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鋒 朱瑜超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 214000)
陽山水蜜桃是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農業的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隨著航空物流的發展,無錫陽山水蜜桃銷售范圍遍及全國,惠山區也因此先后獲得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等榮譽。在實施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惠山區政府于2017年出臺了“陽山水蜜桃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投入專項資金5 000萬元,計劃用3年時間,從綠色發展、品質提高、產業提升和品牌保護四個方面入手,帶動陽山水蜜桃產業全面進步。為落實該計劃的實施,筆者在分析無錫陽山水蜜桃種植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陽山水蜜桃品質提升的有效路徑,以期提升陽山水蜜桃的相關種植水平,實現水蜜桃產業綠色發展、品質提升、產業興旺。
陽山水蜜桃的主產區是無錫市惠山區,全區種植水蜜桃面積共2 133.33 hm2,其中盛產面積為1 733.33 hm2,年產水蜜桃5×104t,年銷售額4億元,平均每667 m2產值達1.5萬元。目前,全區從事陽山水蜜桃生產、銷售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農業專業合作社116個,家庭農場22家,規模經營主體的種植面積占50%以上。同時,嚴格執行無錫陽山水蜜桃種植技術規程,種植品種30余個,覆蓋早、中、晚三大系列,其中早熟桃占10%,以“朝陽”為代表,包括“青山早花露”“京紅”等;中熟桃占85%,以“中湖景”為代表,包括“霞暉5號”“白鳳”“霞暉6號”“霞暉8號”等;晚熟桃占5%,以“白花”為代表,包括“晚湖景”等。
一是肥料問題。陽山水蜜桃的肥料施用量相對全國來講普遍偏高,這不僅導致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土壤酸化問題嚴重,肥料利用率下降,且過多的肥料流失還會導致附近的江河湖泊水體富營養化,水污染嚴重。二是水分問題。桃樹雖喜干燥,但在特定生長時期的水分管理會直接影響桃的產量和品質,尤其是果實膨大期,若水分過多,桃個體雖增大,但含糖量會有所減少,直接影響桃品質。
若在同一田塊連續多年種植水蜜桃,會造成土壤毒素增加、缺鈣、土壤酸化等土壤退化問題,桃樹則表現為生長勢弱、易流膠、壽命短,從而會對水蜜桃的產量、品質和口感產生不利影響。
危害桃樹的病蟲害種類多、危害周期長。無錫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常年雨水偏多,再加上近年來不利氣候因素增多,桃樹病蟲害有蔓延的趨勢,而對于枝枯病等頑固病害,目前仍缺乏快速有效的防治藥劑。另外,在陽山水蜜桃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由于防治時間、防治藥劑、防治方法的不統一,導致防治效果參差不齊。
一是調整肥料運籌。在陽山水蜜桃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肥料用量,特別是化肥用量。按照桃樹需肥特點和規律,秋季落葉后施足基肥,施肥量占桃樹全年需肥量的80%以上,且肥料種類以腐熟的農家肥、商品有機肥等有機肥為主。追肥可在開花后、套袋前后、果實膨大期等時期施入,肥料種類以有機肥搭配適量復合肥為宜。二是嚴格控制水分,加強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外圍排水渠由政府統一規劃建設,田內配套的溝渠設施由農戶自行建設,確保三溝配套、能灌能排,在果實膨大期,尤其要注意控制田間持水量。
具體為:(1)每年對桃園土壤進行抽檢,建立土壤動態數據庫,并出具土壤調查報告,作為土壤改良工作的重要依據。(2)針對不同的土壤類型和立地條件,開展重茬桃樹栽培技術的研究,落實不同的改良措施,以有效減輕重茬對水蜜桃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3)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施用土壤改良劑等技術,遏制桃園土壤酸化趨勢。(4)加強桃農培訓,增強桃農危機意識,使其主動配合改良技術措施的實施,以使陽山水蜜桃土壤退化趨勢得到遏制。
一要進一步完善水蜜桃主要病蟲害系統監測和預測預報體系,加強病蟲害日常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進行會診,及時制訂病蟲情報,分發到桃農手中,指導桃農開展病蟲害科學防治工作。二要組織開展統防統治試點工作,確定實施主體和規模,引導桃農實施群防群治、統防統治,實現“統一防治時間、統一防治藥劑、統一防治方法”。
采用高壟、寬行窄株的種植模式,改良樹形,降低桃樹栽培密度,降低田間地下水位,將桃園改造成排水良好、樹勢強壯、通風透光良好的田塊,以滿足桃樹正常生長的需要,形成一套省工、優質、高產、高效的種植模式。
根據陽山水蜜桃“皮薄肉厚、汁多味甜、香氣濃郁”的特點,以桃樹壽命達15年、盛果期每667 m2平均年產桃1萬個以上、產品成品率70%以上、優質果占成品果總量60%以上等為基本指標,創建一批水蜜桃健康栽培集成技術標準果園,展示近幾年科研院所及省、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協作攻關的各項科研成果,通過集成技術的推廣,全面提升惠山區陽山水蜜桃的科學種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