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概況】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內河航道總里程24366 km,約占全國航道總里程的1/5,占長三角地區內河航道總里程的2/3,航道密度為24.2 km/百km2,居全國之首。其中等級航道8715 km,分別為:一級航道370 km,二級航道481 km,三級航道1397 km,四級航道833 km,五級航道1024 km,六級航道2133 km,七級航道2477 km;另有等外級航道 15651 km。全省設有通航船閘113座,50座屬于交通部門管理,其余由水利部門管理。
【航道建設】全年累計完成投資24.7億元,續建的通揚線、秦淮河、淮河、蘇申內港線等項目按序時進度推進,蘇南運河、蕪申線、丹金溧漕河、楊林塘、錫澄運河掃尾工作總體進展順利。加快已交工項目的竣工驗收,蘇南運河無錫段、錫溧漕河常州段兩個項目竣工驗收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完成。申張線青陽港段、通揚線高郵段航道整治工程基本完成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蕪申線溧陽東段、德勝河、通揚線南通市區段等項目前期工作達到序時進度要求。
【航道管理】2017年,落實《航道法》,執行《內河通航標準》,完成《江蘇省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審核管理辦法》課題研究和《江蘇省航道管理條例》立法后評估工作,開展《江蘇省水路交通運輸管理條例》航道部分起草工作。出臺《江蘇省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編制辦法》,協調做好鹽通、徐淮鹽鐵路等重點工程航評。完成臨跨過河設施許可420項,其中省級許可57件。12個航標更新改造和16艘船艇的建造按計劃推進,出臺《江蘇省航道巡查工作規范》,提高航道巡查的精細化水平。做好信用體系“雙公示”、電子證照和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實施工作。落實《安全生產法》,做好《交通運輸船閘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地方標準宣貫工作,下發年度安全工作要點和安全檢查清單,層層簽訂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開展第三方安全檢查,進一步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做好防汛和大雪惡劣天氣安全保障工作,配合完成交通運輸系統防洪澇災害及臺風部省聯動桌面演練。開展橋梁隱患專項整治,完善倒水尺等助航標牌。
【航道養護】抓好航道養護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江蘇省船閘大修工程質量檢驗標準》《江蘇省交通船閘維護技術規范》等標準申報并入選江蘇省地方標準2017年度實施計劃。開發建立航道養護數據采集系統,建立全省航道養護綜合管理系統。全年安排航道綠化和環境整治工程、“卡脖子”段航道整治工程和航道船閘養護改善工程等58項,完成26項,已完工工程質量優良率100%,其余跨年度實施項目均按序時進度推進。完成芒稻、古泊河船閘擴容改造竣工驗收,完成泗陽二號、鹽邵船閘大修工程。通過調研、現場測試和技術論證等工作,確定采用多波束技術,實現對淺水區域的探測、水下障礙物的智能識別和航道掃床與測量等應用。制定出臺《江蘇省交通干線航道沿線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全省內河干線航道共清理垃圾1936處,清理礙航設施3018處,拆除違章設施586處,修復損毀補植缺口467處,提升干線航道綠化里程1147.88 km,新增綠化面積893萬㎡。
【航道服務】新建成江陰、錫山、溧陽等三個內河水上服務區,全省水上服務區總數達21個。按計劃完成2017年京杭運河、連申線、錫溧漕河等9個水上服務區104套低壓岸電充電樁的建設,在全國率先實現內河航道岸電互聯互通聯網運營。整合智能過閘系統、船訊通、E站通等過閘APP,推出全省統一過閘APP,為省內首家與省公共支付平臺實現對接的自建收費系統,實現了通過支付寶、銀聯等方式快捷支付過閘費,并在口岸等6個船閘試點應用。完成聯網收費數據綜合分析系統、航道公共信息服務采集系統、江蘇航道高清視頻匯聚系統以及新版協同辦公平臺、移動辦公系統的建設。
(省交通運輸廳)

12月28日,可裝載14500標箱的“中遠海運乞力馬扎羅 ”輪順利靠泊連云港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該輪是中遠海運集團剛剛投入運營的新型集裝箱船舶,將運營波斯灣中東航線,其首航始發港為連云港港,刷新了連云港港開港以來進港最大集裝箱船舶紀錄王健民 楊開林/視覺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