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于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200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十八大會議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引導力的發揮,做好十九大會議報告對我國高校黨組織工作的各項要求和指示。高校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結合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現狀,努力踐行意見要求。在這里我們以問卷調查、文獻理論研究兩種方式,對我市高校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綜合情況展開了全面的調查研究。希望能夠借助以下研究和探討以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影響力的強化,使大學在自我約束、學習、工作等方面都能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要求為準則。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目前大學生群體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總體不足。雖然有一些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以及主要內容等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但仍有大多數學生表示不能完全記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不了解其內涵等。具體來看,在接受調查的100名學生當中,雖然有56%的學生表明自己有著十分明確的價值觀,但仍有24%的學生在價值觀方面存在模糊的情況,且20%的學生表示對價值觀不清楚。在調查問卷關于社會主義價值觀組成內容一題中,有將近四成的學生表示只有模糊印象不能具體回答出來,有三成的學生能回答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內容,但后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內容很少能夠回答出來。另外還有三成的學生回答不出關于這一觀念的任何內容,對于這一思想觀念存在思維空白的情況。這一調查充分說明了目前大學生群體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認知程度上存在缺陷的現實情況,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要在認識到這一點的基礎上,積極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緊迫感,積極對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教育工作。
在開展問卷調查以及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當今時代的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踐行存在“知行不一”以及“執行矛盾”的情況。在調查問卷關于人的一生應怎樣度過一題的問答中,有將近四成的學生選擇應“不斷完善和充實自我,使自己不落后于時代發展”,有三成的學生表示“應珍惜時光,努力享受生活”,有兩成的學生對于自己未來的生活規劃存在迷茫的認識,只有一成的學生明確提出要“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而努力”。雖然無論哪種選擇都將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但具體到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上,大學生群體則整體顯示不足。此外,在問及到“當遭遇不公正待遇時你會怎樣做”時,也很少有學生會表示將會“挺身而出,積極捍衛自身權益”。這同樣表明大學生對于這一觀念的踐行程度不足。無論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行不一”還是“執行矛盾”,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身上的內化而言都是極為不利的,不利于學生正確三觀思想以及良好品質的養成。
思政課堂是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內容、深化對其內涵認識的主要場所,為此我們要認識到,做好思政課堂教學工作,是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成效的重要基礎。從教學要素來看,思政課堂教學的優化,要求學校以及教學工作者能夠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首先,學校需要做好思政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這不僅要求學校能夠通過人才引進、人才培訓等方式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而且要求學校能夠優化教師隊伍管理機制,如通過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激勵機制等,對教師職業發展提出明確要求、促使教師在自主提升方面保持動力;其次,教學工作者需要推動課堂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與教學技術的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與教學技術的創新,能夠為學生學習帶來新的體驗,也能夠為教學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支撐,為此,教學工作者需要強化自身學習、科研意識,提升自身學習、科研能力,將思政教育領域中前沿的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當中,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成效的提升構建保障;最后,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教育成效不高的情況,我們的教師要通過良好的教學設計,如故事引入、案例介紹等,不斷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教育的趣味性,以此來減少學生對理論學習的枯燥感,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校園文化環境在學生價值觀養成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為此,學校需要重視對育人環境進行優化,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提供良好支撐。具體而言,首先,學校有必要構建思想行為評價機制。這一機制的構建不僅能夠對學生思想行為素養進行考核,而且也可以在學生價值觀的養成中發揮導向作用,即促使學生能夠依照評價指標開展自我完善,進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高度認同;其次,學校有必要充分挖掘校內育人資源。即在做好理論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學校需要重視挖掘校史、校訓所具有的教育價值,充分發揮校刊、校報、校園廣播等校園媒體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圍繞社會主義價值觀內容開展各類具有鮮明主題的文化宣傳活動,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提供良好的資源支撐與輿論環境;最后,學校有必要做好網絡教育平臺建設工作。優化網絡環境、開發網絡資源、發揮網絡平臺育人功能,對于提升社會主義價值觀培育與踐行成效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高校需要建立網絡育人平臺,對校園網、數字圖書館等育人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在價值觀培育與踐行中形成合力。
在做好理論教育、環境建設的基礎上,學校還需要將目標聚焦于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踐行上,從而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促使學生基于理論知識豐富自身體驗。在此過程中,為了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踐行機會與踐行渠道,學校需要推動校內外實踐活動的多元化發展。具體而言,一方面,學校需要重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實踐活動。如學校可以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組織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并在各類實踐活動中挖掘優秀典型,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對誠信、友善等內容做出深入理解,并對這些內容產生踐行意愿;另一方面,學校需要重視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社會實踐是學生深入社會并感受社會文化的主要方式,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在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工作中,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入企業、社區、農村等機構和地區開展生產勞動實踐或者志愿服務,從而引導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認同與信心。另外,高校需要重視做好社會志愿服務宣傳、搭建社會志愿服務平臺,從而為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常態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工作中,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度與踐行度都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為此,學校有必要充分發揮出思想政治課程在理論教學中的主陣地作用,并在優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環境的基礎上,推動校內外實踐活動的多元化發展,從而為育人成效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與此同時,作者也希望能夠借助此研究和探討來在社會各界引起人們對于在高校中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的重視程度,促使更多的研究學者可以廣泛的參與到本課題的研討中來,為高校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更具科學意義的意見和建議。以此來確保高校教育教學以及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