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華 ,蔣 鋼
(1.全州縣咸水林場,廣西 全州 541511;2.廣西林業集團,廣西 南寧 530022)
杉木林下經濟發展是在杉木林業的基礎上發展養殖業、采集業及森林旅游業,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林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在林業資源共享和互相協調發展中實現了林業資源的高效利用。發展杉木林下經濟,不僅節約了林業資源,還能夠在林業資源共享中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率,實現循環式林下經濟發展,有利于林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資源共同促進與發展。
杉木林下經濟發展為農民帶來了林業收入,農民還可以在發展種植業的基礎上發展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的共同發展能夠為農民帶來額外的經濟收入,有效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濟發展。杉木林下經濟發展不僅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同時能夠有效改善和保護杉木林區的環境,傳統式林業發展亂砍濫伐不利于杉木林的可持續發展,而林下經濟發展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循環式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有效改善和保護了杉木林區生態環境。
按照傳統式林業經濟的發展,通過亂砍濫伐獲得經濟效益,不僅經濟效益低,還對森林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嚴重破壞,而發展杉木林下經濟能夠有效避免對森林環境的破壞,是經濟發展與森林保護共生的循環式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發展杉木林下經濟有效促進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優秀發展策略。
由于杉木生長的環境條件限制,農民對林下經濟發展意識不夠,且林下養殖集中制技術不夠完善,不僅造成桂北地區杉林業難以發展,還難以實現杉木林下經濟的發展,由于農民技術不足導致無法有效發展養殖業、采集業甚至森林旅游業。因此,為了有效實現杉木林下經濟的發展,必須通過有效策略提高林下養殖及種植技術。
杉木林下經濟發展是集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與森林旅游業于一體的立體復合生產經營模式,立體復合生產經營模式不夠成熟,導致立體復合生產經營模式難以有效發展。在林下經濟發展中無法實現規模化的經營與發展,會造成林下經濟發展不協調、經濟效益差,甚至會給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立體復合生產經營模式的改善迫在眉睫。
在杉木林下經濟發展中,離不開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的支撐,服務體系與保障體系不僅需要自身生產發展體系的完善,還離不開國家與政府的支持。當前杉木林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現狀是自身發展體系不夠完善,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導致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不夠健全,無法對林下經濟發展流程進行規范與健全,因此杉木林下經濟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難以實現,導致林下經濟發展停滯不前。
為了有效推動杉木林下經濟發展,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推動杉木林下經濟發展。林下經濟發展要根據當地地形以及地理位置和自身情況,并結合市場環境來采取適宜的經濟發展策略,才能推動杉木林下經濟發展。例如,充分利用杉木林蔭資源的優勢,開展森林旅游業,建造以林業發展為主,林下種植、養殖和森林景觀相結合的立體復合生產經營模式,以森林旅游業來帶動種植、養殖的發展,提高杉木林下經濟發展效益;同時,可以大力發展杉木林下產品經營加工來拉長林下經濟產業鏈,發揮集群作用提高經濟效益,在多種模式發展中推動林下經濟發展。
為了有效實現杉木林下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在經濟發展中保護生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發展杉木林下經濟的時候,要注意林下各種種植模式的環境影響,杉木林下經濟發展中的林場清理與施肥對環境是否造成影響,林下養殖業發展對生態環境是否會造成影響等,在發展杉木林下經濟的時候要做到保護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一旦對環境造成破壞,那么杉木林下經濟也無從發展。因此,在林下經濟發展中要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在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中實現各業的良性循環發展,在種植業、養殖業和森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實現杉木林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實現杉木林下經濟發展離不開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技投入,國家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支持杉木林下經濟的發展,為農民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基礎,因此政府要對杉木林區農民進行生活補貼并幫助農民進行林區建設。到目前林下經濟發展科技含量不高,國家要加大對杉木林下經濟發展的科技投入,對農民進行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和林下經濟發展技術,幫助農民以杉木林業為主,林下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和森林旅游業的立體復合生產經營模式順利進行。提高杉木林下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有利于經濟發展的進步與完善。國家及政府在支持和幫助杉木林區林下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加強對該地區的宣傳,以提高桂北杉木林區的知名度來吸引游客,幫助桂北杉木林區旅游業發展展現蓬勃生機,以森林旅游業來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
為了有效實現杉木林下經濟的發展,僅依靠企業與農民是無法完成的,因此杉木林下經濟發展要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和科技人才對其進行指導與協助,提高企業和農民的相關技術,共同協助杉木林下經濟有效發展與進步。專業技術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指導與協助能夠有效提高杉木林下種植業、養殖業和森林旅游業的循環發展和有效利用。科技人才引導農民在杉木林下種植業中嚴格規范種植,確保種植質量;同時以技術人才促進林下經濟多樣化發展,以多樣化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促進農業與林業的互相結合與利用。同時實現高科技的規模化發展,有效提高杉木林下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有效促進杉木林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杉木林下經濟發展不僅有利于實現桂北地區林業資源的高效利用,還能夠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有效改善與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性經濟發展。但是當前杉木林下經濟發展由于林下養殖和種植技術不夠完善,以及立體復合生產經營模式不夠成熟,同時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導致杉木林下經濟發展受阻。為了有效推動杉木林下經濟發展,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推動杉木林下經濟的發展,同時在林下經濟發展中要注意保護生態,堅持可持續性的發展目標;國家和政府也應當加大支持力度和科技投入,通過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和科技人才促進杉木林下經濟發展,在可持續經濟發展中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國家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