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雅君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 成都 610071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隨后無數的無產階級革命先烈們,按照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引領,踏上了為人民、為自由、為民主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生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便是蘇聯與中國。但是,若是盲目的遵循馬克思主義,勢必會適得其反,最后釀下苦果只得自償。所謂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有這樣一個觀點,按照筆者的理解,既所謂工人并不完全屬于國家,但是工人自身卻是民族的,回顧往昔,在八年抗戰的過程中,工人與農民是居于抗戰后方那擰的最緊的那股繩。無產階級或許不懂那么多世界趨勢,但是在過往的歷史中,無產階級堅定的世界性、國際性與民族性卻毋庸置疑。而就理論指導的部分來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有其特點,“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1938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中第一次明確強調:“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主義的應用只有立足于中國大地,才是中國革命成功的不二法寶。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和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也可以在歷史的教訓中總結出,只有堅定不移的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則,中國人民的革命,縱使有流血有犧牲,但總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反,如若我們背棄了祖宗用血的教訓刻下的這條鐵的法則,那么我們的革命將必定失敗。如若當時的先烈們只是只是將馬克思主義生拉硬拽,強行套在中國革命生涯的道路上,那么縱使流再多的血,燃燒再多的靈魂,亦是喚不醒那頭在封建王朝里沉睡了五千年的獅子。歷史的總結與教訓,總是血淋淋的,總是活生生的。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全國人民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在不斷地進取,不斷的總結中,于2018年5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面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十講》緊扣“八個明確”與“十四個堅持”為主要核心內容,以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立場、秉承紅色信念、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大旗、強大的黨性自覺、堅定的為民價值理念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思想,同時這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正式誕生。
農村包圍城市,在歷史的轉折中,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方針最早是由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革命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先烈們一步一個血的腳印中摸索出來的革命之路。隨后,鄧小平同志憑借睿智的政治大腦,精準的政治眼光,繼承實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內涵,充分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將科學理論深深根植于中國大地,舉起開山大斧,在漸于僵化的經濟發展中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這一理論可謂實事求是地指明了當時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未來。中國自古以來常見的小農經濟和計劃經濟抑制商品經濟的發展,造成我國商品經濟發展十分落后,而縱觀整個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歷程,商品經濟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態本身并不體現人類生產的社會性質”。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無疑是充分考慮和適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情況,以中國具體實踐融合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豐富馬克思主義運用新活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落地生根的根本保障,這一理論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充分肯定,也是對社會主義內涵的時代豐富,為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創造出極大可能。時至今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的新經濟發展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中,將二者完美融合,繼續遵循著先輩們的腳步,以相同的卻又完全不同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帶動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
早在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面,習近平曾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抓時代發展大潮,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之中,無疑是中國政治發展歷程中的大事記,這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乃至世界政治文明產生積極影響。
習近平同志早在當時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面指出: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完整理解和把我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暨一個國家在當代或是現代社會中,究竟如何治理,這與多種因素息息相關,如歷史因素、文化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民眾因素等,這就好比魚與水的關系。昔日,唐太宗皇帝將民喻作水,將統治者喻作舟。時至今日,這種關系依舊根深蒂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不論是哪朝哪代,只有將人民當作根本,才能實現大興,筆者認為: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之復興”之根本。
回首今日之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情況,黨員、官員自控能力顯著加強,自省能力顯著提升,“大老虎”“小蒼蠅”盡皆落網,黨員內部自我凈化程度大幅提升,這無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力量,黨員必須堅定不移地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與先烈們留下的堅定的紅色信念以及以習近平同志重申的為民價值理念作為執政基礎,這才是當代治理能力孰強孰弱的體現。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十講》,習近平同志曾強調:“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我們的方向,不是對社會主義的改弦易張。”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行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偉大革命實踐開辟的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于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相融合的最新成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上主要由12個詞概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現而今,每一位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可見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國夢”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之復興”,不再是單一的中國人的“夢”。從歷史的進程中,當日的中國“夢”,今日已經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這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帶給國人的自信,也是每一位共產黨人在遵循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之下共有的自信。
黨的十八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新的活力和內涵。21世紀的中國早已在世界舞臺上崛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然昂首挺胸地跨進了新時代,今日之中國,正在世界舞臺上揮舞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偉大旗幟。為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習近平高度肯定和贊揚了馬克思主義:“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堅定不移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秉持,是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要義。它必須充分肯定和依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它無被法調整,不能變性,也不能輕易標記。習近平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
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心思想,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以遵循人類歷史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必須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民主政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曾指出:堅定為民的價值理念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核心。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既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本質內涵,在此,習近平同志提出:“把人民當做主體”依靠人民,“把人民當做目的”為了人民,“把人民當做尺度”人民至上的中心內涵。
在過往的歷史轉折中,我們無不能看出“以民為本”的中心理念,正是一個國家生存、發展的本質理念,這也是中國共產黨踐行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中心理念。縱觀泱泱華夏五千年歷史,所謂“仁君”、“圣君”皆是以民為本。唐太宗李世民治下的貞觀盛世,后人早已尋不清其蹤跡,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卻深深地烙印在歷史里面。歸根結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之復興”皆是人民的夢,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十講》中特意提出,只有增進民生福祉才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只有以人民為根本,才是中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科學社會主義之自信,更是當代中國泱泱大國在世界舞臺上展現的自信。
92年初,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對于社會主義的本質進行了首次闡述,“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的,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只有跟著黨的號召,跟著黨的領導,黨的步伐,才能實現全民小康的目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應從應該這樣理解。首先,這也是中國不同于其他國家的地方,“共產黨”一詞自《馬克思宣言》誕生以后,便廣為人傳,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發展中,歷史轉折中最科學的思想,而共產黨便是馬克思主義最主要的執行力。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就明確了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當前,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學發展觀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無疑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石,中國共產黨探索出的一系列強國道路和政治措施都將成為中華民族在新時代復興與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保障,在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人民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支持下,堅定不移地走人民民主專政保護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道路,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兒八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之復興。是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的中心理念。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國內外同胞皆都目標明確,都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核心思想,時至今日,中國5G網絡已打響全球,中國人民離邁入小康的步伐也愈來愈近。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而穩扎穩打的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理論,在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只有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融合,不僅為馬克思主義注入新活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路徑。堅持和遵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對社會主義發展脈絡和世界政治文明發展,以及中國人民思想上的指導,起到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