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農民問題是我國民生的根本問題,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民宿行業逐漸發展起來。本文通過消費者調查,分析農村民宿行業存在的缺乏配套設施、缺乏長遠規劃、人員素質較低、同質競爭嚴重等問題,提出要升級基礎設施,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政府監管,提升人才素質,推行特色發展等理念。這對未來農村民宿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鄉村振興;民宿行業;服務意識;品牌效應
0 引言
近年來,民宿行業不斷興起,據統計,截至2016年,我國民宿數量已經超過5萬家。民宿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等旅游發達地區,民宿的入住率甚至高出酒店的入住率30個百分點,民宿漸漸成為消費者的首選。但當前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一些鄉村民宿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1 消費者調查
筆者針對社會公眾對民宿需求的實際情況,在全市各大社交網站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47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73.5%。內容涉及用戶的考慮因素、偏好等。另外,針對有效問卷進行歸類整合,并使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以下列舉其中最突出的兩個問題。
問題1:入住民宿的主要場景,44.22%的人是出于旅游度假需要,40.14%的人是出于轟趴聚會需要,剩下的15.64%的是出于同城約會需要。
問題2:選擇民宿時最在意的項目,選擇最多的3項是121人次的民宿的特色,106人次的民宿周邊基礎設施情況和95人次的民宿的位置和交通便捷度,分別占比82.31%,72.11%,64.63%。可見,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更在乎民宿的特色和基礎設施,這也不難理解,民宿相對于服務質量更高的賓館最大的優勢就是民宿比標準間更有特色。
2 鄉村振興下民宿行業發展的問題
2.1 缺乏配套設施
建立民宿除了要給游客提供食物和住房外,還需要有很多的配套設施,很多農戶在經營民宿的時候從未考慮過類似醫療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和娛樂基礎設施。很多農村交通都不夠便利,道路曲折,停車僅限于農家的路邊,加油站等都十分遙遠,醫療設施僅為遠遠的村鎮小醫院,條件簡陋,娛樂設施基本僅限于撲克牌,沒有城市居民喜歡的健身場所或者KTV,這就嚴重阻礙了民宿行業的發展。
2.2 缺乏長遠規劃
民宿行業是當下的新興行業,其發展離不開市場的驅動。現在政府的宏觀調控做得不夠,沒有設置專門的機構對民宿行業進行整體的統籌規劃,導致很多旅游景點附近爭相建設民宿,存在多頭管理,一擁而上的問題。很多項目并沒有經過仔細考量,每個經營者處于分散式的零散經營,自發投資興建民宿。這看上去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實際上沒有政府的引領,農戶都缺乏足夠的經營理念,甚至因為大量興建民宿而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
2.3 缺乏良好的服務意識,人員素質較低
很多農戶文化程度不高,受教育水平的影響,他們沒有真正的管理經驗和能力,也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因此,他們缺乏長遠的眼光,僅僅是改裝自家的房子,農家的房屋裝飾、物品擺放都處于陳舊老套的狀態;同時,他們不重視服務質量,沒有關注到很多城市來的人的生活習慣和風格。很多民宿為了追求盈利,忽視了經營的可持續性,衛生環境相對較差,同時又沒有能推廣自己門店的服務特色,這無形中降低了游客的興致。
2.4 同質競爭嚴重,缺乏應有特色
在一些鄉村地區,農戶開設大大小小的民宿,但普遍規模小,特色單一,缺乏宣傳和推廣,每家每戶都將民宿的重點集中在農家餐飲和住宿上,同質化現象嚴重。真正與當地產業特色相關的部分少之又少,造成處處有民宿,處處皆一樣的困境。經營者只以自己的喜好為中心,沒有與顧客進行深入交流,總是一味地模仿其他地區民宿的設計,導致民宿行業在很多地區缺乏核心競爭力。
3 鄉村振興下民宿行業發展的設計
3.1 升級基礎設施,加大宣傳力度
政府需要完善農村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通過財政投入完善交通體系、醫療體系、網絡體系、娛樂體系,做好水電氣的不間斷提供,完善周邊的一切配套設施。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展宣傳渠道,通過互聯網將地區品牌推廣出去,重點介紹本地區的農村特色,并配上相應的圖片,吸引游客的到來。
3.2 強化政府監管,實現可持續發展
政府要加強對農村民宿的監管工作。民宿是自發組織,監管不力,安全隱患較多,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遭受嚴重的威脅。另外,民宿的很多對外銷售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平臺是虛擬的,就會出現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同時,民宿各種居住人員混雜,商家平臺必須和政府進行合作,及時向政府傳遞民宿建設信息和住戶信息,方便政府真正對民宿進行管理。政府必須推出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條例,規范民宿活動,制裁違法行為。
3.3 增強服務意識,提升人才素質
政府應加強對民宿所有人的培訓教育工作。當前,很多民宿經營者同時也是房屋的主人,經營者的精神面貌、文化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民宿發展的好與壞。民宿所有人的培訓不僅僅是讓他們增強服務意識,更重要的是宣傳經營新理念,不要局限于眼前的蠅頭小利,要做可持續發展的經營。同時,為了提高民宿隊伍的人才素質,政府還可以積極通過政策推動大學生返鄉創業或者讓有技術有能力的人才深入農村,進行民宿產業的孵化和培養,為民宿行業提供新鮮血液,提供新的活力。
3.4 結合當地特色,推行特色發展
農村民宿應該在政府的領導下,借鑒國內外的一些成功案例,將民宿進行包裝設計,突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防止同質化造成的審美疲勞。根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以當地文化為基礎,結合自身的一些地域特色,不局限于住宿和餐飲,開展鄉村旅游活動,下鄉采摘、釣魚、登山、騎馬,開展有特色的歌舞活動,豐富消費者的活動種類和擴大范圍。
參考文獻:
[1] 李昊坤,俞小平.基于消費者對不同種類商品購物意愿評價主要網購平臺[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09):140-142+115.
[2] 高爭志,張澤.民宿安全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04):117-122.
[3] 盧世菊,吳海倫.精準扶貧背景下民族地區民宿旅游發展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9,40(01):135-138.
[4] 趙蔚如,鮑詩佳,陳巖.基于全過程管理理論的P2P網絡借貸風險監管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12):124-125+132.
[5] 單青玉,郭承龍.大學生網絡消費信貸使用意愿研究[J].電子商務,2018(12):92-94.
[6] 何倩,楊加猛.生鮮產品網購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市消費者調查[J].電子商務,2018(12):24-26.
[7] 張永春,陳巖.大數據背景下的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價與應用研究[J].電子商務,2018(12):34-35+59.
[8] 陶虹佼.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民宿業的路徑研究——以江西省為例[J].企業經濟,2018,37(10):158-162.
作者簡介:黃文澤(1998—),男,江蘇南京人,本科生。
指導老師:鐘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