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林
(朝陽國地土地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朝陽 122000)
明確“閑置土地”的內涵是本次探討的前題。閑置土地是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已動工開發但開發建設用地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足1/3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25%,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的國有建設用地,也可以認定為閑置土地[1]。閑置土地的存在既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更加劇了人地矛盾,故閑置土地的處置研究迫在眉睫。在閑置土地處置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由于基本數據掌握不全面,導致閑置土地認定難,宗地位置不好找,土地使用權人找不到等情況。構建涵蓋以上全部內容的閑置土地的數據庫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ArcGIS是Esri公司研發的一套地理信息處理軟件,它提供了一體化的、完整的地圖繪制、顯示、編輯和輸出的集成環境。相對于以往所有的GIS軟件,ArcGIS不僅可以按照屬性編輯和表現圖形,而且可以直接繪制和生成要素數據;不僅可以在數據視圖按照特定的符號瀏覽地理要素,而且可以同時在版面視圖生成打印輸出地圖,具有無與倫比的強大制圖編輯功能[2]。另一方面ArcGIS能以可視化的操作模式進行數據庫建立,是現行地理信息數據庫主流建庫軟件之一。基于此,使用ArcGIS建立閑置土地數據庫就成了必然選擇。
閑置土地處置數據庫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到建庫思路的確定、閑置土地相關數據的收集以及具體的建庫過程。下面結合具體的個案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
土地閑置數據庫的建立思路是建庫實施的基本前提。建立閑置土地數據庫需以矢量化的行政區劃圖及衛星影像圖為底,將全部已供地的國有建設用地矢量化地塊添加其中,并賦予所需屬性。這樣實施的優點表現在兩個方面:從建庫的角度講,它可以充分使用現有的數據資源,減輕建庫的難度;從閑置土地數據庫的使用角度講,這樣的數據庫可以方便查詢閑置地塊的坐落、位置及其他相關屬性,從而彰顯數據庫的實用性。
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庫,數據的收集必不可少。依據主述確定的建庫思路,在閑置土地處置數據庫構建之前,需要收集如下的數據:
矢量化的鄉級行政區劃圖;量化的衛星影像圖;矢量化的已供地國有建設用地宗地圖;已供地國有建設用地基本信息,包括坐落、供地時間、供地方式、土地用途、項目名稱、受讓人名稱、出讓價款金額、約定的開竣工時間、約定的建設條件等。這些數據反饋著閑置土地的不同信息,提供閑置土地處置的參考。故在收集的過程中,應盡量使這些數據準確、全面。
一是使用ArcGIS平臺中的Arccatalog軟件新建一個個人地理數據庫,將其命名為“閑置土地數據庫.mdb”,在數據庫中新建一個數據集,命名為“基礎地理”,并選擇“高斯克魯格投影”,采用“XI’AN 1980 3 Degree GK Zone 40”坐標系[3]。創建好后將矢量化的行政區劃圖及衛星影像圖導入數據集中,“基礎地理”數據集創建完畢。
二是創建名為“宗地地塊”的數據集,設置方式與“基礎地理”數據集相同。在數據集下新建名為“宗地地塊”面狀Shapfile文件,創建“編號、土地坐落、供地時間、供地方式、土地用途、項目名稱、受讓人名稱、出讓價款金額、約定的開竣工時間、土地面積、備注”等11列屬性,屬性采用文本格式,長度200字符。
三是依據矢量化的宗地圖在“宗地地塊”圖層內創建面要素,并將收集的各種基本信息填入對應屬性中。至此閑置土地數據庫的建立已經初步完成。
閑置土地處置數據庫主要用于查詢管理閑置土地的基本信息,如位置、面積、受讓人信息、出讓金、合同約定的開竣工時間等。例如,某項目已達到約定的竣工時間,在外業實地調查之前可以先調出地塊所在位置,將其與衛星遙感影像圖套合,可以初步判斷項目建設情況。又如,基層國土部門在外業巡查時發現疑似閑置土地,可以使用手持GPS定位,在閑置土地處置數據庫中查詢地塊的基本信息,方便后續的處置。正因為閑置土地處置數據庫具有實用價值,結合本地閑置土地處置的需求探討其使用的問題。
閑置土地處置數據庫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閑置土地的調查效率與準確性,打破過去發現閑置土地卻不知道土地信息或者知道信息卻找不到地塊位置的窘境。閑置土地處置數據庫可以使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處置上,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幫助破解閑置土地處置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