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欣,曾 靜,李曉婷,楊 俊,曾鵬飛
(1.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東 廣州 510610;2.云南瑞升煙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6)
最佳移栽期是優質烤煙生產的關鍵因素之一。合適的移栽時間可改變烤煙大田不同生育期的溫度、降水、光照等氣候條件的有效分配,改變氣候資源配置差異,對烤煙的生長發育、產量和煙葉品質具有重要影響[1-2]。研究表明,不同的追肥時期對煙葉品質具有顯著影響,許東升等[3]研究發現移栽后35 d追肥有利于促進煙株生長,獲得合適的煙堿含量;代曉燕等[4]報道指出,合理追施鉀肥時期是提高煙葉鉀含量,改善致香物質含量的重要措施。合理的留葉數是保障烤煙品質的重要因素,劉碧榮等[5]研究表明云煙87品種在高海拔煙區的單株留葉數16片時感官品質最好,郭春燕等[6]研究表明云煙87品種在河南豫西煙區的單株留葉19~22片時田間長勢較理想,煙葉常規化學成分較協調。烤煙作為臨滄雙江煙區的主要支柱產業,存在著移栽時間過長、追肥時間不一、留葉數較少等生產問題,影響著煙葉產量和品質。目前有關移栽期、追肥時期和留葉數單因素研究較多[1-6],但對于3個因素進行綜合研究較少。為此,我們結合當地生產實際,通過田間小區試驗,利用正交試驗研究了移栽期、追肥時期、留葉數對煙葉化學成分和感官質量的影響,探索雙江煙區云煙87品種最優的烤煙栽培措施組合,最終構建符合廣東中煙品牌需求的臨滄基地煙葉生產技術規范。
試驗于2012年與2013年在臨滄市雙江縣忙糯鄉忙糯村南鋪點煙地進行。試驗地海拔1 810 m,種植前茬為小麥和冬閑地。供試土壤類型為紅壤,其基本理化性質為:pH5.68,有機質含量50.19 g/kg,全氮含量0.22 g/kg,全磷含量4.20 g/kg,全鉀含量11.21 g/kg,堿解氮含量182.10 mg/kg,速效磷含量287.57 mg/kg,速效鉀含量153.45 mg/kg。供試烤煙品種為云煙87。供試肥料為煙草專用復合肥,基肥(N∶P2O5∶K2O=8∶12∶28),追肥(N∶P2O5∶K2O=15∶0∶30)。
試驗設3因素3水平,3個因素為移栽期(A)、追肥時間(B)和留葉數(C)。移栽期3水平為5月1日移栽(A1)、5月7日移栽(A2)、5月14日移栽(A3);追肥時間3水平為移栽當天追肥(B1)、移栽后7 d追肥(B2)、移栽后14 d追肥(B3);留葉數3水平為16~17片(C1)、18~19 片(C2)、20~21 片(C3)。 采用L9(34)正交設計,共9個處理(表1),3次重復。各均采用相同苗齡的煙苗進行移栽,基肥采取移栽時穴施,每667 m2用量為50 kg,追肥采取兌水澆施,每667 m2用量為20 kg。各處理采用數葉封頂的方法進行。其他各項大田管理措施按照臨滄優質煙葉生產技術進行。

表1 正交試驗設計
1.3.1 測定項目及方法 每個處理分別選取X2F、C3F、B2F初烤煙葉用于測定常規化學成分和感官質量。其中煙葉的總糖和還原糖、鉀、煙堿、氯、總氮含量分別按照YC/T 159—2002、YC/T 217—2007、YC/T 160—2002、YC/T 162—2011、YC/T 161—2002標準進行測定,并計算煙葉氮堿比、糖堿比和鉀氯比。煙葉感官質量指標主要有香氣質、香氣量、濃度、雜氣、刺激性、余味、勁頭等,分別按照《YCT138-1998煙草及煙草制品感官評吸方法》,采用9分制對各指標進行量化賦值(表2)。

表2 “標度值”單料煙評吸描述及打分要求
1.3.2 化學成分評價 根據廣東中煙對不同部位煙葉化學成分的要求(表3),結合已有的文獻報道[7-9],確定常規6項化學成分及其比值的隸屬函數類型、相應參數及權重值。其中總糖、還原糖、煙堿、氯、總氮、糖堿比、氮堿比采用拋物線型函數(式1),鉀和鉀氯比采用S型函數(式2),各指標隸屬函數類型相應的參數及權重見表4。因此,應用各指標的隸屬函數類型及其相應參數,計算各指標隸屬度值;結合各指標的權重值,采用指數和法(式3)計算化學成分總分。

表3 廣東中煙初烤煙葉的化學成分要求
拋物型隸屬函數:


表4 煙葉化學成分指標選取及隸屬函數拐點和閾值
S型隸屬函數:

式中,x1、x3、x4、x2分別為下限值、最優值下限、最優值上限、上限。

式中,Pij為第i個樣品的第j個化學成分指標隸屬度值,Wij為第i個樣品的第j個化學成分指標對應的權重。
1.3.3 感官質量評價 根據廣東中煙“雙喜”品牌對初烤煙葉原料的感官質量評價要求,確定感官質量指標權重值,其中香氣質、香氣量、雜氣、刺激和余味的權重值分別為0.20、0.35、0.20、0.10和0.15。同時,采用指數和法(式4),計算感官質量總分。

式中,Pij為第i個樣品的第j個感官質量指標分值,Wij為第i個樣品的第j個感官質量指標的權重。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10進行直觀分析,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9個處理的煙葉總糖和還原糖含量整體表現為中部葉>下部葉>上部葉,鉀離子含量表現為下部葉>中部葉>上部葉,總氮和煙堿含量表現為上部葉>中部葉>下部葉。根據廣東中煙對不同部位煙葉化學成分的要求,9個處理的煙葉總糖和糖堿比含量均偏高,煙堿、總氮、氯離子含量以及上部煙葉的鉀離子含量稍偏低。同時,從不同處理的煙葉化學成分綜合評價總分來看,上部煙葉以A1B2C2處理的總分最高,中部煙葉和下部煙葉以A3B3C2處理的總分最高。
2.2.1 直觀分析 根據極差(R)可判斷試驗因素對試驗指標的主效應作用大小。由化學成分綜合評價總分的正交直觀分析結果(表6)可知,上、中、下3個部位的煙葉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分值的極差大小分別為RA>RB>RC,RC>RB>RA,RB>RC>RA,表明移栽期、施肥時間、留葉數3個因素對3個部位的化學成分的主效應作用有較大差異。其中,移栽期對上部煙葉的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影響最大,其次是施肥時間,留葉數最小;留葉數對中部煙葉的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影響最大,其次是施肥時間,再是移栽期;而施肥時間對下部煙葉的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影響最大,其次是留葉數,移栽期最小。由表7可知,上部、中部和下部3個部位的煙葉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分值最優的水平分別為A1B2C2、A3B3C3與A3B3C2。

表7 煙葉化學成分方差分析結果
2.2.2 方差分析 試驗采用L9(34)不完全正交設計,將空白列作為試驗誤差,并將各因素方差值(V因)小于或等于2倍試驗方差值(Ve)的因素歸并為試驗誤差,以提高F檢驗的靈敏度[10]。由表7可知,移栽期對上部煙葉的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分值的影響F值達到30.99,達到顯著差異,表明移栽期對上部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較大,這與直觀分析得出的結論相吻合。
從表8可以看出,上部、中部和下部煙葉處理間的煙葉香氣質、香氣量、雜氣、刺激和余味5個指標的分值均相差不大。從不同處理的煙葉感官質量綜合評價總分來看,3個部位感官質量綜合評價總分最高的處理均為A1B3C3。
2.4.1 直觀分析 由表9可知,上部和中部煙葉感官質量綜合評價總分的極差大小均表現為RA>RB>RC,下部煙葉極差大小表現為RA>RC>RB,表明移栽期對煙葉感官質量綜合評價總分影響最大。由表10可知,上部、中部和下部3個部位的煙葉感官質量綜合評價總分最優的水平分別為A1B3C3、A1B2C3與A1B3C2,表明A1水平即5月1日移栽可提升煙葉感官質量。
2.4.2 方差分析 由表10可知,移栽期對中部煙葉的感官質量綜合評價總分的影響F值為10.20,達到差異顯著,表明移栽期對煙葉感官質量的影響顯著,這與直觀分析得出的結論相吻合。
移栽期受當地氣候條件、種植制度和品種特性因素的影響。通過合理安排茬口,選擇適宜的移栽時間趨利避害,可滿足優質煙葉生長需求。云南煙區氣候獨特性在于烤煙大田前期多光少雨氣溫偏高與中后期寡照多雨氣溫偏低相匹配,造就了云南烤煙品質風格特點[11]。云南烤煙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進行移栽,5月上中旬是移栽的最佳節令[12];提前移栽的烤煙生長前期日均溫度低、加上光照不足,影響烤煙前期植株正常生長;延遲移栽的烤煙打頂后降雨量增加、日均溫度降低,煙葉不能正常成熟,降低煙葉品質[12-13]。胡亞杰等[14]研究表明,移栽期對植煙土壤養分也有明顯影響,提前或推遲移栽均不利于土壤養分協調。本研究的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移栽期是影響臨滄雙江煙區煙葉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分值和感官質量綜合評價分值的主要因子,且移栽期對上部煙葉化學成分和中部煙葉感官質量綜合評價分值具有顯著影響,同時A1水平即5月1日移栽的上部煙葉化學成分和感官質量綜合評價分值最優。這與冀浩等[15]對臨滄雙江的烤煙移栽時間研究結果一致。因此,適宜的移栽期是保障優質煙葉生產的重要因素。

表8 不同處理對煙葉感官質量指標與綜合評價分值的影響

表9 正交試驗的煙葉感官質量綜合評價總分直觀分析結果

表10 煙葉感官質量總分的方差分析結果
追肥時期和留葉數也是影響煙葉品質的重要生產措施。追肥結束期早有利于煙株前期生長發育,適當推遲追肥結束期有利于提高煙葉品質,提升煙葉抽吸品質,煙葉均價和產值較高[16-17]。留葉數可改變氮肥養分分配和供給,通過改善煙田通風透光條件影響著煙葉品質[18]。本研究結果表明,留葉數對中部煙葉的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影響最大,追肥時間對下部煙葉的化學成分綜合評價影響最大,且B2、B3水平和C2、C3水平即追肥時間在移栽后7、14 d以及留葉數在18~21片時上中下煙葉化學成分和感官質量的綜合評價分值均最優。
綜合本研究結果可知,在移栽期、追肥時期和留葉數3因素正交試驗下,根據各處理煙葉的化學成分和感官質量評價結果,最終確定正交試驗的較優組合為A1B2C2、A1B2C3、A1B3C2、A1B3C3,即在5月1日移栽,追肥在移栽后7 d或14 d進行,留葉數為18~21片。同時,2013年度進一步開展了4個組合處理的田間小區試驗優化研究,以期進一步篩選出適合臨滄雙江的最佳追肥時期和留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