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蘇軍”】構建“文學蘇軍”領軍人物、“文學蘇軍”新方陣作家、文學新秀等多層級文學人才格局。2017年,在面向全國推出江蘇文學十大領軍人物的基礎上,又向全國整體推出10位“文學蘇軍新方陣”作家,分別是:朱文穎、王一梅、戴來、韓青辰、李鳳群、黃孝陽、育邦、曹寇、張羊羊、孫頻。入選新方陣的10位作家,平均年齡42歲,均為創作成績優異、創作成果豐碩的江蘇省70后、80后作家。于年初起推出龐羽、向迅、湯成難、周榮池、趙菱、范先慧、楊莎妮、陸秀荔、蘭童、陳志煒10位80后、90后文學新秀,通過“江蘇文學新秀雙月談”等新型研討方式,向文學界推介文學蘇軍新生力量。同時,面向省內青年作者開辦“雨花寫作營”,邀請名編輯名作家為學員現場改稿,幫助有潛力的青年作家提升創作水平,首屆“雨花寫作營”18位學員在國內重要文學期刊發表了70余篇中短篇小說。
2017年,新增中國作協會員29名、江蘇省作協會員225名,全省累計有中國作協會員554人、省作協會員3364人。截至年底,省作協團體會員單位有13個設區市作協、8個行業協會和省網絡作家協會。全年職稱申報63人,為近10年申報人數最多,其中網絡作家申報22人,占年申報總量35%,有4人被評為文學創作一級,7人被評為文學創作二級,45人被評為文學創作三級。全年舉辦第28期青年作家讀書班,培訓學員80人。安排10名作家定點深入生活,先后組織9批220余人次分赴全省各地開展創作采風活動。
【主題與精品創作】2017年重點創作項目評審簽約完成,簽約作家覆蓋面擴大,第九批簽約作家21人,簽約第四批“重大題材”項目12部、第12批“重點扶持文學創作與評論工程”19部、“托起夢想的翅膀”兒童文學項目11部,第三批“定點深入生活”作家10人,總人數73人,為歷年來最多。《雨花忠魂》紀實文學第二批10本在南京雨花臺紀念館首發。組織22位作家結對采訪22名江蘇臺商,并出版報告文學集《兩岸家園——二十二個臺灣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10月11日,省委宣傳部、省作協聯合組織實施的報告文學集《最美江蘇人》出版并在華西村首發。組織編輯出版《江蘇百年新詩選》,11月在南京首發。
2017年,全省作家創作出版長篇小說106部、中短篇小說394部、詩歌597首、散文826篇、報告文學238部、兒童文學作品122部、理論批評236篇、小說集29部、散文集106部、詩集34部、理論專著37部,以及數量眾多的網絡文學、影視劇本作品。2017年,一批作家獲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畢飛宇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郭姜燕《布羅鎮的郵遞員》獲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14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與黃蓓佳《童眸》、祁智《大魚》、朱成梁插圖《屋檐下的臘八粥》繪本、萬修芬《什么都有的集山》、顧抒《野蜂飛舞》齊獲2017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蘇童《萬用表》、范小青《誰在我的鏡子里》、葉彌《雪花嬋》獲第17屆百花文學獎。畢飛宇、孫頻分獲第六屆花城文學獎杰出作家獎和新銳作家獎。范小青《桂香街》、黃蓓佳《童眸》、張新科《蒼茫大地》、徐風《布衣壺宗》、周榮池《李光榮下鄉記》、刷刷《向日葵中隊》等獲第十屆省“五個一工程”獎。眾多作家作品入選各類文學排行榜。
【文學期刊】《鐘山》推出2017“讀者年”系列活動,參與人數近40萬人次;打造期刊“融媒體”,推廣《鐘山》微店、網上支付、新版網站等新媒體平臺;舉辦《鐘山》名家筆會,第四屆全國青年作家筆會和王學芯、修白、黃孝陽3位作家研討會。《鐘山》獲江蘇省出版局2017江蘇省十強社科期刊、2017年第六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稱號。《雨花》開設“寫作營”欄目,推出4期“畢飛宇工作室”專欄和4期“江蘇文學新秀雙月談”研討成果。《揚子江詩刊》新增特色欄目“推薦”,微信公眾平臺推出44位民間優秀詩人。舉行“兩岸一家親——紀念蘇臺交流合作30周年”主題詩歌征稿活動,并推出“兩岸一家親”小輯。舉辦紅色經典系列研討活動、江蘇青年實力詩人作品研討會、地方詩群研討會。編輯出版《紅船揚帆——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刊;《揚子江評論》轉載率、年度文獻總量、基金資助文獻量穩中有升,“大家讀大家”“名家三棱鏡”“前沿評論”“文學史新視野”等特色欄目影響力凸顯,舉辦“著名批評家與青年批評家對話”“青年批評家論壇”等活動。四家期刊有近百篇作品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知名選刊轉載,多部作品榮獲國內重要文學獎項。
【文學評論】全年組織召開周梅森長篇小說《人民的名義》研討會、范小青長篇小說《桂香街》研討會、張新科長篇小說《蒼茫大地》研討會、趙本夫長篇小說《天漏邑》研討會、胡弦詩歌研討會、郭姜燕作品研討會等作家作品研討活動10多場。與江蘇當代作家研究中心聯合推出20卷本《江蘇當代文學批評家文叢》,展示江蘇當代文學批評的陣容和成就。編輯出版《江蘇文學藍皮書(2016年卷)》。

4月11日,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南京開幕 省作協供圖
【文學活動】參見《政治·群眾團體·江蘇省作協》
【文學獎項】江蘇省第六屆紫金山文學獎 4月13日開始征集參評作品,申報數量達424項,比上屆增長70%,為歷屆之最。經過嚴格評審,共產生獲獎作品46部、獲獎者6人,另有3部作品獲榮譽獎。10月13日,頒獎典禮在江蘇大劇院舉行。
第二屆紫金·江蘇文學期刊優秀作品獎 28部作品獲獎。《鐘山》《雨花》《揚子江評論》《揚子江詩刊》4家雜志社在南京分別舉行頒獎儀式。
首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 由省委宣傳部和北京大學共同支持,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省作協和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辦。此次評獎共收到稿件1696篇(部),經初評、復評和終評,有13部(篇)作品獲獎。
第六屆“長江杯”江蘇文學評論獎 參評作品47篇(部),研究領域廣泛多樣。評選出一等獎2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8篇。11月23日,頒獎儀式在張家港市舉行。
第五屆汪曾祺文學獎 12月18日在汪曾祺故鄉“江蘇高郵”揭曉。評選活動由江蘇省作協、高郵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評選范圍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兩年間發表的短篇小說,其中8篇作品獲獎。
江蘇省第六屆紫金山文學獎獲獎名單
江蘇省第六屆紫金山文學獎榮譽獎
《黃雀記》蘇 童
《童眸》黃蓓佳
《布羅鎮的郵遞員》郭姜燕
文學獎
長篇小說獎
(共5部)
《黑白·白之篇》儲福金
《浮 色》黃 梵
《大爆臨界》楊剛良
《消 失》劉劍波
《去別處》顧 前
中篇小說獎
(共5篇)
《我看過草葉葳蕤》孫 頻
《連理枝》羅望子
《抄表記》王嘯峰
《中 介》陳 武
《黑河的孩子》劉東衢短篇小說獎(含微型小說集)
(共7部〈篇〉)
《虛 擬》畢飛宇
《絕對星等》朱 輝
《魔術師或吹口哨的發動機》趙 剛
《中國野人》房 偉
《表 態》戴 來
《妹妹的上海之行》白 丁
《布 達拉宮天空的鷹》(微型小說集)墨中白
散文獎
(共5部)
《范家村手札》李明官
《紹興十二年》夏堅勇
《蕎 麥》海 馬
《茶來茶去》陶文瑜
《舊時光里的小團圓》王 峰
詩歌獎
(共5部)
《沙 漏》胡 弦
《寂火:黑陶詩選(1987—2013)》黑 陶
《丁可詩選》丁 可
《返 鄉》麥 豆
《揚州慢》 蘇若兮
報告文學獎
(共5部)
《故 宮三部曲》(《變局》《承載》《守望》)章劍華
《支教:在小涼山的28年》蔣 璉
《中國淘寶第一村》陳恒禮
《布衣壺宗 顧景舟傳》徐 風
《北 上海,這片飛地上的愛恨情愁》張曉惠
兒童文學獎
(共5部)
《小證人》(長篇小說) 韓青辰
《打瞌睡的小孩》(兒童詩) 鞏孺萍
《如 果一只獾遇到另一只獾》(童話)龔房芳
《水精靈》(散文) 韓開春
《狐貍的集市》(童話 )沈習武
文學評論獎
(共5部〈篇〉)
《文學批評的向度》吳 俊
《重建青年性》何同彬
《在 語言之內航行:論新詩韻律及其他》李章斌
《中 國新時期小說的“城市想象”》曾一果
《當 前長篇小說的現狀與可能——從一場小說家的對話談起》方 巖
網絡文學獎
(共2部)
《匹夫的逆襲》驍騎校
《女帝本色》天下歸元
影視文學劇本獎
(空 缺)
文學翻譯獎
(共2部)
《未來之書》(譯者:趙苓岑)(法譯中)
《此 情無法投遞》(譯者:Ian Abram Clark ,中文名:陶亦然)(中譯英)
文學編輯獎
(共3人)
于奎潮 賈夢雨 荊和平
文學新人獎
(共3人)
龐 羽 茱 萸(朱欽運) 葉 子首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獲獎名單
作家創作獎
首 獎
(空 缺)
佳作獎
《大 水》趙 菱(江蘇)
《金葫蘆》金少凡(北京)
《小不點》龐余亮(江蘇)
《南寨有溪流》郭姜燕(江蘇)
《牧笛哥哥》小河丁丁(浙江)
特別榮譽獎
《薔薇河》李有干(江蘇)
少年創作獎
金 獎
《最好的天空》吳現好(江蘇)
銀 獎
《年》王乾川(江蘇)
《獎 勵》付一凡(山東)
銅 獎
《來自外星的王子》陳芷琳(河北)
《下凡面包店》熊羽含(湖北)
《紅漆木箱》余 忠(四川)
《遠 航》丁一諾(江蘇)
《三色糖紙》朱嘉悅(廣東)
第五屆“人民文學·紫金之星”文學獎
中篇小說獎:蔣 峰 彭 揚
中篇小說佳作獎:崔 君
短篇小說獎:葉 遲 董夏青青
短篇小說佳作獎:徐 衎
散文獎:葛小明
散文佳作獎:空 缺
詩歌獎:秦三澍、師 飛
詩歌佳作獎:董玉方、熊 芳
第六屆“長江杯”江蘇文學評論獎
一等獎
《“計 劃生育”的敘事向度與寫作難度》沈杏培
《追 索道德之光——對張煒小說經典價值的一種解讀》張光芒
二等獎
《從“單純的懷舊”到“動能的懷舊”——論〈臺北人〉和〈紐約客〉中的懷舊、都市與身份建構》劉 俊
《含混的“詩意”:小說寫作的一種美學傾向》韓松剛
《主體性的“顯”與“隱”——2014至2015年長篇小說的書寫傾向》劉陽揚
《“非虛構”與在場主義散文敘述——以十九部在場主義散文獎著作為話語中心》周紅莉
《在哪里獨自升起——關于葉彌》朱紅梅
三等獎
《淮安文學批評與研究》張曉林
《中國當代文學的“征求意見本”現象——以人民文學出版社20世紀70年代的長篇小說為中心》李 丹
《網絡時代的故事回歸與文學想象》馬 季
《心史縱橫自一家——論徐可散文》周衛彬
《〈甲骨時光〉:尋找“看不見的城市”》張 娟
《別具一格詩評的魅力——王耀東先生詩評之我見》王美春
《恢復高考制度的文學表達——讀周清長篇小說〈大學夢〉》陳法玉
《“傲慢”與“偏見”——論車前子散文》思不群
第五屆汪曾祺文學獎
《萬 用表》(《鐘山》2016年第 1期)蘇 童
《小 滿》(《作家》2016年第 3期)艾 偉
《碎 片》(《作家》2015年第7期)范小青
《萬 家親友團》(《北京文學》2015年第10期)黃蓓佳
《三 個乞丐》(《天涯》2015年第2期)曉 蘇
《找 小瑞》(《芳草》2015年第 6期)付秀瑩
《病 魚》(《人民文學》2015年第12期)黃詠梅
《絕 對星等》(《花城》2016年第2期)
朱 輝
【文學普及】全年舉行理事文學鑒賞活動620場、會員閱讀推廣活動1380場。與南京圖書館合作開展各類文學講座活動20場。舉辦第七屆江蘇書展江蘇知名作家宣傳推廣活動。中國作家·雨花讀者俱樂部繼續發展壯大,江蘇揚州、新沂以及山西臨汾等地的俱樂部陸續成立。
(朱 軍)
【網絡文學】2017年,全省網絡文學出版產業營業收入超10億元,占全國網絡文學出版產業份額10%。簽約作家3萬余人,網站注冊會員超5千萬人。網絡文學出版單位瀟湘書院《如果深海忘記了》、逐浪網《心照日月》兩部作品入選總局和中國作協聯合發布的2017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名單。2016年以來,有300多部作品紙質出版,200多部作品改編為電影、電視劇、網絡劇,100多部作品改編為游戲,400多部作品改編為動漫,數千部有聲作品上線。其中由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楚喬傳》《錦繡未央》等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