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概況】能源消費持續增長 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5808億kWh、同比增長6.4%,其中區外凈受電量923億kWh、同比增長30.9%。全省最高用電負荷1.03億kW,同比增長9.9%,成為國網系統首個負荷過億的省份。天然氣利用量230億m3,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裝機結構不斷優化 2017年,全省電力裝機1.15億kW,同比增長12.9%。其中煤電裝機7741萬kW,占比67.6%,比2016年下降5.8個百分點;氣電裝機1348萬kW,占比11.8%,比2016年提高2.4個百分點。風電、光伏、生物質、水電(含抽水蓄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1972萬kW,占比達17.2%,比2016年提高3.9個百分點。
煤炭消費由增轉降 2017年,全省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兩減六治三提升”行動部署,強力實施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專項行動,煤炭消費總量持續下降,已達到由增轉降的歷史性拐點。經統計,2017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比2016年下降1428萬噸。
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 2017年,全省風電累計并網裝機656萬kW、同比增長16.9%;其中海上風電162萬kW、規模繼續領跑全國。全省光伏發電累計并網裝機907萬kW、同比增長66.1%,其中分布式光伏并網裝機325萬kW,規模居全國前列。寶應、泗洪獲批國家光伏領跑者應用基地,年度實施計劃合計100萬kW。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2017年,全省10萬kW以上燃煤機組全部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同時加快低參數、高排放、高能耗燃煤機組整合關停,全年共淘汰關停83萬kW,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任務。蘇北五市全面推廣使用國V車用乙醇汽油,全省全面推廣使用國V車用柴油。
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2017年,省政府印發實施《江蘇省售電側改革試點實施細則》《江蘇省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實施細則》和《關于加強和規范全省自備電廠監督管理指導意見》,第一批5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已完成業主公開優選工作,157家售電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電源建設】截至2017年末,全省電力裝機達1.15億kW,位居全國第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達3520萬kW,占全省總裝機的30.7%,比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全年全省發電量4885億kWh,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478h;發電機組供電煤耗295g/kWh,比上年下降3g/kWh,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4g/kWh。
全省新增電力裝機1453萬kW。其中燃煤機組438.1萬kW,天然氣發電機組389萬kW,抽水蓄能發電150萬kW,風電94.2萬kW,太陽能發電361.4萬kW,垃圾及生物質發電18.9萬kW,余熱余氣余壓綜合利用發電機組0.9萬kW。
(省能源局)
【電網建設】江蘇是華東電網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特高壓1000kV變電站3座,容量1200萬kVA。±800kV特高壓直流換流站3座,容量2928萬kVA,特高壓線路長度1433km。500kV變電站57座、容量11993萬kVA,線路長度11813km。220kV及以下變電站3046座、容量37098萬kVA,線路長度81759km。特高壓“一交三直”工程基本落地,初步形成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格局。500kV電網形成“六縱五橫”電網結構。220kV電網細化為28個分區運行,各分區互聯互濟,有效提高電網安全水平;110kV及以下配網基本形成高效、靈活、可靠的網絡結構,滿足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用電需求。
截至2017年末,江蘇共有統調電廠930座、機組4102臺(其中風電機組3154臺),總裝機容量10980萬kW,其中火電機組9355萬kW,核電機組200萬kW,抽水蓄能機組10萬kW,風力發電機655kW,太陽能發電機組130.72萬kW(另有非統調太陽能發電機組630.3萬kW)。接入220kV及以下電網裝機容量5587萬kW,接入500kV電網裝機容量4131萬kW。全年江蘇全社會用電量5808億kWh,增長6.4%;調度口徑最高用電負荷10218.60萬kW,增長10.14%。國網江蘇電力完成售電量4930.58億kWh,增長7.2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6.91億元;投產110~500kV線路3294.28km、變電容量2951.65萬kVA;線損率4.08%,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四年囊括國網公司同業對標“綜合標桿”“業績標桿”“管理標桿”3項第一;獲全部10項“專業標桿”,其中7項位列第一;連續六年獲國網公司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A級第一名。

6月4日23點25分,隨著最后一組1000kV交流濾波器投切試驗結束,內蒙古錫盟—江蘇泰州±800kV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泰州換流站1000kV交流系統調試成功,正式啟動投運 國網江蘇電力公司供圖
年內,建成“一交三直”特高壓網架,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格局初步行成。承接區外來電超過2300萬kW,清潔能源裝機超過1900萬kW,成為國網公司系統內首個負荷破億的省級電網。±800kV直流晉北至南京、錫盟至泰州特高壓工程建成投運。國網公司重點科技項目、世界首個500kV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示范工程正式投運。GIL綜合管廊工程累計掘進里程2136m,占總里程的39.1%。開工輸變電工程466項,投產261項。投產110~500kV線路3294.28km、變電容量2951.65萬kVA。新增10kV配變1.99萬臺、線路2.46萬km。完成配農網項目12.8萬個,農村低壓絕緣化率、配電自動化覆蓋率分別提升至84%、70%。提前完成794個小城鎮(中心村)建設任務,實現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目標。幫扶西藏18項農網升級改造工程順利投運。237項輸變電工程高分通過國網公司優質工程核檢,宿遷瑤溝220kV變電站、晉北—江蘇±800kV特高壓直流線路(江蘇段)獲國網公司“創優示范工程”,南京1000kV特高壓變電站獲2017年度中國電力行業優質工程獎。啟動高端電網研究,滾動調整“世界一流電網”指標體系,編制“國際高端智能電網建設總體方案”,形成“高端智能電網規劃技術原則”。成立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編制典范城市智能電網建設總體方案,推進“四大示范區”建設(大受端堅強電網示范區、源網荷友好互動示范區、綠色低碳用能示范區、智能配用電示范區),打造蘇州同里新能源小鎮。完成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負荷實切演練與二期擴建。與鎮江、泰州、鹽城、淮安市政府簽署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戰略合作協議。
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城區用戶與電網供需友好互動系統”首次在居民側應用非侵入負荷辨識終端,在不入戶的情況下,在線識別用戶內部用能設備使用狀況,并通過互動APP為居民提供分項能耗可視化、節能診斷、需求響應等服務。推動政府出臺多表采集政策55項,實現“多表合一”信息采集接入用戶105萬戶,建設總規模居全國第一。自主研發新型智能表和采集終端,在蘇州投用國網公司首個基于新型智能電表的配網主動搶修系統,實現各級停電故障20s內實時上報、快速搶修、精準服務。推廣港口岸電、糧食烘干等電能替代項目3252個,建成運河服務區岸電互聯互通工程,實現車船聯網,替代電量130億kWh。全省電動汽車充電樁接入車聯網平臺實現100%。國網江蘇電力獲“全國用戶滿意標桿企業”稱號。實施電力需求響應,夏季負荷高峰期實現需求響應分區精準控制和實用化運行,在用戶主動參與的情況下連續啟動需求響應,單次最大錯峰負荷128萬kW、累計錯峰375萬kW,有效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繆莉慶)
【天然氣利用】2017年,全省天然氣利用量230億m3,同比增長28%。省內輸氣管道累計總長度約2738km,城市天然氣管道累計總長度約85132km。新投運廣匯啟東LNG分銷轉運站一期,新增LNG接收能力60萬噸/年,全省形成LNG接收能力710萬噸/年。形成儲氣能力約14億m3,占全省天然氣利用量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