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亞飛 安徽國科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吳 敏 安徽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數據、結果以報告的形式由檢測機構交付于客戶,報告內容傳遞了檢測機構檢測活動的狀況也是檢測機構的外在形象,報告含有檢測數據和結果判定,體現了檢測機構的檢測活動相關的水平或檢測機構的整體水平[1]。因此,可作為相關監督管理部門的取證依據,報告應經得起內、外部評審,監督檢查,客戶投訴,法律法規等的考驗。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報告質量,包括報告標題、報告標識使用、報告中的信息、解釋說明、特殊情況的說明等,同時還應滿足法規標準、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溯源性、判定,等等。因此,為了確保檢驗檢測機構結果報告的有效性及得到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監督部門的良好評價,就需要采取措施,嚴格控制這些影響因素,保證承檢機構數據報告的完整性、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的能力。
(1)檢驗檢測機構應完整、清晰、通俗易懂、準確、明確、公正地出具報告,可以以紙質或電子郵件等其他方式出具。機構需制定報告的控制程序。保證出具的報告滿足以下要求。①檢驗檢測依據正確機制符合或符合客戶的訴求;②按照規定(合同)時間向客戶提交數據、結果、報告;③結果表述準確、明確、客觀且易于理解,報告應符合審美;④使用標準、法律、法規或客戶要求的計量單位。
(2)報告必須有唯一性標識(如報告編號等)。
(3)報告應有簽發(批準)人簽字或等效的標識(如授權簽字人等)。
(4)報告應當按照要求加蓋資質、能力標志和檢驗檢測專用章或等效公章等。
注:檢驗檢測機構公章可替代檢驗檢測專用章使用,也可以兩章同時使用。
當客戶需要對檢驗檢測結果做出說明,或者檢驗檢測過程中已經出現的某寫情況需要在報告中做出說明時,或對結果需要做出說明時,應對結果報告給出必要的附加信息。這些信息包括:說明、解釋、聲明等。檢查報告要點如下。
檢驗檢測機構對檢驗檢測方法是否有偏離、增加或刪減信息,以及特定的檢驗檢測條件的信息,如環境條件。
檢驗檢測標準、規范是否有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規范的聲明,是否做出判別。
當方法標準中有要求時,是否有不確定度的聲明。
客戶有要求時,是否做出了意見和解釋。
報告是否包含了特定檢驗檢測方法或客戶所要求的附加信息。報告或證書涉及使用客戶提供數據時,是否有明確的標識。當客戶提供的信息可能影響到結果的有效性時,報告或證書中是否有免責聲明。
配備適宜的人員、設備設施、環境保障、標準方法、檢測步驟等環節的檢驗報告質量控制,做好編制過程的質量控制,保證檢驗結論的科學規范,保證結論的準確性、結論的邏輯性、結論的統一性。
(1)精心編制,規范記錄。不得疏忽下列內容:標志、頁碼、章、委托單位相關信息、樣品相關信息(名稱、包裝生產商、規格/型號、產品質量等級、等),抽樣的相關信息等;結論異常的說明、報告發放日期等。
(2)逐條校核。校核的主要內容有,一是校核檢驗的項目是否和合同/客戶委托一至,有無漏缺、印章、記錄詳實等;二是檢驗采用的試驗方法、各環節的計算、檢出限/定量限、數值修約、數據圖譜處理、計量單位等使用是否正確,檢測過程可能出現的異常的記錄。
(3)一般檢驗報告經三級審核、簽字,出錯的概率大為減少,仍需嚴格按制度、按程序校核把關,確保報告完整無誤。
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檢測報告的模版,采用填補、復印粘貼、批圖等方式,篡改報告信息結論,制造合格的報告,給食品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危害極大[2]。應加強檢測報告的防偽功能,方便客戶查驗檢測報告真偽,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防偽,如:檢測機構的管理系統、唯一性標識、二維碼防偽技術、加密機制等。將二維碼防偽技術應用于檢測報告中,可有效杜絕偽造的發生。
在復雜的檢驗檢測行業環境和業務環境下,實際工作中依據適宜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嚴格執行,把握結果報告的完整、科學、準確,確保檢驗檢測機構報告的完整性、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檢驗檢測機構的技術能力水平、機構聲譽及機構的市場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