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沼氣建設不僅對能源消耗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控制,還促進了現階段農村的能源發展。從整體上看,中國農村沼氣建設日趨完善,但是從細節上分析,農村沼氣建設依然還有很多地方有待提升,尤其是建造空間相對狹小、發酵材料十分短缺等問題已經對農村沼氣的建設產生了限制。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想實現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提升沼氣建設水平。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沼氣建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可以促進農民生活方式的提升,打造出一個和諧、文明的新農村形象?,F階段,能源緊缺問題已經對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制約,大多數農村應用能源維持正常生產生活都出現了問題。尤其在供電緊張的時期,大多數農民很容易遭遇拉閘斷電的情況,即便是買了家用電器,也發揮不了作用。而農村沼氣建設可持續發展,就可以滿足新農村建設對于新型能源的需求,保證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不受影響。
其次,可以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打造出一個經濟繁榮的新農村。因為農村沼氣可以與農業生產進行充分的融合,對當地的農業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從而既可以改變當地的農業增長方式,又可以提升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例如,“豬—沼—果”能源生態經濟模式的實施將種植業與養殖業進行了充分的融合。這樣,養殖業產生出來的廢棄物就可以轉化成有機肥料或者沼氣。在這種模式下,不僅農村燃料緊張問題得到了解決,就連化肥、農藥等的用量也有了明顯的降低,農產品的品質不降反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高。
再次,可以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打造一個環境優美、村容整潔的新農村。農村的村容村貌也會變得越來越整潔,整個農村社會的文明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最后,可以實現農村各種資源的循環利用,打造一個資源節約型的新農村。在農村沼氣的發展過程中,改廁工程、改圈工程、改院工程以及改廚工程的實施使得農村的“秸稈”“糞便”“垃圾”三大廢品轉化成了“燃料”“飼料”“肥料”三種原料,極大的促進了農村社會的生態發展,實現了農村生產、農村生活以及農村生態的協調發展。也就是說,圍繞沼氣而發展的農村能源不僅資源消耗可控、不會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還有著較高的科技含量,使農村經濟獲得較高的效益。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中國農村沼氣建設的規模越來越大,且以混凝土澆筑的形式來進行沼氣池的建設。在自主研發的沼氣建設技術的應用下,中國已經創建了一套多層次的資源回收體系,且構建了包含農村污染治理、沼氣池建設與種植業培育等內容的多層次發展模式。與此同時,沼氣建設也暴露出了以下幾大問題。
首先,發酵原料缺乏。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的產業發展呈現集約化和規?;攸c,要想保證農村沼氣建設的持續性,就必須要有充足的沼氣原料為基礎。但是一些小規模的農村養殖戶在獲取沼氣原料方面依然有著很大的難度。在沼氣原料獲取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對于農村沼氣的建設就越來越消極。
其次,沼氣肥料應用手段滯后。農村沼氣建設的目的在于對沼氣肥料的合理分配與應用。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相當一部分的農戶并沒有對沼氣肥料進行妥善的應用,進而使珍貴沼氣肥料出現了嚴重的浪費現象。究其原因,部分農戶在將沼氣肥料應用到魚塘養殖、經濟林種植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困難。
最后,農村沼氣建設的人才培養力度不足。目前,很多農戶在沼氣建設以及沼氣能源應用過程中,均出現了沼氣應用技術不專業的問題。近幾年來,城市建設力度的增加,使得中國的青壯年勞動力逐漸向城市轉移,而留守在農村的多為老人和幼兒,這2 部分群體很難掌握規范的沼氣應用技術。另外,相關部門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暴露出來一些缺點,因為投入方式的有限,導致農村沼氣建設的優質人才十分匱乏,所以農村沼氣建設的質量不甚理想。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想實現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制定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規劃。因為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與所有農民都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可以讓廣大農民都享受到足夠的實惠與便利。所以,針對農村沼氣建設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制定,應當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的結合,做到四個同時:第一同時規劃,第二同時設計,第三同時施工,第四同時發揮效益。另外,地方政府部門也要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來加大對農村沼氣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扶持。首先,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農村沼氣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財力支持;其次,要針對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再次,要加大與農村沼氣建設可持續發展有關的投資融資扶持力度;最后,要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或者民間資本,使其進行農村沼氣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投資。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想實現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對相應的發展思路進行明確。首先,要堅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從而有效提升農民收入,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實現農業的健康循環發展,為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打好基礎。其次,重視農業的現代化建設,通過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來對農村沼氣生態產業結構畸形調整,促進生態環境與農村生產的協調發展。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想實現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增加沼氣原料的供應渠道。首先,加大秸稈菌沼氣發酵技術的應用,從而既可以在收了莊稼作物后,對作物秸稈進行充分利用,又可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打造可持續的農業產業鏈。其次,針對養殖區集中區域,可以進行聯戶沼氣池的建設,對一些畜禽養殖大戶進行系統的指導培訓,使其掌握科學的儲存技術與調劑技術,從而將更多的沼氣提供給有需求的住戶。最后,加大農村的培訓,提升沼渣與沼液的利用率,實現循環農業的迅速發展。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想實現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提升沼氣應用水平。首先,在科學技術的指導下,加強農村沼氣建設的研究,對現階段的沼氣生產技術進行完善。其次,加大沼氣應用技術的創新研究,拓寬沼氣的利用效率以及利用范圍。例如可以加大沼氣發電、沼氣取暖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再次,在科學技術的作用下提升農村的污水處理水平以及垃圾處理水平,對農村的生活環境進行有效的優化,對農民的生活質量進行有效的提升。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想實現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加強技術人員的培養,從而通過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提升農村沼氣建設質量。首先,安排專業的技術人才下到農村,對當地的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監督以及管理。其次,在完成農村沼氣建設之后,還要做好后期的服務咨詢工作,建立用戶檔案,包含用戶的姓名、聯系方式以及聯系地址。再次,定期優化和完善與沼氣建設有關的合同、財務、技術、人才隊伍以及服務等內容。最后,重視農村沼氣建設人員的培訓,組建一支有懂管理、會維修的高素質技術人才隊伍,實現沼氣利用效率的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在發酵原料缺乏、氣肥料應用手段滯后以及農村沼氣建設的人才培養力度不足的情況下,中國的農村沼氣建設還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想實現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制定農村沼氣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明確農村沼氣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增加沼氣原料的供應渠道、提升沼氣應用水平、加強技術人員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