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朋飛 付玉清 石家莊市金標檢驗服務有限公司
部分食品在生產環節會加入添加劑,但是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和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劑量進行了嚴格地規定。而且,為了確保市場中的食品安全達標,有關部門會使用快速檢測技術定期開展食品抽樣檢測工作。為此,相關工作人員應該不斷進行技術優化,促進檢測工作更高效地開展,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便利條件。
在食品檢測工作中應用快速檢測技術,可以有效縮短檢測時間、簡化檢測流程,更為高效高質地完成檢測工作。因此,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目的是簡化準備過程,盡量降低樣本的實際使用數量,提高樣本處理的高效性和便捷性,讓食品檢測工作在保證檢測質量的前提下盡快完成。目前,在食品檢測工作中應用較多的快速檢測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現場快速檢測技術。應用現場檢測技術,可以迅速完成大批量樣品的檢測,實現快速定性以及半定量分析。在食品檢測工作中,該項技術的應用范圍較廣,而且其應用成效較高。
(2)實驗室快速檢測技術。顧名思義,此項技術的應用需要借助于實驗室器材。檢測人員應該使用實驗室儀器,完成食品樣品的定量和定性檢測。通常來說,應用實驗室快速檢測技術可在2 h之內完成檢測,但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從國家規定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并且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實驗器材的改進和技術研發,推進檢測效果提升。
(3)在線快速檢測技術,相比于實驗室快速檢測技術和現場快速檢測技術,在線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生產安全監測方面的應用更廣。該項技術的應用能為食品生產的全過程管理工作提供輔助,有效提升食品檢測的質量和效率。由于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食品生產環節的安全檢測,所以也可以起到提升食品質量控制水平的作用。
開展食品檢測工作,應該以保障食品安全和生產質量為根本目的。因此,在檢測環節,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食品中的添加劑含量、微生物含量以及農藥殘留量進行檢測,確保各項數據均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
為提升農產品生產數量,降低病蟲害風險,種植戶會在生產中為農作物施用農藥,但是這種做法也導致了農產品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農藥殘留問題。如果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量過大,則會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所以,有關部門規定了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劑量,相關工作人員也應該通過食品檢測確保其殘留量達標。基于此,食品檢測人員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完成農產品中的生化指標檢測,以開展生物檢測和化學檢測的形式確定其農藥殘留量是否達標。
首先,食品檢測人員可選用儀器分析法來完成快速檢測工作。檢測儀器具備精準檢測的能力,可以為食品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工作提供輔助。檢測人員只需要做好樣本處理以及準備工作,而后選用專業的農藥殘留檢測儀器完成檢測工作并獲取相關信息,再將所得數據與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相比對,就可以確定食品樣本中的農藥殘留量是否達標。不過,農藥殘留檢測儀器的成本較高且其操作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并不適用于食品的現場檢測。
其次,食品檢測人員可選用免疫分析法來完成快速檢測工作。當前,免疫技術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的應用較廣,在農藥殘留測定方面發揮著極強的優勢。免疫技術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酶聯免疫法;其二是放射免疫法;其三是熒光免疫法[1]。這三種免疫免疫分析方法中,應用范圍最廣的是酶免疫法;這種方法可以實現抗體與酶之間的結合,進而通過顯色來實現測定分析,為檢測人員提供可靠的檢測數據。尤其是在檢驗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方面,酶聯免疫法的檢測效果最佳,其檢出限可以達到2 μg/kg,檢測靈敏度極高。同時,該項技術的優勢還表現在操作便捷和分析容量大兩方面,這也是免疫分析法被廣泛應用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的原因之一。
最后,食品檢測人員可選用生物傳感器技術來完成快速檢測工作。傳感技術一直是提高測定數據準確性的良好方法,而將其與農藥免疫技術相結合,可有效擴展這兩種技術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的應用,使得生物傳感器技術具備獨特的應用優勢。一般而言,生物傳感器技術包括酶傳感器和免疫傳感器兩種,能迅速地分析和測定樣本中的農藥殘留數量以及其類型;而且這種檢測技術的靈活性極高,具備極強的現場檢測能力,是開展食品安全現場快速檢測的絕佳方法。經過技術發展,當前的生物傳感器采用了光導纖維,可使用熒光標記抗體,而且其測定設備具備較高的自動化水平,現場適應性良好,更有利于開展現場快速檢測工作。
許多食品之中,微生物含量超標進而導致其出現細菌污染,這嚴重影響了食用者的身體健康。所以,微生物含量檢測是食品檢測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快速檢測技術的主要應用對象。在傳統的食品檢測中,檢測人員通常會選擇以富集培養微生物或鑒定樣品生化指標的方式完成檢測。但是,這種方法不僅存在較大的誤差而且耗時良久,實用價值并不高。基于此,有關部門大力推進食品微生物含量快速檢測技術的優化,選擇以顯微鏡觀察法、電鏡染色技術以及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作為主要的快速檢測方法。其中,又以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應用的范圍最廣,該技術利用可在體外擴增核酸的特性,迅速地完成微生物含量檢驗[2]。而且,在實踐中該技術的應用以計算機作為輔助分析工具,大大提升了檢測分析的準確性,其精確度甚至可保持在1~10 CFU/g的范圍內。此外,使用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完成食品微生物含量的快速檢測,并不需要開展微生物培養或病毒分離工作,能極大程度地壓縮檢測時間,并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用性。
食品添加劑可以起到增色、增味的目的,但是其過量使用也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做好食品添加劑含量的檢測工作,確保其用量合理合規。較為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和氣相色譜檢測法。這兩種檢測方法的檢測質量和效率極高,但是受技術發展限制我國在應用這兩種方法開展食品快速檢測時并不能完成多成分添加劑檢測。不過,國外的食品添加劑快速檢測技術已經較為成熟,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合理地引進和借鑒其檢測技術,實現食品添加劑中快速檢測方法的優化。比如,可引進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提高國內的食品添加劑檢測效率,使得添加劑含量的定量分析工作變得更為科學合理。
總而言之,應用快速檢測方法能有效出檢測食品中的化肥農藥殘留、微生物數量以及食品添加劑的用量,可以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進而保證食用者的身體健康。為了推進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結合相關理論和實際實現技術優化,并根據食品檢測的實際需求選擇最合理的快速檢測方法,切實提升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