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蕙 章 勤
1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廣興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近年來研究表明檢測血清CA125作為孕早期主要血清標志物,較單純檢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和雌二醇(E2)能提前3~7天發現早期先兆流產的發生、發展規律,且敏感性明顯提高[1]。孕早期血清CA125數值越高,發展為難免流產的可能性就越大。
章勤主任中醫師為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何氏婦科流派主要傳承人、浙江省名中醫,從事中醫婦科臨床工作30余年,對先兆流產的治療有其獨特的經驗。筆者有幸跟師學習,現將其治療孕早期CA125進行性升高的經驗介紹如下。
對于糖類抗原CA125異常升高,章師認為臨床以腎虛血熱和氣虛血瘀兩型最為常見。
1.1 腎虛血熱:婦人妊娠后,陰血下注以養胎,母體本身就處于陰血偏虛易熱的狀態。火熱之邪損傷胎元而致胎動不安。熱邪迫血妄行,離經之血不循常道,出現陰道出血。CA125升高的患者往往腎水虧虛,水火不濟,心火上炎,易見夜寐不安,心胸懊;或熱邪傷津,津虧腸燥,而見大便秘結,諸多兼癥具為腎虛血熱所致。
1.2 氣虛血瘀:母體胞宮有癥瘕為患或素體氣虛易滯者,CA125升高的患者表現以宮腔積血為主,患者多腹痛不明顯,陰道B超可見宮腔內、子宮壁與妊娠囊、子宮壁與胎盤之間呈新月形、三角形、環形液性暗區。此類患者往往兼見子宮腺肌病等,或素有神疲易乏,胃納不馨,大便稀溏等氣虛之象。
章師認為,腎虛血熱型治療當在補腎固沖的安胎大法基礎上,著重清熱涼血。方選壽胎丸加減,同時,章師擅用制大黃,其與黃芩、苧麻根等其他清熱安胎藥物共治其標。制大黃清熱瀉火,活血而不傷正,于是證安胎之效尤佳。但大黃味苦性寒,用藥時要尤其注意“衰其大半而止”,若CA125有下降趨勢或趨于穩定后,即停用制大黃或予以減量,續用丹參、赤芍、牡丹皮等藥涼血活血。伴有心煩不寐者可以淡豆豉、焦山梔清熱除煩;大便秘結者,加用肉蓯蓉、瓜蔞仁益精潤燥。
氣虛血瘀型的治療在補腎固沖的基礎上,當以益氣活血為要點。章師喜用黃芪益氣升提,補氣以生血,使新血生而瘀血可止。然黃芪味甘,性微溫,恐有溫熱動血之虞,故在用黃芪補氣之不足的同時,宜稍加赤芍、丹參清熱活血,瀉火之有余。若合并有癥瘕致病者,重用黃芪,加用當歸、川芎增強行氣活血之效;平素脾虛便溏者,加黨參、山藥、白術等健脾益氣。
郭某某,女,30歲,已婚,教師。2018年7月13日初診。因“停經37天,腰酸伴陰道出血3天”就診?;颊咂剿卦陆浺幝?,約34日1行,量中,4~5天凈,色質正常,輕度痛經。生育史:0-0-1-0。2017年4月,因難免流產行清宮術1次。末次月經:2018年6月7日。診見:陰道少量出血,色鮮紅,偶感腰酸,納眠正常,舌黯紅、苔薄白,脈滑。HCG 879.3IU/LIU/L。西醫診斷:先兆流產,中醫診斷:胎動不安(腎虛血熱證)。治法:清熱涼血,固沖安胎。處方:黨參30g,炒白芍、桑寄生、太子參、山藥、枸杞子各15g,黃芩、阿膠珠各9g,苧麻根、菟絲子20g,鹽杜仲、炒白術、覆盆子、當歸各10g,蜜甘草、陳皮各5g。7劑。水煎服,早晚分服。7月18日查血HCG 9007.7mIU/ml,E2566.31pg/ml,P82.29nmol/l,CA125>10000U/ml。7月20日二診。復查CA125 3029.4U/ml,下降明顯,故續守前方,加丹參、赤芍、川芎等加強清熱涼血之力。依法繼續治療3周,期間患者CA125逐漸下降。7月26日復查CA125 1978.9U/ml。8月14日B超提示宮腔內可見囊胚及卵黃囊,囊內可見長徑約22mm的胚芽,原心搏動可見。患者無陰道流血,CA125亦逐漸下降。于8月27日停用中藥,行正常孕檢。9月13日隨訪B超提示宮內單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