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翔
(1.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南通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001)
筆者曾受江寧區黃龍峴街道委托對大莊村進行規劃設計,大莊村位于黃龍峴美麗鄉村周邊約5公里地區。而黃龍峴茶文化經濟帶已經成熟,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暴露出了旅游形式單一,可持續發展能力弱等問題。通過創造“百工坊”大莊村的設想,以改變現有狀態,延展黃龍峴村旅游線路,豐富旅游體驗形式。
1.2.1 產品向多元化、特色化、自然與民俗及教育相融合的方向發展
國外在鄉村旅游產品開發方面非常重視產品的多元化、特色化、自然生態與教育及民俗等文化的融合。例如:游客通過參觀農村的葡萄園和釀酒作坊,參與釀酒的全過程,僅購買葡萄酒一項,就為當地的鄉村旅游商品消費加足了籌碼。
1.2.2 “農戶+協會+政府”的供給模式
國外鄉村旅游的供給實現模式主要是“農戶+協會+政府”。在農忙季節,農戶除了忙農事外,還加入到發展鄉村旅游的行列。他們利用當地的農業資源為旅游者提供休閑觀光、體驗型、參與型服務。
1.2.3 采取有效的營銷策略
國外常用的營銷策略主要表現在營銷手段、營銷渠道、競爭策略等方面。營銷手段主要使用口碑傳播、網絡營銷、利用節日或活動進行促銷等。位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省的湯布朗小鎮,則利用了美麗的鄉村景觀與名品折扣購物相結合的手段,憑借網絡力量,加之游客身體力行的宣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南京江寧區旅游優勢極佳,整體區位條件上已經成熟,可以發展農村旅游。目前,就調研的南京江寧區大莊村,位于黃龍峴景區僅5公里。近年來,當地政府也希望能延展黃龍峴村特色文化帶,樹立大莊村百工坊文化產業鏈,成為本案理念的重點。
進入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階段,弘揚傳統文化、重新審視傳統手工藝術的價值。在現代生活追求品質的條件下,與當前國家弘揚的“匠人匠心”的理念不謀而合,商業開發潛能巨大,同時也可實現“聚民”“養民”“富民”的宏大目標。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酵,傳統農業產銷方式開始嘗試整合,該項目聯合打造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要以推廣街道農副產品為目的,結合農民和大學生創業培訓指導,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讓先進理念走進來,讓特色農副產品走出去。
發展新型鄉村的前提是青山綠水,大力進行環境的改造,使得黃龍峴周邊地區的村落風景更加優美。同時,依靠銀杏湖兒童樂園景區,發展娛樂、自然體驗等一體化的人文生態旅游,加入到鄉村人文特色發展中去,拓展鄉村人文空間的發展道路。
目前,黃龍峴景區交通便捷,基礎設備基本完善。大莊百工坊與之連接便捷,交通、電力基礎設施已經完善,但缺乏未來游客住宿、餐飲的地區,仍然作為自然村的基礎面貌,這在規劃設計中已有涉及改善,建設綜合服務區將改變這一面貌。
一是設計建造百工坊建筑帶。設計一棟獨立藝術工作室,其建筑特色為新型節能材料應用、智能化光伏發電、可降解的垃圾桶系統等全面綠色建筑體系營造,并改善周邊農村景觀與道路環境,使周邊農民融入產業帶發展中,連接黃龍峴景區傳統經濟帶,拉伸經濟帶附加效益,并帶動周邊村落的工藝產品化市場的開發。
二是引進藝術家。由手工藝術家營造的人文環境,打造藝術機構、文化單位,藝術設計行業、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基地。突出體現生態型+藝術性+趣味性+互動性+時尚型的新型特色鄉村文化。以藝術為本,與自然結合,與物產結合,與環境融合,與當地文化融合,與旅游結合,與市場融合,與百姓融合,帶動一方經濟發展。
獨具特色的文化+現代手工藝文化+生態+高科技+旅游服務元素全產業鏈。
三是實現全生態綠色的現代手工藝產、學、研基地,現代鄉村文化產業的示范基地,現代“游學型旅游”生態目的地。
本文通過黃龍峴大莊村的實地調研,規劃了未來大莊村的發展,為連接黃龍峴景區傳統經濟帶,拉伸經濟附加效益,并帶動周邊村落進一步的開發做了詳細的規劃與分析。設定了對引進藝術家營造的人文環境的影響,研究現代手工藝產、學、研特色鄉村基地的建立,對未來特色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