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韓開創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論壇上參加“科技創新 驅動行業變革”分論壇
“傳統金融機構都在持續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因為他們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業務發展能力,發現新需求、降低成本、優化流程、開辟新業務,最終完成轉型升級。而科技企業也會尋求加深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為金融機構的業務升級提供技術支撐服務,通過創新的金融手段提升科技轉化效率,達到自身發展的需求。”12月22日,騰訊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韓開創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論壇上表示。
從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發展一直是產業熱門話題。本屆論壇設置了一場主題為“科技創新?驅動行業變革”的分論壇,韓開創在分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無論是‘金融科技,還是‘科技金融,其宗旨都是以技術驅動金融創新,都是一個將科技成果與傳統金融結合、融入、創新、升級的過程,從而提高金融效率,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推動器。”韓開創表示。
韓開創認為,金融與科技不僅是一對非常匹配且能量巨大的翅膀,而且會產生共振。科技行業的發展需要金融的支持,這個共振點就是科技金融;金融行業的發展也需要科技的支持,這個共振點就是金融科技。
“金融的功能主要有清算支付、資金融通、股權細化、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價格發現等多方面。科技一旦轉化為生產力,就更了不得,會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任何符合發展方向的行業或者企業,只要給它插上一對金融加科技的翅膀,就會大大助推其騰飛。金融與科技不僅是一對非常匹配且能量巨大的翅膀,而且會產生巨大共振。”韓開創說。
在韓開創看來,金融科技具有強大的獲取信息、分析處理、提取應用能力,能夠最大程度減輕信息不對稱問題,有效評估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和償債能力,有效尋找金融服務的切入點,提高金融服務主動性、時效性、便捷性,有效提高金融市場有效性,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的針對性,進一步減少交易成本。
韓開創認為,金融科技已經從單純的第三方支付、網貸平臺等的初始階段,發展到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金融科技深度融合階段,其實際應用的銀行、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行業都已經在不斷深入。比如,身份認證、消費金融、智能客服、智能投顧、大數據征信、大數據風控等方面,都已經出現了金融科技的實際應用,并且日趨完善。
“未來,金融科技將會向智慧金融方向發展,隨著科技在金融行業應用的深入,金融服務將向‘智慧化方向演進,以精準解決用戶的需求和體驗為立足點,以各類創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全面應用為實現條件。”韓開創說。
比如,騰訊的“智慧生活解決方案”項目就圍繞“微信支付”這一基礎運用,已經覆蓋線下數百萬門店、30多個行業,實現了對用戶日常生活場景的全覆蓋,實現了“人—信息—服務—場景”的智慧化連接。
對于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韓開創強調,一是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只有堅持通過廣泛采用信息技術,促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促進金融資源分配公平,才有更大的發展機會和空間。必須講究職業道德,同時合理控制自身風險,不能因為盲目追求利潤而誤入歧途,最終走向失敗。
二是拓展金融服務的內涵和外延,讓更多的小微企業獲得金融資源,降低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
三是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對小微企業的商業運行模式、基礎設施進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小微企業在生產經營各環節對金融資源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雖然金融科技最近幾年呈現爆發之勢,但實際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花旗集團就提出了這一概念,但直到2015年前后,金融與大數據、AI、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深度融合之后,才出現了大量創新應用。
韓開創認為,金融科技企業的創新離不開技術、需求和監管三大要素。
首先,創新一定是以硬核科技為基礎的;其次,創新離不開用戶需求,所有真正的創新都是以真實的用戶需求為基礎,以提高效率、降低風險為目的,否則只是“偽創新”,是違反金融安全底線的“假金融科技”。
在金融創新的同時,金融監管也不能缺失,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前車之鑒,只有在監管的合理規范下的金融創新,才能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線。
當然,新興科技的崛起會加速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帶來更多新的變革,也給監管提出了新課題和新要求。如何在鼓勵金融創新的同時,保證公平和安全,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對此,韓開創認為,科技只是工具,風險在于擁有工具的人怎么使用。金融科技和監管并不矛盾,可以相互支持共同發展。
“金融科技的良好發展,離不開監管機構包容審慎的監管,也離不開金融科技企業的創新,兩者不是對立關系。安全和創新并不是平衡的問題,安全是整個創新的底線和最重要的要求和標準,在做好諸如‘監管沙箱等監管科技試點的同時,加強金融科技的研究和運用,推動制定有關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他強調。
韓開創還特別強調,金融科技企業要堅持科技向善,用負責任的金融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讓金融科技有創新、有邊界、有發展,更好地服務金融市場不同階段的需要。
“要通過‘智慧金融,讓更聰明的金融配置更廣泛的資源,服務更廣泛的領域,惠及更廣泛的階層,實現更廣泛的發展,并以此支持新的經濟增長,支持新生活實現,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發揮積極而持久的作用。”韓開創說。
責編:陳棟棟??chendongdong@ceweekly.cn
編審:張偉
美編:孫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