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曙榮 彭揚華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0
“互聯網+”具有開放、交互以及共享性的特征,給各個行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參差不齊的網絡信息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導致思想政治教育開始面對新問題。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探究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高校為學生提供政治思想教育是以教師教學為主,由家長良好配合學校,營造出有利于學生們學習的風氣。通過教師的榜樣作用促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可以在判斷是非對錯的基礎上主動接受新的知識,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教師通過思想展開政治教育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思想來判斷事物對與錯,成長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雖然可以十分透徹的理解思想政治學科內容,精準的掌握教材當中的知識點,但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比較落后,教師所利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師本身的知識不能經過正確的教育形式傳遞給學生。教師所利用的落后教學方法,不能良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受到多媒體技術的影響,有些教師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但并未真正掌握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內涵,并未充分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材內容銜接度不足。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存在與初高中政治課程內容重復的情況,無法真正滿足學生現如今的智力發展需求,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公共必修課程,多人坐在階梯教室中,教師利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能真正解決學生在思想上的困惑,不能良好發揮出教學作用,大大影響到教學效果。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師并不是專業的,思想政治專業教師數量較少,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此外,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水平的專業教師,還需要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的標準。所以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力度,逐步轉變專業教師數量少的現狀。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進步與發展,網絡所產生的消極影響也隨之而來。當前我國網絡制度并不規范,有關制度無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保障,這種制度缺失造成學生法律觀念差。這部分學生不能充分認識網絡虛擬世界,再加上自身的叛逆心理,造成“互聯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滯后。
“互聯網+”背景下展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師要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法。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利用口頭介紹的方法授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存在較強的理論性,要求學生進行記憶背誦的內容較多,學生在學習當中容易產生厭煩心理,所以,教師要利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元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程度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手段要逐步變得多元化,教師要充分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在教學當中融入聲音與圖像,教師們通過調整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比如,教師在教學當中綜合使用PPT與視頻展開教學,教師先為學生們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短視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觀看完之后與師生一同討論,利用這種方法更加有助于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之后師生一同學習PPT課件當中的內容。教師采用現代化的技術展開教學,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不斷充實教育內容,在原先的教育結構基礎上擴大教育范圍,帶領學生適應網絡環境的發展,進而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養。第一,展開網絡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組織學生對網絡規范進行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道德觀念,要求學生文明上網,高校還要加強對網站的管理工作,通過網站來對網絡道德教育內容進行大力宣傳,加強學生的網絡自律性,不斷提高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第二,做好網絡輿論教育。教師要尊重學生對熱門事件所表達的觀點,指導學生利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正確看待社會現象,合理對網絡輿論做出評價,讓學生能夠在開放式的網絡環境中保持清醒的意識,堅定政治立場。第三,展開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校規校紀的教育力度,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展開規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另外,教師還需要展開網絡法律規范教育,培養出學生自覺遵守法律、合法維權的意識。
互聯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與傳統的教學形式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應用當中,不能完全按照原先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應該利用最佳的方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教學質量。為了實現這個教學目標,就要求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前,深入對互聯網進行了解,掌握怎樣才可以良好的把互聯網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的方法,對教師的教學素質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要利用多種手段來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例如,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展開學習交流活動,為教師創建出溝通交流的平臺,讓教師通過互相交流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互聯網實際應用能力,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能夠從網絡監督管理以及建立起良好的網絡環境這兩個方面著手。因為“互聯網+”自身的虛擬與自由性的特點,所以造成網絡上的信息參差不齊,并且人們在網絡上發表言論不受約束,造成居心叵測的人在網絡上為了獲得利益而不惜進行造謠、詐騙等。學生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一些影響。由此,有關部門要制定出對應的法律規范來制約網絡行為,加強網絡監督管理力度,推行實名制度,嚴懲造謠生事、詐騙等行為。另外,全部網民在使用網絡當中要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凈化網絡環境,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優質的環境。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的傳統教學方法給學生學習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無法良好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師并不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始終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不愿意展開全新的教學嘗試。因此,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教師們積極的樹立起教育改革意識,主動接受與使用多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加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總體水平。針對教師來講,一定要及時的消除傳統教學理念帶來的不良影響,沖破傳統教學模式與思想帶來的束縛,教師要始終堅持正確的學科教育方向,良好的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來,重新對教學工作展開優化設計,保證與高校學生的學習特點相吻合,推動互聯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的應用。
總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應該始終如一的將“互聯網+”作為重點,真正的將“互聯網+”的優勢貫徹落實。教師要做好多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高教師教育素質、加強網絡監管、促使互聯網應用于思政教育全過程的策略。與此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漸完善自身改革,緊握改革機會,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良好的提高大學生的凝聚力,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綜合素養,為國家培養出大批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