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西
貴州民族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2018年10月26日,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次修正,修正的條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為了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的工作力度,豐富反腐敗和國際追逃追贓的手段,在本次修正中,對速裁程序和缺席審判程序做出了比較大的改變。刑事缺席審判制度的建立是此次修正案的一大變革,實際上是法院對未到庭的被告人進行定罪量刑的審判活動。缺席判決制度對我國司法審判來說非常重要,該制度的建立體現了現代訴訟的發展且在程序公正的前提下提升訴訟效率。在刑訴法進行這次修正之前我國除了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均都已經建立了缺席審判制度。這次修正案中建立刑事缺席審判制度主要是為了打擊外逃貪官,追繳贓款。在打擊反腐敗的工作中,有一些人以為進行貪污,賄賂犯罪以后,逃脫境外,便能躲避法律的制裁。建立缺席審判制度的意義在于,該制度可以幫助我國的司法機關盡可能快的查明逃脫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并及時挽回相關人的合法利益;在查明犯罪事實,維護權益的同時也為打擊貪腐犯罪提供法律依據。沒收違法所得在司法實踐中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種程序手段。值得提及的是缺席審判程序其實不是刑事訴訟的普通狀態的一般程序,它適用于特殊情況,所以缺席審判是一種在刑事訴訟法中的特別程序。設計該程序對于腐敗分子來說,設計這個程序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被告人不在場時對其進行定罪判刑,而是通過這種程序能夠敦促他歸案,接受審判。也體現了國家打擊貪腐的決心和法治精神。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在追究犯罪的同時對被告人的違法所得也應予以追繳沒收等處理。對涉及到被害人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這一原則在刑事訴訟活動中是最基本的。在缺席審判程序當中也對涉案財產進行處理做了明確規定,在通過缺席審判要對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同時應當對其違法所得財產做出相應的處理。至于對涉案財產的怎樣合法處理的程序和相關規定,刑事訴訟法也進行了相關的規定,缺席審判是針對審判階段范圍的一種案件處理程序,但這之前的偵查、審查、起訴這些階段,立法機關嚴格控制了案件的適用范圍。但貪污賄賂的犯罪和對國家安全有嚴重危害的、恐怖活動犯罪這兩種情況審判機關需要及時進行審判,以此來保障當事人的相關合法權益和司法公正。
“刑事缺席審判程序的建立有利于我國充分利用國外所在國的‘非法移民遣返制度’遣返在逃貪腐官員,加大對貪官的打擊?!备苯淌趨巧蚶ū硎荆酝覈鴽]有建立刑事缺席審判制度,很難利用所在國的非法移民遣返制度來遣返向境外逃脫的貪腐人員,加上許多外逃貪官已經在國外取得了正式居留身份,加重了我國的打擊貪腐和追回贓款工作的困難程度。要想追繳境外贓款首先要沒收犯罪分子的違法所得,但要將腐敗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僅僅靠沒收違法所得,是無法徹底反腐敗達到其目的的?,F在,怎樣能夠實現國際協議的下犯罪人員的引渡與遣返,是實現打擊貪腐,追繳贓款的關鍵。
鑒于我國司法實踐的需要,建立對打擊貪腐犯罪分子潛逃境外的制度是時代的要求。在設計我國的缺席判決制度時,在被告人缺席審判時在滿足法定條件時要保證被告人應該享有的權力及相應的保障措施,這一切還需遵循程序正義原則。
刑事缺席判決程序的特點是審判對象沒有親自參與審判過程,但是法院依法判決其有罪的被告人。就算被告人沒有參與審判也不能因此侵犯他們的人權。無論在建立任何制度的時候,都應考慮相應的當事人和被告人的合法訴訟權利。立法時對被告人合法權力也做出了相關規定,同時也賦予了被告人享有近親屬上訴權以及罪犯的異議權。
在法院進行缺席審判程序中,被告人不在場的情況下對其生命和身體自由等重要生命權益作出判決其實從某方面來說削弱了正當程序的價值。但是在刑事訴訟中,由于案件證據充分且事實調查清楚,但是由于被告人不到案而導致被害人的訴求不能實現,這是程序正義的價值也得不到公平完整的體現。
程序法定原則是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之一,缺席判決程序的目的在懲治犯罪的同時也要保證缺席的被告人訴訟的基本權利。刑事訴訟活動要按照刑事訴訟法定程序來進行,對于刑事訴訟的程序又由國家法律來規定。在對是否是缺席審判做出判定的時候,要對證據標準和程序進行嚴格的把握,法院要嚴格審查其是否符合缺席審判的條件。審判人員要懂法,尊法才能公正的審判案件,才能受到人民群眾的尊重。審判人員遵守程序法定原則,是現代刑事法治的必然要求,對于我國維護司法公正,保障人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證據裁判原則是指對于案件進行審理時要依證據證明案件中出現的爭儀事實。在現代訴訟中,證據的質證以及審查越來越引起法庭和控辯雙方的重視。首先必須要有犯罪事實,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不得對其進行定罪,如果被告人沒有犯罪事實,但有偽證據指控犯罪,也不得對其進行定罪。除了免證事實之外,在法庭上證據必須經過舉證方證明其真實性以外還需雙方質證、辯論,并經法庭調查和評議,法庭認為其證據是真實客觀后,才能作為判決考慮條件。
刑訴法明確規定了三種案件適用范圍,除了刑訴法規定的案件可以適用該制度外,其他案件不得適用。顧名思義,此類情況脫逃到境外的犯罪分子才能適用此種程序。首先是特定案件里面犯罪分子脫逃到境外的情況。其次是刑訴法規定的因被告人患有重病不能出庭,中止審理超過了六個月的案件。還有一種情況是由于被告人死亡而進行缺席審判的案件。
每一個不同的國家的訴訟價值理念都有不同,各自對案件范圍的劃分方式也有所不同,我們汲優去粕。有的國家以“缺席”的理由來劃定缺席審判的案件范圍。我國法律規定了三種類型的犯罪可以適用該制度。該制度的優點在于范圍規定明確,符合程序法定原則。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劣勢在于將適用范圍限制太過固定,不靈活適用,不利于提高訴訟效率,也不利于及時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刑事訴訟法只大體的規定了文書送達程序,對于細節規定不是很清楚。其第292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將傳票和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人,實行開庭審理在被告人未按要求到案的情況下,但是被告人已經逃脫境外的無法或不知情收到起訴書的,沒有確切的法律條文寫明了是不是應該考慮在送達起訴書副本給被告人的同時送達一份給被告人的辯護人或其近親屬。因為缺席被告人的近親屬享有在普通程序中享有的權利,還享有獨立提起上訴的權利,因此,法院還要保證對其近親屬的知情權。送達程序的規定較為籠統,不能解決實際操作中的難題。
刑訴法里對被告人在境外怎么行使上訴權沒有明確的規定,被告人提起上訴是否需要經過公證的程序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刑訴法里規定的上訴期限一般情況下為十天,這對于已經逃脫到境外的被告人來說時間是不夠的。還有,如果被告人沒有能夠代表他的近親屬在境內,自己又不能及時提起上訴,此種情形對被告人的辯護權是不是一種公平的表現。
建立缺席判決制度是我國反貪腐工作的最新成果,要嚴格把握幾種法律規定其需要及時追究的幾種類型的案件必須要經過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才能缺席審判。但是缺席判決制度的建立極大的推動了國家打擊反貪腐,也使我國刑事訴訟制度更加完善。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致力于實現打擊貪腐犯罪、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提升刑事訴訟的效率,捍衛國家司法的威嚴,彰顯了國家司法價值。在我國建立刑事缺席審判制度,對促進司法機關積極履行職責,威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敢貪污腐敗,挽回脫逃貪腐官員造成的國家和人民的損失,促進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