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優質糧食工程”2017年啟動實施以來,中央財政連續三年投入獎勵資金197億元,調動各級財政和各類糧食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撬動社會資本450多億元參與實施,推動糧食產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糧食產業產能結構不合理、優質產品供應不夠、深加工能力不足等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糧食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18年全國糧食產業經濟實現總產值3.1萬億元,增幅超過6%,糧食產業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勢頭。
據了解,“優質糧食工程”實施三年來,實施范圍由首批16個省份擴大到31個省份,相繼落地了一批興糧惠農項目,流通對種植的反饋激勵作用明顯,分等、分倉儲存和精細化需求逐步擴大,龍頭企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價值鏈不斷提升、供應鏈不斷優化,輻射帶動作用穩步提高。“黑龍江大米”“吉林大米”“山西小米”等區域化糧油品牌紛紛涌現,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更好地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對綠色糧油產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