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順香
甘肅省秦安縣水務局,甘肅 秦安 741600
秦安縣位于甘肅東南部,全年降水較少,水資源缺乏,是甘肅省干旱縣之一。但就人口基數來說,秦安縣人口基數較大,人口超過60萬,人口密度大。就甘肅省來說,屬于人口大縣。使得人均水資源還是比較匱乏。隨著近幾年社會經濟的發展,秦安縣的經濟發展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以農業發展為重點發展模式,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作為支撐。
秦安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位于天水市北部,屬隴中黃土高原西部梁峁溝壑區,山多川少,山巒起伏,溝壑交錯,是全省18個干旱縣之一。縣轄12個鎮和5個鄉,約有60多萬的總人口數,農業人口就有58萬人。秦安縣自然條件差,全縣以農業發展為主。由于地理位置和環境因素的制約,該縣全年降雨稀少,干旱頻發。且降水時節分布不均,夏秋季雨水量較多,春種期間雨水量較少,影響了農作物的種植和成長。旱災凍災等自然災害較多,水資源又比較短缺農業、工業用水不斷加大,嚴重制約了秦安縣經濟的發展。
為解決秦安縣水資源短缺的現狀,秦安縣近幾年狠抓水務建設,多措并舉,緊緊圍繞“引水治旱”的思路,通過多種途徑,積極向各方面爭取資金支持,不斷推進水利建設,采取集水、蓄存、引水等多項措施,充分通過雨水蓄集、地表水利用、地下水開發,邊遠山區,尤其是淺山干旱區的缺水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2014年,為了加強水資源管理、節約和保護,秦安縣實行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并成立了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領導小組。2015年8月,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秦安縣因此受益,設計年供水量約為4876萬m3,受益人口達到62萬人。引洮工程的建成,秦安縣全縣17個鎮因此而受益,老百姓用水吃水問題不僅得到了解決,全縣經濟發展和農業發展都會因此而進入一個發展的新階段,全縣的植被保護和生態建設也會有所推進發展,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并行的良好格局由此而開啟。
此外,根據《天水市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十三五”規劃》的通知要求,秦安縣還加強了水資源論證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雖然通過各項措施,秦安縣的水資源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和改進。
水資源管理體制的不健全是秦安縣在水資源相對匱乏的現狀下面對的一個難題。水資源行政分割管理不夠明確,分散管理效率低下。水資源按其屬性分類,可以分為地下水,地表水等,但目前的管理并沒有形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聯合開發和管理。再比如,工業用水,生活用水的管理也是呈現分散狀態,難以聚焦。
秦安縣水資源匱乏的現狀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引洮工程的引進無疑是利民之舉。但在具體的水資源開發中,由于城市化的發展趨勢,山區人口向縣城過度,縣城人口急劇增長,生活用水量也不斷增加,工業、農業的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長。面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加大,如果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水資源開采規劃,就會使本來有限的水資源被不合理的開采使用,尤其是地下水的開采,盲目和過度的開采和挖掘,會使得地面坍塌、地下水漏失。
隨著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水資源的認識也是愈加深刻。但人們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并沒有完全形成,在某種程度上水資源浪費的問題依然發生,從而制約了水資源的有效使用。秦安縣市農業大縣,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水資源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土質和地理位置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水資源的浪費情況依然發生。此外,由于農民對水資源缺乏保護意識,不會科學的進行水資源的管理,大多數情況下,采用的大水漫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明顯降低。
由于秦安縣水資源相對短缺,水利基礎設立又比較薄弱,水源調節工程少,受到天氣氣候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降雨量分布不均,全縣水資源依然短缺。秦安縣是農業大縣,農業用水量很大,但由于客觀和主體因素的制約,在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前提下,用水效率比較低,尤其是偏遠山區的用水程度低,現有的水資源存儲量不足以支付當下的用量,地下水超采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加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求,都對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顯現,缺水形勢日益嚴峻。
雖然實現了引洮工程通水,但部分偏于地區,尤其是山區的用水問題依然還為得到充分的解決,水資源的安全問題、水資源使用的用量問題和普及問題都是尚待解決的民生重點和難點。由于早期建設的一些供水積水管網設施已經老化,部分農村地區由于地勢和交通等條件的限制,供水問題多發,時常出現斷水停水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加上目前條件的制約,水質檢測設備老化、陳舊,檢測能力不足,水質檢測的現代化、標準化需求難以達到。農村的節水灌溉工程還未實現,灌溉設備由于資金有限,很多地方還沒有全部實現,田間節水措施也不健全,落實率很低,灌溉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用水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突破性進展。
水資源的保護,首先要在管理體制上健全。制度的健全關系到水務建設和水資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各個管理部門要加強協作,優化職能,科學管理,理順關系,有針對性、有目的的科學管理決策,推進水資源管理體制的科學化。其次要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
針對目前水資源管理現狀,水資源管理中可依據的法律法規雖然較多,但依然存在一些盲點。針對一些特殊案件和事件,管理人員往往無法下手,找不到切實的針對方案。因此,在現有的法律法規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細化,增加針對性和特殊性,更加科學地對水資源進行管理分配。
水資源管理是民生重點。生活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等,都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因此根據秦安縣現有的水資源分布和使用情況,應該在今后的產業布局、住房布局等規劃中,率先考慮水資源的使用和管理。尤其是工業用水,一定要嚴格要求,保證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協同推進。其次,要注重地下水的開采和保護,要加強地下水開采和使用的審批,在科學鑒定完畢后公式使用情況。
加快供水給水工程建設工程建設,依托引洮供水工程,進行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推行農村接水灌溉工程,實現田間節水措施,加大水資源的利用率,加強水質檢測的能力,確保水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