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建設概況】2017年,全省農村水利共完成投資110.8億元,占計劃任務的101%。完成農村河道土方2.6億m3,修建小溝以上建筑物6萬座,新建和改造灌排泵站3298座,修建防滲渠道6200km,完成6687座農村橋梁建設任務。累計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45萬公頃,建設旱澇保收田面積9.47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7.73萬公頃,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3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7km2。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17年,省水利廳、省財政廳與相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簽訂責任書,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繼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全年全省共完成投資25.3億元,鋪設供水管網4.56萬km,農村受益人口近500萬人。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要求,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計劃完成投資25.02億元,更新改造供水管網4.5萬km,改擴建水廠12座,新建改建增壓站46處,工程涉及6市33縣349鄉鎮3755村。截至12月份,完成投資25.3億元,其中省級財政投資2億元,地方投入23.3億元。共完成鋪設農村供水管網4.56km、改擴建水廠37座,新建改建增壓站82處,農村受益人口近500萬人。
【農村河道綜合治理】全年全省共完成建設投資28億元(其中管護資金8.5億元),完成土方2.65億m3,占年度計劃任務的106%。共疏浚縣級河道178條896km,土方0.35億m3;鄉級河道2002條7520km,土方0.95億m3。完成4250個行政村的29850條(面)村莊河塘疏浚整治任務,土方1.35億m3。全年落實農村河道長效管護資金8.5億元(其中省級補助0.67億元)。全省共新建成17個“水美鄉鎮”和198個“水美村莊”。截至年末,全省已累計建成178個“水美鄉鎮”和1437個“水美村莊”。以山丘區和平原沙土區生態型、清潔型小流域為重點,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全年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15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7km2。

江蘇省“水美鄉鎮”(共178家)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共投入7.83億元,實施如海、沭南、洪金、淮安渠南、漣東、漣西、清水壩、堤東、三層、五岸、高郵、沿運、船行、柴塘等14個大型灌區以及新禹河、復新河、冠纓、古城翻水站、淮北干渠、慶豐、赤山湖、蔡圩等8個中型灌區改造項目,灌區成為全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全年安排70個小農水重點縣項目,22個高效節水灌溉專項工程項目以及75個維修養護資金補助項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全年累計完成投資26.9億元,整合資金20.3億元。共修建塘壩55座、566萬m3,機電泵站1495座、機電井171處,新建改造渠系1616km,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67萬公頃,續建改造排水溝322km,疏浚整治農村河道930km,893萬m3。新增灌溉面積0.93萬公頃,恢復灌溉面積1.27萬公頃,改善灌溉面積6.67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47萬公頃,新增節水能力1676萬m3,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9萬噸。
【農田水利改革】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在完成洪澤、高淳、太倉、高郵、揚中等5個國家級試點和16個省級試點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工作,全省95%以上的行政村已經明確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其中86%頒發產權證書。以縣為單位編制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并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復,全省已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18.35萬公頃,占計劃任務的204%。全省已有96.2%的鄉鎮水利站明確為縣水利局派出機構,82%的鄉鎮水利站明確為公益性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全省已規范組建農民用水合作組織1509個,管理灌溉面積163.33萬公頃,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積39.5%。所有行政村都落實了水管員,全省村級水管員隊伍近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