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瑋

鈕文新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論壇上主持“科技創新 驅動行業變革”分論壇
2019年可謂是金融科技行業的“多事之秋”,風浪過后,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冷靜的思考。
12月22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經濟論壇在人民日報社舉行,在以“科技創新?驅動行業變革”為主題的分論壇上,中國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鈕文新作為主持人,與多位業內大咖一起暢談金融與科技如何相因相生,監管部門又該如何在監管中平衡“效率”與“公平”。
作為主持人,鈕文新向論壇來賓拋出三組問題,這三組問題背后似乎都有寓意。比如,據鈕文新介紹,互聯網人非常喜歡使用“顛覆”一詞,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將FinTech(金融科技)解釋為TechFin(科技金融),其寓意在于:FinTech是讓傳統金融更加強大,但TechFin是“顛覆”,是另搞一套所謂“讓每一位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金融服務”的體系。這件事真能做到,真能做好嗎?FinTech和TechFin應該如何理解?誰才是未來?
看得出,鈕文新有自己的認知。他認為,無論是科技金融抑或金融科技,都不該是對傳統金融業務的顛覆。傳統金融發展到今天已有600年歷史,各式各樣的危機和教訓讓它們積累了大量經驗,而所有監管要求也都是在慘痛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這些不是誰想顛覆就可以顛覆的,也不是誰想干就可以隨隨便便干的。近年來,在金融科技的旗號之下,有許多互聯網公司進入了金融業務領域,大數據、云計算,把“科技金融”描述得美輪美奐,在嚴重排斥監管的情況下迅猛發展,但結果如何?一地雞毛。
“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變化?!扁o文新認為,大量專門研究金融科技的公司開始擁抱傳統金融企業,而傳統金融企業也開始采取開放的態度依靠金融科技公司,這是大好事,是正本清源,是回歸初衷。鈕文新提出,科技與金融本質上各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基因就會長出不同的優勢,所以一定要看清楚這個基因,防范“轉基因”潛在風險,“如果企業行為涉及了金融業務,就必須接受監管,不管它打著怎樣的旗號。如果其本質是在從事金融業務,那就必須接入金融監管體系?!?/p>
據了解,鈕文新是中國最早對互聯網金融保持警醒的人。比如他在2014年就指出互聯網貨幣基金讓中國進入了“極致性金融套利時代”,它必將導致中國金融短期化程度的驟然提升,大大拉高了企業融資成本。鈕文新表示,希望看到金融業能在先進信息科技的助推下,高效率、低成本地健康成長。
毫無疑問,現代科技發展是以信息科技作為突出特征的,而金融業又是信息化最充分的一個行業。所以,任何信息技術的創新都將自然而然地直接作用于金融業務。正因如此,金融科技也好,科技金融也罷,其最佳的發展方式應當是:傳統金融企業和金融科技公司通力合作,傳統金融企業提供有效的業務場景,而金融科技公司幫助金融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實現業務場景的高效率、低成本、強風控。
討論中,鈕文新向在座的金融科技公司——百融云創董事長兼CEO張韶峰和騰訊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韓開創提出了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他說,金融企業與監管機構經常是“貓和老鼠”的關系,那金融科技公司是幫著貓抓老鼠,還是幫著老鼠躲避貓?還是“貓鼠通吃”?對這個問題,鈕文新好像并不滿足于現場來賓的回答。鈕文新告訴記者,這之間其實存在矛盾。我們假設,一家希望逃避監管的金融公司要求金融科技公司幫忙開發產品,金融科技公司是否要向監管機構報告?如果為了商業利益或遵循所謂的“商業保密規則”,金融科技公司有意隱瞞這樣的監管漏洞怎么辦?該金融科技公司在幫助監管機構開發監管技術之時,刻意留下這樣的監管漏洞又該怎么辦?會不會導致嚴重的金融風險?
鈕文新認為,監管者首先要把所有的監管對象當成“壞人”,然后依據“壞人可能干出的所有壞事”去制定監管規則。論壇上一位來自監管部門的專家說,監管者和被監管者不是“貓和老鼠”的關系,而是“司機和交警”的關系,我們可以在駕駛室裝上高科技產品防止司機酒駕等交通違法。但鈕文新認為,這是監管者的美好期待。司機要想酒駕、要想違反交通規則,勢必希望有家技術公司可以幫他讓所有監控設備失靈。事實上,矛和盾都在依靠技術不斷發展,都屬于金融科技范疇。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知,鈕文新給出建議:第一,金融監管機構需要主動擁抱金融科技,全方位升級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熟悉所有金融科技的現實能力,掌握金融科技的最新發展動向,讓自身的技術高手能夠站在金融科技的最前沿;第二,監管機構必須具備高超的技術團隊,并選定一批社會金融科技公司作為監管者顧問,一起討論“金融業可能存在的技術監管漏洞”,并研究解決方案;第三,如果我們堅信“貓鼠矛盾”實際存在,那必要之時,政府應當考慮對專業金融科技公司實施特許經營,并納入金融監管視野,以此防止金融科技“過度依從老鼠需求”而導致“技術性監管失控”,并產生巨大的金融風險,同時也可以大體保證金融科技行業能夠行駛在健康軌道上。比如區塊鏈金融,監管者如果不能通過特許權力依法進入區塊內部,并掌握完整數據,那對區塊鏈金融的監管將無從談起。
編輯:呂江濤?lvjiangtao@ceweekly.cn
編審:張偉
美編:孫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