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賢 王金玲
長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民法是展開具體法律制度的根基,在世界各國法律體系中都占據重要地位。近代中國和亞美尼亞民法的變革都與社會經濟形態的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隨著人們對法律自身價值認識的變化以及與時俱進的時代變化,兩國民法也相應隨之修改和變更。
本文基于2017年中國和亞美尼亞頒布的《民法總則》①和《民法典》②進行框架結構和立法基本原則的對比研究。
《民法總則》分為11章,包括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附則,共206條基本規定。
亞美尼亞《民法典》的框架由12個部分組成:總則;民事權利主體;民事權利客體;所有權和其他物權;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期間、訴訟時效;債法總則;合同所產生的債;單方行為所產生的債;不當得利及損害他人利益所產生的債;知識產權;繼承權;國際私法。共1293條基本規定。
對中國《民法總則》和亞美尼亞共和國《民法典》的框架結構內容進行比較,亞美尼亞《民法典》較中國《民法總則》就民事立法的最基本的原則所做出的概括性的規定涵蓋的內容跟廣泛,在民法的適用方面所涵蓋的更具體。而在中國《民法總則》中所體現出來的民事立法的體系是其基本部分,具體涉及調整民事法律關系時,還需要與其他單行民事法律及部門法規一起來實現,如《物權法》、《知識產權法》、《國際私法》等民法法律。
亞美尼亞《民法典》第一章第4條規定《民法典》與其政府所頒發的法律法規具有相同的法律效應。亞美尼亞共和國總統有權依照本法典和其他法律法規頒布含有民法規范的命令,總統命令以及政府有權通過含有民法規范的決議,在此決議與本法典或其他法律法規相沖突的情況下,應遵循后者。在亞美尼亞共和國總統命令以及亞美尼亞共和國政府決議所包含的民法規范的行使和效力,均根據本法典章節的規則執行。政府各部門和主管部門,以及地方管理部門所頒布包含民法規范的文件及決議,要以本法典和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和范圍為限。就民事立法的時間效力在《民法典》第一章第5條有所規定。民事法律法規不具有追溯力,只用于調整法律法規生效后發生的民事關系,但在法律法規中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也可用于調整法律法規生效前發生的民事關系。對于民事立法文件生效前所產生的關系,民事立法文件僅適用于在其生效之后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在民事立法文件生效之前所訂立的合同中所觸及的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均依照本法典第438條調整。《民法典》第一章第6條規定了民事立法與國際法規范。亞美尼亞共和國簽署的國際條約適用于本法典第1條規定的關系,但國際條約規定為適用需要頒布國內法的情況除外。如果亞美尼亞共和國簽署的國際條約規定了與民事立法不同的規則,則遵照國際條約執行。
對涉及以上內容《民法總則》并未做明確規定,只在第一章第10條中對民事法律的適用規則做了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應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在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中(第一章第11條)規定: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一章第12條規定民法的效力范圍:中國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在《民法總則》中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為民事主體,而在《民法典》中民事主體分為公民和法人兩種形式。中亞法典中對法人的概念定義相同,但亞美尼亞《民法典》中法人種類、法人權利能力、法人所設立的文件(合同)、法人國家注冊、法人改組以及法人改組時權利繼受移交文件和資產負債表等都有比較詳盡的說明,這與其《民法典》是民商合一法典模式有關,由對法人涵蓋的商業組織中公司的種類及其行使權利及義務的規定做了詳細的闡述和介紹。而中國《民法總則》未見說明。
在《民法典》中第22條、24條中關于公民姓名和民事權利能力的具體內容有詳細規定。而我國《民法總則》卻未詳細闡述,只對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做重要闡述。中國《民法總則》和亞美尼亞《民法典》中都規定,年滿18周歲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所不同的是亞美尼亞《民法典》中第24條第2款規定未成年且年滿16周歲,如果他在征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下可簽訂勞動合同從事經商活動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除上述之外,中國和亞美尼亞兩國公民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中對年齡和行使權利的界定上存在諸多不同。
在亞美尼亞《民法典》第29條對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行為能力的界定上其為幼年,其父母、收養人或保護人為法定代理人按其名義可實施法律行為和民事行為活動。而對年滿6-14周歲的幼年人,其法律行為按照相應法律法規可獨立實施,如小額資金日常生活性法律行為;無償獲利的法律行為;對第三人提供的資金可自由支配和處分的法律行為。界定的幼年人和幼年所實施法律行為由于其幼年過錯所產生的財產責任和債,則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擔。
在第30條對年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行為能力的界定,規定其民事行為活動須有自己的法定代理人:父母、收養人或保護人的書面許可,方為有效。在得到法定代理人許可下對自己的工資、獎學金和其他收入,包括在信貸機構的存款有支配和處分權;對受法律保護的智力活動成果,如創造發明專利、文學藝術作品等享有專利權創造發明權和著作權等。
中國《民法總則》第19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齡為8-18周歲,其他年齡未作具體闡述,就具體哪些可獨立完成的民事行為活動也未作說明。
近年來,作為法學界和實物界關注的熱點之一就是推進中國《民法典》編纂研究。在編纂之前我們應當切實考慮到我國的社會條件和現實基礎,我們不僅要對本國的法律制度進行更深入細致的研究,同時對正在頒布實施的其他法律建設的國家進行比較研究,以此來開闊我們的視野,警示我們關注其缺陷和不足,使其更加完善與嚴謹。中亞兩國民事立法基本原則的異中之同在于二者均是大陸法系的形式,但二者法規制度的設立具體規范和適用根據歷史傳統和時代背景等因素存在局限和差異。對兩國民事立法基本原則的比較,特別是對差異的剖析和解讀,提示我們關注既往制度的缺陷和不足,緊緊結合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高度要求,來制定和完善我國的民法典,使得我國民法典編纂制度不能僅局限于中國傳統視域中,而應站在一個更高基點上以全方面多維度更具體更開闊的視角來設計、思考和實施。使其既符合我國的法律傳統,又能適應時代要求。
[注釋]
①文中關于中國《民法總則》基本條款均來自中國法制出版社[M].2017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②文中關于亞美尼亞民法的基本條款均來自亞美尼亞共和國1998年頒發的《亞美尼亞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