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強省建設】2017年,省委、省政府加大質量工作統籌推進力度,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全年對質監工作批示40多條。定期召開質量強省領導小組會議、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會議、標準化工作聯席會議和計量工作聯席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質量工作。省政府與國家標準委簽署標準化工作合作備忘錄,明確省部合作三年行動計劃和第一年重點工作任務。質量品牌、標準化、質量監督等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分工,相繼制定出臺《江蘇省“標準化+”行動計劃(2017—2019)》《江蘇名牌戰略“十三五”發展規劃》《質量品牌建設工程三年實施方案》《關于開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修訂完善《江蘇省質量工作考核評分細則》,組織完成13個設區市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質量發展對江蘇經濟貢獻率影響研究課題通過專家驗收,在國內首次提出質量發展對經濟發展影響的評價方法。
【質量提升行動】2017年,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質量提升指導意見,組織起草《江蘇省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省政府、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召開家紡質量提升動員會,省質監局與徐州、鎮江、宿遷、泰州等市政府聯合推進光伏、地板、包覆紗、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等產業(產品)質量提升。省質監局指導睢寧沙集電商家具、宜興電線電纜集聚區創建“全國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組織全省制造業產品合格率調查統計,開展服務行業公眾滿意度調查,與阿里巴巴、蘇寧云商簽署電商產品質量監管合作備忘錄,促進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
【質量品牌創建】2017年,陽光集團入圍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揚子江藥業等7家企業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南通師范附屬小學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江蘇獲獎數占全國1/10。開展江蘇省質量獎和江蘇名牌評審工作,豪森藥業等9個組織和1名個人獲得江蘇省質量獎,658家企業獲得江蘇名牌。徐州、連云港獲批籌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13個設區市有12個獲批命名或籌建,總數位居全國前列。江寧智能電網、武進橫林地板、洋河綿柔型白酒、武進春秋淹城旅游4個園區獲批命名“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獲批總數位居全國第二。南通港閘區船舶配套工業產業集群等5個產業聚集區被確定為“江蘇省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區”。
【產品質量監督】2017年,修訂地方標準《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規范》,制定實施《質量監督檢驗機構監督評價辦法》。國家監督抽查江蘇省產品平均合格率92.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組織對140類1.2萬批次產品進行省級監督抽查,平均合格率86.7%,其中江蘇企業產品、電商平臺產品和市場銷售產品合格率分別為95.1%、71.8%和79.4%;組織對41類3217批次產品進行風險監測,問題發現率16.7%。
【產品質量執法】執法打假穩步推進 強化重大案件督辦,2017年將30起重大案件納入督查督辦計劃。重視違法線索收集,全年共收集、核查3626條違法線索。突出大案要案查辦,全年查辦大案要案404起,移送司法機關146起。與2016年同期相比,大案要案數增加18.47%,移送司法機關案件數增加87.17%。探索電商執法打假,突出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重點產品,組織開展電商領域執法打假整治行動,與蘇寧云商、阿里開展戰略合作,推進查處電(微)商消費品質量違法行為的探索,實現線上監管與線下執法的無縫對接。積極開展區域整治。
專項行動扎實開展 推進“質檢利劍”專項行動,組織11個專項行動。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雙打”專項行動,共查處各類假冒偽劣產品案件857件,移送司法機關41件,貨值5136萬元;將全省113家執法機構“雙打”案件信息公開網址統一匯總公開,實現網上查詢。嚴厲打擊“地條鋼”,明確“地條鋼”界定標準和查處重點,建立查處“地條鋼”等質量違法行為工作情況月報制度,組織人員參加“地條鋼”整治和督查工作。組織電線電纜專項行動,共檢查線纜企業625家,立案67起,移送公安機關17起。
【質量標準化建設】2017年,省政府與國家標準委簽署標準化工作合作備忘錄,明確省部合作三年行動計劃和第一年重點工作任務。新獲批國家級標準化試點21個,在公共設施、公共安全、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領域累計獲批國家級標準化試點45個,位居全國首位;新建省級標準化試點108個,新立項制定省級地方標準172項、發布實施192項。全面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全省6萬余項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新獲批全國標準化技術組織32家,新建江蘇省眼鏡光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民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石墨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石墨烯檢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鹽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餐飲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特種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7個省級標委會。

2017年江蘇新獲批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項目名單(共21個)

(續表)

江蘇國家級公共服務領域標準化試點項目(共45個)

(續表)

2017年江蘇獲批國家標準化技術組織名單(共32家)

(續表)
【計量管理】2017年,全省新建省級計量標準14項、地方計量技術規范16項,完善全省量傳溯源體系。為500余家企業提供急需的計量測試服務,為58家重點用能單位提供能源計量定制服務,新增測量管理體系確認企業123家,鎮江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全國首個“國家低碳計量試點城市”稱號。開展計量“兩免費”檢定、定量包裝商品監督抽查、加油機專項監督檢查。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認可】2017年,全省組織環境檢測機構專項監督檢查,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升級行動,新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1756張、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683張、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319張、3C證書6731張。
【產品召回管理】2017年,全省強化缺陷產品召回管理,13個設區市均成立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分中心,對58家企業、29.8萬件消費品實施召回。

2017年江蘇召回產品和企業名單

(續表)
【質檢中心建設】2017年,全省新獲批籌建國家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和國家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兩個國家質檢中心,國家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國家石油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國家化工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和國家玉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等4個國家質檢中心通過驗收,累計獲批籌建國家質檢中心51個、建成38個,均位居全國前列。新批準籌建省墻體裝飾裝修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綠色可降解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移動智能終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功能性床上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省機器人及智能加工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5個省質檢中心,累計建成省質檢中心50個、省計量中心15個。建成省級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并向社會開放,推廣應用“泰檢易”“宿速檢”等檢測平臺,為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定制化的技術服務。
江蘇國家質檢中心名錄(共38個)
國家 絲綢及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蘇州)
國家化妝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辦公用品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州)
國家 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農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無錫)
國家 加工食品及食品添加劑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眼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丹陽)
國家 工程復合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電能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網架及鋼結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徐州)
國家 壓力管道元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鋼絲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通)
國家 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陰)
國家 通信光電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吳江)
國家 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邳州)
國家 洗漱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揚州)
國家 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宜興)
國家 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無錫)
國家 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橋門式起重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無錫)
國家 有機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寶應)
國家 不銹鋼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興化)
國家 白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宿遷)
國家 信息網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蘇州)
國家 半導體照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州)
國家 中低壓配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鎮江)
國家 食品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硅材料深加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連云港)
國家 鹽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淮安)
國家 精細化學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泰州)
國家 船舶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陰)
國家 射頻識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服飾及布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國家 石油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湖)
國家 化工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無錫)
國家玉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揚州)
【行政審批制度與機構改革】2017年,開展行政許可規范年活動,將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機動車安檢機構和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單位資質認定3項許可委托至各設區市質監局辦理;取消工業產品行政許可檢驗、計量器具型式評價、計量器具制造許可證考核、計量器具強制檢定、特種設備鑒定評審5項涉企收費;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占比達83%。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全面實行“先證后核”,“智慧許可監管系統”列入2017年智慧江蘇建設重點示范工程。全國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現場交流會在宿遷市召開,會議對江蘇改革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省質監稽查總隊行政職能并入省質監局,新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處,原稽查處更名為稽查局;省質量協會、特設協會、計量協會和設備監理協會與省質監局整體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