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縣創森辦


武義縣地處浙江省中部,境內群山連綿,山川秀美,是浙江省林業重點縣之一。武義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意識,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近年來,武義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第一戰略,積極開展平原綠化和“四邊”綠化工作。目前,全縣的森林覆蓋率達73.92%,林木綠化率為74.66%,城區綠化覆蓋率約為42.0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37.69平方米,創建了省級森林城鎮12個、省級森林村莊22個、金華市級森林村莊273個。
樹立“站高望遠”的戰略思維
強化創森工作使命擔當
堅決遵循新要求。近年來,武義通過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深入挖掘、利用山水資源、生態資源、森林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休閑養生旅游業,初步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的綠色發展之路。“十三五”時期是武義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縣委、縣政府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更加注重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努力擔負新使命。武義生態環境優越、交通發達,具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優勢。因此,通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加強森林資源發展和保護,進一步健全生態系統、建設生態屏障、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促進宜居宜游城市建設,讓城鄉居民過上更高品質的生活,是每位干部肩負的責任擔當和嶄新使命。
沉著應對新挑戰。通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加強以森林為主體的城市生態系統建設,用空氣中負氧離子、PM2.5濃度的高低等數據來體現武義的生態優勢,充分發揮森林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制造氧氣、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獨特功能,有效解決城市化進程中人口增多、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為城市經濟增長儲備更大的生態容量,從而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確保武義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圍繞“有的放矢”的工作要求
推進創森工作落地生效
抓牢創建薄弱環節。對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體系,分析武義創森工作的基礎,按照《武義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標和任務,落實各項創建舉措,特別是要把一些還有較大差距的創建指標,作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點,抓住關鍵環節,強勢破難攻堅。
突出項目工程建設。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強城市公園綠地、通道綠化、珍貴彩色健康森林等項目的策劃與實施,努力做到城區、城郊、村鎮綠化“三位一體”,經濟林、生態林、景觀林“三林共建”,路網、水網、農田林網“三網融合”,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效合一”。大力實施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工程、兩江生態保護綠化工程、干線通道和農田林網綠化工程、林業生態惠民產業工程、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綠化工程、森林生態文化工程,全力打造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景更美、山更秀的森林城市。
統籌城鄉整體推進。以城市、城鎮、村莊、道路、溪流為重點,加快城鄉綠化一體化步伐。在城市及城郊,大力推進城市立體綠化,做到見縫插綠、拆墻透綠;在城市空閑地,大力營造片林,建設休閑綠地;在鄉鎮和村莊,深入實施“美麗鄉村”“美麗庭院”行動,加強景區、交通主干道沿線、集鎮所在地及周邊山體和中心村、居民區綠化,建設一批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和綠化特色村、精品村,切實提升城鄉森林生態景觀。
加強森林開發管護。堅持以質為先,抓好綠化造林質量管理,落實長效管護措施,確保種植一棵,成活一棵。加大重點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平原綠化、森林撫育等生態建設工作力度,強化現代林業示范園區、精品園及香榧、油茶等林業特色產業建設,著力培育森林生態旅游、花卉苗木產業、林產品加工及林下經濟。嚴格林木采伐、林地管理,落實森林消防、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措施,嚴肅查處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全面提升創建效益。
弘揚森林生態文化。大力開展“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生態文明”宣傳活動,層層發動、廣泛宣傳,充分調動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國家城市森林建設的積極性。要積極創新載體,加強生態科普知識教育基地建設,引導市民積極參與義務植樹造林,努力培養全民愛綠、種綠、護綠意識,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態文化氛圍。
構建“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
營造齊頭并進的工作環境
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有關部門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對照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目標,細化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層層量化分解,層層明確責任。自然資源、建設、交通、文廣旅游、水務、農業、環保及城區街道等重要成員單位要根據工作職能,各負其責,對涉及到各自范圍內的任務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鄉鎮(街道)要根據創森工作方案要求,認真做好政策處理,落實綠化用地,精心組織實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創新投入機制。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一項公益事業,要堅持政府主導、多渠道籌資、多元化投入的原則,確保建設資金到位。縣、鄉財政要整合好、安排好建設資金,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建設資金及時到位。各部門要善于包裝項目,積極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建設、交通、水務等部門,在工程建設時要將綠化費用列入工程預算,與工程建設同步實施。同時,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綠化事業,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個人捐資,不斷拓展綠化籌資渠道,提高綠化建設的社會參與度。
加大宣傳力度。始終堅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根據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借助植樹節、愛鳥周、世界濕地日、世界環境日等各種活動和廣播電視報刊、電子顯示屏等各類平臺,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宣傳活動,切實提高機關干部、職工和廣大群眾的創建意識,使創建活動的各項目標、要求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形成人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
強化督促檢查。將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嚴格兌現獎懲,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到位、延誤創建工作進程的部門和單位要給予通報批評和問責追究。縣考核辦和縣創森辦把督促檢查貫穿于創建工作的各個環節,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抽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等方式,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定期發布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的進展情況,接受全社會監督,確保創森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