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婧 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質量檢測中心
目前,我國酒品市場中,白酒是最常見的酒類產品之一,白酒的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白酒有不同的檢驗方式和評價標準。在白酒銷售的過程中,為了提供更多高質量白酒,強化白酒檢驗工作十分重要。為此,不僅要建立完善的檢驗標準體系,還要準備專業的設施和設備,采用科學的檢驗方法,全面地分析白酒的質量和品質[1]。
所謂理化類標準,即酒精度、總酸、總酯、固形物四項內容和甲醇、雜醇油、氰化物、鉛、錳、食品添加劑六項指標,在這些指標因素中,甲醇含量是最重要的一項標準。所以,在白酒檢驗的過程中,要著重檢驗白酒中的甲醇含量。從目前來看,檢驗白酒中的甲醇含量,多數采用氣相色譜分析法。利用氣相色譜法測定白酒中的甲醇,即將樣品注入氣相色譜儀,利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檢測,根據樣品的色譜峰保留時間來判斷樣品的種類,根據樣品峰面積和標準品峰面積的對比,通過外標法來定量測定樣品的甲醇含量。
許多從事白酒品類鑒定的專業技術人員都擁有比較敏銳的感官,檢驗人員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來區分白酒的類型、判斷白酒的質量。所以,感官類標準也是白酒鑒定的應用標準之一。目前,感官評價的方式已經廣泛地應用在各類大品牌白酒的鑒別工作中,其主要從色澤、香氣、口味、風格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和鑒定。結合顏色、嗅聞和品嘗的感受,思考并辨別酒的類型、等級、地域和風格。在香味角度,可以端起酒杯,頭略低,酒杯微傾,呈30度靠近鼻尖,杯與鼻保持1~3 cm的距離嗅聞其香氣,利用嗅覺來判斷白酒是否醇厚、芳香,并分析其酒香和酒體,進而判斷白酒的質量。
在質量檢驗的過程中,檢驗人員要根據檢驗要求和標準內容,科學合理地選擇檢驗方法,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一方面,工作人員要根據國家規范和消費者的要求選擇檢驗方法,確保檢驗方法能夠準確地判斷所要了解的白酒質量問題;另一方面,檢驗人員要保障檢驗流程的合理性,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確保檢驗工作根據質量標準和相應的技術規范所展開,從而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此外,還要考慮樣品的成分含量、樣品的成分數量、設備裝置等影響因素,避免此類因素影響檢驗的準確性。
在檢驗之前,一定要認真研讀檢驗標準,掌握標準中的各項要求和規范,并且嚴格遵守。首先,要了解標準的適用范圍,明確本次檢驗內容是否可以應用該檢驗標準進行評判。例如,可以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蒸餾酒及其配制酒》分析白酒是否屬于安全食品。其次,詳細查閱規范性引用文件,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文件是否有年號標注。如果沒有年號標注,則說明該文件為最新版本,可以應用在當前的檢測之中。如果有年號標注,則要注意標注的時間,了解標準是否已經超過適用年限,如果超過規范年限,要及時查閱新的標準規范。此外,閱讀實驗操作過程、控制方法等相關規范也十分重要,通過閱讀規范內容,明確操作方法、規范操作環節,進而保障實驗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也能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問題或各類因素對檢驗工作的影響[2]。
在實際檢測的過程中,雖然檢驗人員應該嚴格遵守規范標準,但由于實際情況可能比較復雜,無法選擇完全符合現狀的檢驗標準或規范,所以檢驗人員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調整。例如:在檢驗白酒中的鄰苯二甲酸酯時,我國并沒有相應的檢測保準,普遍以《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為參考依據。然而,白酒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鄰苯二酸甲酯類易溶于乙醇,所以采用不同的前處理方法(如揮發乙醇、降低酒精濃度等)會出現不同的檢測結果,導致檢測缺少精確性。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采取合理的檢測前處理方法。
在白酒檢驗的過程中,檢驗人員要嚴格遵守檢驗標準。不僅要根據檢驗標準和規范合理選擇檢驗方法,還要認真研讀相關的規范內容,并在實際檢驗時靈活運用,從而有效篩選出劣質白酒,保障市場中白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