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昇
中共六盤水市委黨校,貴州 六盤水 553000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針與治國策略,一直以來都得到了我國的大力貫徹與實施,而行政法治建設不僅是依法治國的重要措施,還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行政法治建設的健全與否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息息相關,基于此,我國勢必要推進行政法治的進一步建設,不斷完善行政法治的體系,以此來促進我國法治建設的健全,從而促使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其仍然處于一個初級的發展階段,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而這些問題是長年累月所積累下來的,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想要做到徹底解決又談何容易。國家不僅要制定一個合適的經濟發展計劃,保證經濟的平穩運行發展,還要加強行政法治建設,促使其能夠對市場經濟的運行起到一個宏觀調控作用,保證經濟的運行發展不會脫離預定方向,可見,行政法治建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1]。
市場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想要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單靠市場經濟自身的發展計劃是十分困難的。而當出現了經濟發展方面的問題但是市場環境又無法解決此問題時,國家就會出面解決。為了保證經濟的平穩運行與持續健康發展,政府的相關部門會采取相關的政策來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如此,不僅能夠幫助解決市場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借此機會發現行政建設的不足,并針對不足之處進行完善,促進我國行政法治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法治健全與完善的功勞,基于法治的不斷發展完善,我國的經濟也隨著上升到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然而,相關的行政法治建設卻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在許多方面沒有建設到位,仍有欠缺。當下,立法機制的欠缺是法治建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法律是依法治國的依據,但卻不是世事對錯的比較標準。法律應當是神圣的,是不可侵犯的,它是凌駕在所有事物上的規章制度,不僅是規范,也是底線。然而,我國的立法機制尚且處于不斷地發展之中,在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例如對采購法的設立就不十分詳細,立法機制還是需要不斷地完善才能追上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
政府部門對于市場經濟的調控監督方式可分為兩種,直接形式與間接形式。直接監督指的是通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規來對市場經濟進行監督與控制。而間接監督則指的是借助政策監督來促進市場經濟自行調控。當下,我國政府部門的行政監督制度并不完善,許多涉及政府經濟方面的相關信息還做不到透明,如此,人民群眾也不能很好的進行監督。
公民是行政法治建設的主體,而公民淡薄的法律意識也是行政法治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公民的法律意識淡薄主要體現在其進行市場經濟交易的過程中,當公民遭遇了侵權事件時,往往束手無策,其并不懂得要運用法律武器來捍衛自身的權利。一方面,這是由于公民不知法、不懂法的直接導致結果。而另一方面,這是我國普法教育的失職。我國的法治建設只是單純的停留在了制度方面,但是一直沒有落實具體,這就直接導致了公民的法律意識淡薄,其不僅不懂得要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在執法工作中也做不到配合,更有甚者還會阻礙執法工作的進行,因此,國家要重視此問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促進行政法治的建設。
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僅包括了其對法律法規的了解掌握程度,還包括了自身的職業道德與社會修養等多方面的因素。法律法規是隨著時間與時代而不斷進行修改完善的,然而當下的許多執法人員都十分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其做不到及時的更新知識儲備,在面對問題時還是以舊的行為模式為規范[2]。另有一部分執法人員則是專業素養不過硬,基本的法律法規掌握不好,在日常工作中總是會出現問題,嚴重的還會出現錯誤執法的現象。可見,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十分必要。
立法的不完善不僅會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造成影響,也不利于行政執法的建設。因此,完善相關立法機制是保證市場經濟發展與行政執法建設的基礎[3]。要想完善相關立法,首先要弄明白法律的具體含義與地位,法律是依法治國的基本依據,其并不是單純的評價事物對與錯的依據,而是可以凌駕于任何事物之上的存在,法律的強大制約性約束著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作為行政執法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還要有清楚的法律認識,能夠保證行政執法的合理性與公平性。
增強政府部門的監督是指國家要對執法過程中所出現的漏洞及缺陷進行補充完善,而非盲目的加大力度。要想健全監督制度,首先要提高政府工作信息的透明度,做到政務公開。讓人民群眾及各界人士都可以參與到監督工作之中,不僅可以有效的監督政府工作,還可以提高參與者的法律意識,使其認識到行政執法建設的重要性。其次,還要不斷地加強監督力度,監督模式主要有人大監督與群眾監督兩種,相對比較來說,人大監督模式的監督力度會比較強,其涉及到了執法監督、經濟監督等各個方面,因此,國家需要對人大監督的形式與內容進行詳細探討,細化監督工作,避免監督混亂的局面出現,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下的行政法治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許多偏遠地區也逐漸跟上經濟發展的大潮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處于不斷的完善發展之中,為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法治建設的健全,就必須要大力推行普法宣傳活動。普法宣傳活動是法治建設的基礎,推行普法宣傳活動不僅可以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使其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可以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識的同時讓公民認識到自己享有監督權,促使公民敢于并善于使用監督權,以此來促進我國的行政執法建設。
當下,行政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想要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在人員的選用上用心,盡可能選用法律專業或者是相關專業的專業過硬的優秀人才,又或者是選用具有一定執法工作經驗的人員[4]。其次,要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與再教育,促使其能夠及時的了解當下的經濟形式,并可以保持與時俱進的工作態度,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保證行政執法工作的公平公正與高效。
經濟發展與法治建設相輔相成,市場經濟想要穩定健康的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健全的法治環境作為支撐。盡管我國的經濟發展逐漸穩健,然而法治建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立法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夠、人民的法律意識淡薄以及執法工作人員的素質問題,都在影響著我國行政法治的建設。我們適當處理以上問題,促進我國行政法治的建設與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