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洋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郵輪旅游是在傳統遠洋客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以大型豪華旅游客船為旅游工具,將海上巡游與岸上休閑旅游結合的一種旅游方式。郵輪旅游是起步較晚的產業,但是卻從20世界70年代至今快速發展。對于歐盟國家來說,郵輪旅游更是重要也是迅速發展的產業,僅2014年歐洲郵輪旅客就增長了640萬。
郵輪承運人或旅游服務經營者及郵輪旅客之間會訂立郵輪旅游合同,合同通常表現為郵輪船票,船票上會寫明船名、開船日期、旅程路線等信息,也會寫明游客須知等內容。郵輪旅游的實踐當中,往往以旅客購買船票的方式訂立郵輪旅游合同。
郵輪旅游的相關各方主要包括郵輪承運人、郵輪旅客、旅游經營方以及獨立服務的提供方。
(一)郵輪承運人。在歐盟的法規中,郵輪承運人指的是為公眾旅客提供郵輪服務的人。
(二)郵輪旅客。旅客的定義體現在《雅典公約》中:“船舶上運輸的根據承運合同運輸的任何人”。而如前文所述,在郵輪旅游服務當中,郵輪旅客也是接受郵輪旅行服務并且需要為自己接受到的服務支付價款的一方。綜上所述,郵輪旅客應該定義為與旅游經營方訂立旅游合同,在郵輪上接受郵輪旅游服務并為接受的服務支付相應對價的人。
(三)旅游經營方。在歐盟的法律中,旅游經營方包括組織者(organizers)以及零售商(retailers)兩種,分別指通過經銷商組織包價旅游或者提供包價旅游的人以及銷售組織后的套餐旅游項目的人。總的來說就是與郵輪旅客簽訂包價旅游合同的人。
(四)獨立服務的提供方。郵輪上有很多服務以提高乘客的旅行體驗,例如免稅店和健身中心等;陸上觀光項目中也同樣有例如司機、導游等服務。這些服務的提供商往往不是由郵輪承運人直接雇傭,而是需要郵輪旅客另行支付的獨立服務。也就是說,這些服務的提供商是獨立于郵輪承運人之外的。
在歐盟的郵輪旅游實踐當中,郵輪旅客參與郵輪旅游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與郵輪承運人簽訂合同的,尤其是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通過郵輪公司的網站直接訂艙的方式被廣泛使用;郵輪旅客與旅行社也就是旅游經營方簽訂郵輪包價旅游合同也是參與郵輪旅行的方式之一。
1.人身安全權益和財產安全權益
郵輪旅行是旅行方式的一種,郵輪旅客本質上也是旅游者,也就是說,對旅客人身安全的保護是前提要求。郵輪乘客的財產安全也是郵輪旅游中要進行基本保障的內容,乘客的財產主要包括行李、船艙內的財產等。歐盟對郵輪旅客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保護的規定主要體現在《1974年雅典公約》、《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運輸雅典公約2002年議定書》以及《海上旅客承運人責任條例》當中。這些規定當中主要規定了承運人的責任、承運人的免責、出現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害時的歸責原則和責任限制,其中《承運人責任條例》當中,對發生人身傷亡時的先行賠付以及強制保險做出了規定。
值得強調的是,在《海上及內陸水域旅客權利條例》當中,對郵輪上老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的旅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使得這些旅客接受到特殊的安全保障措施,對于特殊的群體,郵輪旅游服務提供者應該盡到合理的提示和注意義務。這是殘障人士第一次在海上出行當中獲得了較為系統的法律保護,在歐盟的海上旅客權益保護方面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2.知情權
郵輪旅客的知情權主要包括郵輪旅客對旅行信息的知情權、對合同內容的知情權、對合同內容的知情權,還包括在遠程服務中,消費者由經營者清楚準確地告知服務的主要特征、全部價款數額、合同的有效期等信息的權利;通過電子方式支付的遠距離合同,消費者有在下訂單前明確上述信息的具體內容的權利。歐盟對旅客知情權的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在海上封閉環境內,由于旅客對信息的不知情而使其權益受到侵害,尤其是郵輪旅游合同多為格式合同,對旅客知情權的保護顯得更加重要。因此歐盟在相關規定中要求:旅游經營者不得在各項條款中包含誤導性的信息、經營人如果擅自對套餐內容進行更改導致套餐旅行品質下降,旅客有要求經營人合理降價的權利,如果旅客因此要求終止合同,有權在14日內獲得全額退款并索賠。
3.航程延誤中的旅客權利
航程延誤是指出發時的延誤或者延遲到達,還包括航程取消,在航程延誤的情況下,會體現出歐盟賦予郵輪旅客的多種權益,主要規定在《海上旅客權利條例》當中,包括:航程延誤情況下的知情權,旅客有權在發生延誤的三十分鐘內對情況收到充分的告知,獲得關于旅行的充分信息;并且旅客有獲得無差別待遇的權利,無論其通過何種途徑購票,都應獲得平等的待遇;在航程延誤時,旅客還有得到援助的權利,所謂援助主要是指延誤超過九十分鐘,承運人必須向旅客提供餐飲服務,若要停留一夜或幾夜則須為旅客提供住宿。以上都是在航程延誤的情況下歐洲郵輪旅客的權益。
4.歐盟郵輪旅客獲得救濟的權利
歐盟為郵輪旅客提供了多種在權利受到侵犯情況下的救濟方式。《海上旅客權利條例》中規定,在航程延誤或者取消等待時間超過九十分鐘的情況下,旅客有變更航線和退票的權利;《包價旅游規定》則賦予乘客在承運人對旅游合同當中的必要條款進行重大修改的情況下解除合同的權利。同時,歐盟還賦予郵輪旅客向承運人要求賠償的權利,這種賠償不僅包括財產損害賠償還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在《包價旅游規定》、《海上旅客權利條例》以及《承運人責任條例》當中對賠償的標準都有明確具體的規定。
歐盟通過不同的法規從不同的角度賦予乘客不同的權利,并尋找出現問題后對旅客的救濟方法,為海上旅客提供更加切實,更加方便的權利保障。
1.具體的法律規范
歐盟對于郵輪旅客權益保護具體法律規范很多,不僅有歐盟自己制定的規范,國際上關于郵輪的規定也在歐盟的法律實踐中得到適用。
(1)《承運人責任條例》。《承運人責任條例》是在《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運輸雅典公約2002年議定書》及其《2006年實施指南》主要內容及精神的基礎上制定的歐盟法規,在2012年12月31日生效。這個條例主要適用于國際海上旅客運輸承運人,還包括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運輸,以及懸掛成員國旗幟或在成員國內登記的船舶、合同簽訂地、起運地或目的地都在成員國內的情況。同時條例中也規定,成員國可以允許條例適用于國內航行的相關船舶。
(2)《海上旅客權利條例》。《海上旅客權利條例》于2010年12月17日生效,并于2012年12月18日開始對所有歐盟的成員國實施。與《承運人責任條例》不同的是《海上旅客權利條例》的主要適用對象是旅客服務和郵輪。旅客服務在條例當中的適用范圍是將歐盟成員國港口作為出發港,或者雖然出發港不是成員國港口但離船港是成員國港口,且該服務是由歐盟郵輪承運人提供的;對于郵輪來說,只要其登船港位于任何成員國領土內,就在條例的適用范圍之內。
(3)《包價旅游規定》(Package Travel Directive)。包價旅游是指一次性以套餐的形式進行收費,并且其中包括超過24個小時或需要進行住宿的旅程,其中包括交通、住宿等其他旅游服務。1990年歐盟就制定了《包價旅游規定》。隨著網絡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為了能夠對這些旅客進行更好的保障,2013年歐盟對《包價旅游規定》進行了修訂,其修訂的范圍主要有:在網絡等新媒體上簽訂包價旅游合同、購買的獨立旅行服務、旅客與旅游經營者之間的輔助旅游安排、完全同意框架協議的商務旅客出行等情形進行調整。
2.結論
歐盟對郵輪旅客的權益保障制度的結構相對比較完整,賦予了郵輪旅客廣泛的權利。歐盟對郵輪旅客權益保護的規范也多種多樣,不僅體現在旅客運輸方面的規定之中,也體現在旅游方面的規定當中,而其中又以郵輪旅客的人身安全權益為重中之重。郵輪旅客人身安全的權益保護的規定最為復雜具體,可見歐盟將郵輪旅客的人身安全權益放在首位。
在對權益受到侵害的郵輪旅客進行權利救濟的規則的制定上,歐盟對承運人責任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這體現在歐盟從原本沒有自己制定的規定主要通過使用國際規則進行權利救濟,發展到通過制定獨立的規則保護郵輪旅客的人身安全權益;承運人即使并非包價旅游合同的簽訂方,也要對郵輪旅客人身安全負責;對承運人的歸責原則也從使用《1974年雅典公約》的過錯推定原則到《承運人責任條例》當中適用的雙重責任原則,提高了對郵輪承運人的要求;《承運人責任條例》當中對于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也大幅度的提高,進一步保障乘客在受到侵害之后能夠得到應有的賠償。在具體的案例當中,這些規定也能夠得到適用,發揮作用。我們不難看出,歐盟對郵輪旅客人身安全權益受到侵害之后的救濟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處在先進于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地位,其完善的制度設計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避免大型海難事故的發生不僅需要船舶的檢驗、船員資格頒發等等制度的制定,還需要這些標準能夠切實的執行。如何能夠將完善的、足夠嚴格的制度有效運用,在各個成員國都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是歐盟需要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