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文磊
二十載基層堅守,他最熟悉的是奔赴于設備檢修現場的路,細心鉆研,他始終以確保設備設施正常運行為己任,以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和無怨無悔的付出,為電網事業的發展燃燒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工匠精神,他就是七臺河發電公司檢修部主任宋超。
在公司,大家都會心悅誠服地叫宋超一聲宋師傅。他從事設備檢修、點檢及設備管理工作以來,無論面對多大的挑戰與難題,總是一馬當先、手到病除。2015年,宋超作為項目負責人組織完成國內哈汽生產的首例600兆瓦亞臨界的汽輪機組綜合升級改造工作工程,使總投資上億元的項目得以成功完成,為基層企業節能減排奠定基礎,也為集團公司后續改造項目的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宋超承受著多重壓力,面對著供貨周期推遲、設計圖紙遲遲未完成、設備補充加工難度大、驗收工藝復雜等一系列問題,他從未抱怨,總是面帶微笑一一擊破。宋超收集的材料摞起來有1米多高,他與生產廠家工作人員研討改造方案、設備生產的監造不放過一個細節,對每一個部件進行反復測量,解決了高中壓外缸變形嚴重、小間隙汽封調整等一系列重大技術問題。最終換來了機組改造后沖轉并網一次成功,如今機組已經連續在網運行時間已超過1年,改造后汽輪機熱耗率下降410千焦每千瓦時,達到國內同類型機組領先水平,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獲得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一等獎,也是2016年度大唐集團唯一獲此殊榮的發電企業,同時得到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性補貼1400余萬元。
2010年至 2015年,作為項目和技術負責人,宋超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術和豐富的設備管理經驗,組織完成6臺次機組大修及改造任務,同時創造公司建廠以來多項檢修記錄。在生產人員極為短缺的條件下,創造了公司1年時間完成3臺機組大修的工作任務;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鍛煉隊伍,帶領專業人員實現自主承擔機組大修的能力,改寫公司以往完全依靠外委人員開展本體檢修的歷史。
2011年組織2號機組大修,宋超嚴密組織,開拓創新,開創350MW進口機組36天大修工期最短的記錄。同時以狀態檢修為主導,精心策劃,精打細算,創造同類型機組410萬元大修費用最低的記錄。2016年4號機組通流改造后,啟動一次成功并創造建廠以來機組連續420天最長周期運行記錄,獲得中電聯金牌機組稱號。
自參加工作以來,宋超面對“疑難雜癥”從不退縮,也正是這種忘我的工作熱情和超強的責任意識使他成為專業能手、生產專家、企業技術骨干。宋超先后組織修編了設備檢修規程,規范了設備基礎管理,完善了設備管理標準,完成多項重大設備技改任務,參與完成多個亮點工程,排除多項重大設備隱患,使專業相關的主要生產經濟指標多年來得到穩步提升。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宋超以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刻苦鉆研專業知識,贏得掌聲與榮譽,先后獲得省十二屆勞動模范、全省職工創業創新標兵等榮譽稱號。他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堅守和熱愛,詮釋著一名國力檢修人平凡的勞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