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秘

在長安塔的4層,一只來自2200多年前的青銅仙鶴靜靜站立在玻璃后面,它彎著長頸,低向水面的形態非常優美,腳下用一塊斷掉的銅板固定著,引得眾多游客駐足觀看。
這只青銅仙鶴于2001年出土于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并于2003年國慶節首次公開展出。它身高70余厘米,體長約1米。這只仙鶴出土時,已經斷為許多節,令人驚喜的是,歷經千年,銅鶴身體表面局部殘存的一些彩繪圖案仍舊清晰可見。在文物保護專家的努力修復下,這只仙鶴得以重新“站立”起來,喜迎海內外游人。
鶴,在中國是吉祥鳥,象征著長壽,跟鶴有關的禮物至今仍受許多中國人的歡迎。而這只歷經2200多年,從世界第八大奇跡中“復活”的仙鶴可算是真的成了“神仙”。雖然沒有了昔日華麗、鮮艷的色彩,但中外游人還是紛紛擠在仙鶴前,想一睹它俏麗的身姿。
“為什么要用一塊斷掉的銅板來固定銅鶴呢?”看到青銅仙鶴的許多游客也許會冒出這樣的疑問,殊不知,這塊被游客誤以為是爛銅板的部分,正是這件國寶最迷惑人的地方。這塊“爛銅板”是古人特意設計的云狀踏板,這與古代仙人伴鶴乘祥云升天的傳說有關,可能是秦始皇有成仙想法的最佳實物證據之一。
此前被發現的還有另外12只青銅鶴類,它們的青銅底座上有秦漢時期流行的云紋,表示它們正“駐足”于白云之巔,寄托著世人心目中“神仙世界”的景觀片斷。青銅仙鶴使人們重新了解到秦始皇陵的布局與豐富的內涵,對研究秦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史籍記載,統一六國后的秦始皇閑著沒事,開始癡迷于長生,曾為尋找不死藥,不惜派遣大批方士出海苦覓。畢竟秦始皇也是凡人,也幻想自己能長生不老,走入仙境,成為一位飄逸瀟灑的神仙。
一天,秦始皇在咸陽宮召見丞相李斯,讓他修建一所自己心中所想的夢幻仙境,如果設計不好嚴懲不貸。李斯冥思苦想,終于在心中有了仙境的框架……
李斯再次面見秦始皇時,一處環游水中的園林呈現在秦始皇面前,秦始皇十分開心,不過,針對園林仙境,秦始皇還交代了一件事,那就是此園中必須要有一只仙鶴。秦始皇聽說,人如果能夠成仙,身體會變輕,一只仙鶴便能帶著人騰空飛到天上去做神仙。不論這個故事是否屬實,秦始皇的仙境——阿房宮開始大張旗鼓地興建。可是,阿房宮還沒有完全建成,秦始皇就真的駕鶴西去了。
根據秦朝“事死如事生”的規矩,在修建秦陵的時候,自然少不了秦始皇鐘愛的園林仙境和仙鶴,這些景物被制成了青銅器、陶俑,奇跡般地流傳至今。所以,時隔2200多年,人們還是能從秦陵中了解那段神秘的歷史……
編輯/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