民隨意使用農藥和化肥,造成農產品農藥超標問題十分嚴重,而且遲遲得不到解決。由于缺少專業的指導,加之農藥品種的不同,使農民對其成分與化學結構的差異不甚了解,這必然會導致農藥超標問題,對此,需要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采取有針對的檢測措施,加以識別和控制。我國自主研發的飛行質譜分析儀在檢測方面具有較大優勢,而且操作簡便。檢測速度快,可以廣泛推行[1]。
原生毒素能夠對農產品的安全性產生重要影響,會使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侵害,在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中,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在目前的檢測技術中,酶聯免疫吸附法已經得到了應用,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操作簡單、能夠定量研究的特點,而傳統的原生毒素檢測技術相比較而言,效率低、成本高,會逐漸被淘汰[2]。
采用微量量熱法或阻抗測定法,能夠迅速檢測出細菌數量,這是在檢測細菌含量時最普遍的做法,此外,為了抑制細菌的滋生,破壞害蟲的生長環境,還可以選擇糧食熏蒸劑法。儲存問題也是在農產品安全檢測時需要考慮的,要考慮到防毒防蟲技術的融合應用,建立完善的綠色化標準程序。
該方法是通過高集成化檢查裝置,利用芯片進行分析檢查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快速檢測出農產品的安全性,是高科技檢測技術的典型代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3]。
農產品在儲藏過程中,如果方法不當,會發生變質,當人們食用后,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造成生命危險。因此,要予以高度重視,用紅外線分析設備進行掃描,可有效解決貯藏問題。
綜上所述,農產品是社會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在生產過程中或使用前,一定要做好安全監測工作,形成系統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不斷提升我國農產品安全檢測水平,確保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為民眾的健康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