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真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農村經濟發展也在當下經濟建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7月,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推進金融精準扶貧,鼓勵發展綠色金融。前后兩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交相輝映,奠定了農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和格局。對此,在農村經濟建設中,其財務管理也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格局與要求,探索更好更科學及對人民有益的農村商業銀行管理途徑。在此變革中,如何對國家下發的資金與物資進行合理科學的管理?如何加強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以及轉變財務觀念,推進資金及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本文將作出具體分析,以作參考。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方法
農村商業銀行是適應時代發展及金融要求下的必然產物,并本著其合理且高效靈活的相關管理機制及業務流程、公司管理等優勢特征,緊貼農村市場,在農村開展經濟發展業務,并成為農村發展經濟市場的標桿性金融產業。但隨著信息化時代及經濟的飛速發展,作為農業大國及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占據的重要作用,可見,農村商業銀行在此形勢下面臨著更具發展性的時代變革。
一、農村商業銀行概況
農村商業銀行,簡稱:農商銀行(Rural commercial bank),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截至2016年末,農村商業銀行的總資產為202,680億元,總負債為187,51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49%,農村金融機構總資產占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2.87%。
由圖1不難看出:截止到2014年末,涉農金融營業網點高達81397個;截止到2014年末,農村信用社在全部涉農金融網點占據比重高達51.85%,且排名占據第一;其中,農村商業銀行占比重40.27%,僅在信用社之后并穩居第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的網點數分別為3269個、3088個,占總網點數的比重分別為4.02%、3.79%。隨著農村金融業的發展與推進,信用社的更名,可以預見,隨著農商行未來在涉農金融機構網點中的比重將上升為第一位。
截止到2013年末可以看出,我國農商行的稅后利潤增長速度較快,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70.99%,在銀行金融業所占據的稅后利潤的比重隨著時間越發增高,以此也間接說明農商行的盈利情況。到2013年,農商行稅后利潤為1070.10億元,同期比增長36.70%,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稅后利潤的比重為6.13%。
根據圖3的數據及表格內容可以發現,農村商業銀行不僅是在機構網點,還是經營規模方面都發展較為迅速,還因著其 “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三農及服務中小企業”的自我定位,對于各項活動,都要有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圍繞農村經濟的運行、農民收入的增加及財務管理的規范來進行適應時代發展的優化策略,提高業務治理能力,改進農村商業銀行人才管理格局,轉變財務管理觀念,推進農村商業銀行的和諧、健康、快速發展。
二、農村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從當前社會來看,農村商業銀行所涉及到的資金比較復雜。例如,現金、資源、實物或是國家下發的補助及村民的集體收入等。其設計業務性質多邊且包含眾多業務種類,由此來說,農村商業銀行中財務管理的難度相對普通銀行,涉及業務眾多,種類繁瑣,實行財務管理難度較大。如若解決不善,那對農村經濟來說,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從現狀分析,有以下幾項問題:
1.財務管理規范體系欠缺
農村財務管理由于涉及業務種類繁多,又是切實關乎農民權益的基本問題,其制度缺乏規范性。主要表現為:其一,賬目混亂不合理、資金流轉不規范、賬目記錄存在問題等,這也致使更多問題的出現,所以說,對財務管理的規范體系建設,是時代及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對農民利益保障的基礎。其二:缺少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及監督價值,有效的管理及監督體制可以讓某項工作事半功倍。但如今的農村商業銀行管理模式中,財務管理缺乏專業且業務能力強的人才,以至于財務管理只有一個人負責,且很多問題都是以個人名義在解決,對農民來說缺乏公平性,違背農村商業銀行經濟發展體制。其三,對管理工作來說,特別是財務管理,檔案的歸類及規范性都是必要且要嚴格遵守的。但在現行的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檔案設定中,財務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由此延伸而來的是對相關財務單據及檔案保存記錄的模式。其四,在農村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在其管理工作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關乎于其征信問題,對銀行來說,如果長期以往下去,必定對農民的經濟發展問題產生不好的影響。
2.農村財務管理人,缺乏專業素質
農村經濟的建設,是需要專業人員的發展與付出的。在這其中,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就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但縱觀新農村經濟建設,由于地理原因,錯失人才,導致其專業性、實戰經驗等都十分缺乏,以至于財務工作無法正常開展。這也間接影響經濟制度的規范化進行,所以說,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培訓及專業化團隊建設意義重大。
三、農村財務管理的整合性措施
新時代發展環境下,針對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類現狀及問題,我們不僅要從整體出發,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制定相關監察管理政策;還要從財務管理人員招聘及培養入手,招聘出更加優秀的符合當下新形勢的財務管理人才,從日常工作中轉變員工對財務管理及財務檔案建設的良好習慣,以做到有據所察,日常規范,助力科學合理的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的形成。其作為地方性和區域性金融機構,是現代金融體系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這就要求農村商業銀行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明確經營方向,以服務“三農”為宗旨,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1.規范性的財務管理體系
規范化的財務管理體系,不僅是對財務個人發展起到一個監督且自我提升的機會,更是對財務進行規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據。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建設,可依據當地經濟及農業發展,建立合理且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依據財務審核流程進行嚴格規范的處理。例如,領導層定時審核賬目、對財務管理工作定期匯報等。
2.轉變財務管理觀念,加強信息化時代建設
為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財務管理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摒棄以往手工記賬的老舊模式,建立信息化管理流程及建立農村財務經營管理計算機監管網絡系統,將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及流程機制與時代相結合,并通過信息化經營管理系統做到對賬目及流程管理的及時把控。對此,可設立專人負責制度和專項的職責規定;通過采取網絡信息化建設搭建制度建設標準且要保持其制度的合理性及科學性,以此確保農村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法制化。
3.人才培養及團隊建設
通過對時代金融行業的調查,規范的制度,適應社會的發展機制,以及高素質人才等是建設高素質人才及工作環境的潛在發展動力。通過對農村財務管理隊伍的素質提升及團隊建設,將規范的管理運營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推動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及科學化建設,對現代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來說,必不可少。對專業人員的加強培養及高素質團隊建設,不僅踏實了核心建設,還能對國家各項政策得到有效的管理及落實。例如,下派、調配、鄉鎮業務相關建設培訓等有效途徑來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更進一步地促進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
四、農村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防范
首先,在財務管理中,財務風險控制是財務管理的重要方面,財務風險控制出現問題,可能導致整個商業銀行出現危機,農村商業銀行財務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才能應對復雜的金融形勢才能滿足前日益復雜的金融形勢的需要,也才能適應我國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的要求。其次,財務風險控制不好會給農村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能盡量減少各種損失,從而保證銀行的穩定收益,促進農村商業銀行自身的健康發展。最后,銀行的撥備要充足,做好防范于未然。撥備是商業銀行最基本的防范措施,也可以說是最后的防線,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切不可因為看到收益減少撥備。
五、結束語
新時代下,發展國家經濟,首先且必須要發展的就是農村經濟。農村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在銀行管理中處于核心位置,只有加強財務管理,才能夠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提升農村商業銀行綜合經濟效益。對此,要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做出與之相適應且具備科學及合理性的綜合策略,來實行對人民有益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J].金融會計,2017(7):3-6.
[2]劉俊峰.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工作之我見[J].時代金融(中旬),2015(5):77-77.
[3]毛寧.淺析內控對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作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2):6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