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州在吉林省農業農機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也存在土地少、勞動力不足、產量不穩等不確定性因素。抓好農機社會化服務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通過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促進延邊州鄉村振興。
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將使一家一戶生產融入到現代農業之中,構建以小農經營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一是靠政策引導,利益驅動以提高效率效益;二是靠土地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也可將兩種形式相結合。
農機、農資、產品加工、運輸、供銷、倉儲、金融、信息與分工企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呈現最深、最廣、最全面的農機社會化服務趨勢。
農業產業的核心問題是效益、效率,以提高資源配置,延邊州30個農機全程化新型經營裝備主體集約經營面積達到6080公頃,帶動對外作業輻射面積達到5561公頃,全程機械化發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以“全州農機裝備作業供求信息平臺”為基礎,為農民提供多樣化服務,在探索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過程中,延邊州逐漸形成了“訂單式”“托管式”“承包式”等三種服務類型。
“代耕代收”“跨區作業”蓬勃發展,服務重點逐漸從耕地、收獲環節向耕、種、灌溉、植保、收獲、糧食烘干、產后加工等全生產周期發展。
以農機戶為基礎,農機服務組織為主體,農機中介服務為紐帶,農機作業、維修、供應、中介、租賃服務為主要內容,政府支持服務為保障,建立起“覆蓋全程、服務全面,機制靈活、運轉高效,綜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
建立四種社會化服務模式:一是農機大戶聯合型;二是產業基地配套型;三是致富能人創辦型;四是村級組織牽頭型。
一是要堅持市場化原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
二是要走共享資源之路,發揮好信息平臺、協會平臺的服務作用,理順價格體系。
三是要積極鼓勵各類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扶持農機大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實現全程托管、環節托管、土地托管等多種服務手段。
四是行業部門要引導好服務,積極建立平臺,采取政策支持、財政支持、金融支持、稅費減免和以獎代補、先服務后補助等方式,達到多種產業相融合的和諧發展。
隨著農機社會化服務程度的不斷提高,將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對勞動力轉移、土地規模經營、發展鄉村振興將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