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田園鄉村建設】6月20日,為深入貫徹中央關于城鄉建設和“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著力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不斷夯實“強富美高”新江蘇和“兩聚一高”新實踐的基礎,省委、省政府出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劃》(蘇發〔2017〕13號),探索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全省有55個縣(市、區)的184個村莊申報首批試點。經過試點工作方案和規劃設計方案等方面的綜合比選,確定公布首批45個試點村莊名單。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省田園辦編印《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工作系列指導手冊》《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工作解讀》《特色田園鄉村規劃建設指南》等文件,指導地方開展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優選專業水平高、具有鄉村設計經驗、社會責任感強的優秀設計師承擔規劃設計任務,匯編成《特色田園鄉村設計師手冊》供地方遴選,3名院士、2名全國勘察設計大師、10名江蘇省設計大師和30多個知名設計師團隊參與首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建設。舉辦以“田園鄉村”為主題的“紫金獎·建筑及環境設計大賽”,收到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1089份報名參賽作品,參賽人員逾5000人次。在“我蘇網”上開辟“特色田園鄉村,規劃由你做主”專題欄目,就首批45個試點村莊的規劃設計方案征集鄉賢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收到海內外鄉賢的網絡評論和意見反饋超過6000條。
(王 暢)
延伸閱讀:《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江蘇鄉村實際,對現有農村建設發展相關項目進行整合升級,并與國家實施的有關重點工作相銜接,進一步優化山水、田園、村落等空間要素,統籌推進鄉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塑造田園風光、田園建筑、田園生活,建設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活力鄉村,展現“生態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的江蘇特色田園鄉村現實模樣。
二、總體目標
“十三五”期間,省級規劃建設和重點培育100個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并以此帶動全省各地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具體目標是:
生態優。鄉村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修復和改善,田園景觀得到有效挖掘和充分彰顯,形成自我循環的鄉村自然生態系統,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自然環境。
村莊美。村落與環境有機相融,保持傳統肌理和格局,村莊尺度適宜,建筑風貌協調,地域特色鮮明,基礎設施配套齊全。
產業特。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進,農業結構得到優化調整,經營體系不斷健全,生產水平和綜合效益大幅提高。打造“一村一業”“一村一品”升級版,形成特色產業和特色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
農民富。產業富民、創業富民效應進一步凸顯,農民收入顯著提高,職業農民隊伍不斷壯大,農民在挖掘傳承傳統技藝的同時實現增收。
集體強。重點改革深入推進,村集體經濟活力充分激發,收入來源持續穩定,鄉村治理能力得到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顯增強。
鄉風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家庭和睦、鄰里和諧,村民自治、干群融洽,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形成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
三、實施步驟
試點示范階段(2017~2018年)。在蘇南、蘇中、蘇北各選擇1個縣(市、區),每個縣(市、區)開展不少于5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側重于縣域的工作推進和機制創新;在全省選擇5個縣(市、區),每個縣(市、區)開展相對集聚的3個左右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側重于試點的關聯性和互動性;在全省選擇10個左右村莊,通過田園、產業、文化、環境等的聯動塑造,培育創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范例村莊”,形成“3縣、5團、10個點”即“351”的格局,首批試點村莊總數40個左右。省對試點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試點深化和面上推動階段(2018-2020年)。在試點示范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同時,完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相關標準,組織各地按照標準指引、有序引導、政策聚焦、循序漸進的要求,深入推進試點,開展面上創建,形成一批體現江蘇特色、代表江蘇水平的特色田園鄉村。
(蘇 鑒)
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村莊名單
第一批
南京市
江寧區: 秣陵街道元山社區觀音殿、谷里街道張溪社區徐家院、湖熟街道和平社區錢家渡、東山街道佘村社區王家
高淳區: 東壩鎮游子山村小茅山腳、東壩鎮青山村壟上
徐州市
銅山區 : 伊莊鎮倪園村倪園邳州市 : 官湖鎮授賢村授賢
無錫市
惠山區: 陽山鎮桃園村馮巷、陽山鎮桃源村前寺舍、陽山鎮陽山村朱村
常州市
武進區 : 雪堰鎮城西回民村陡門塘
溧陽市: 溧城鎮八字橋村禮詩圩、上興鎮余巷村牛馬塘、別橋鎮塘馬村塘馬、戴埠鎮戴南村楊家村
蘇州市
吳中區 : 臨湖鎮靈湖村黃墅
吳江區 : 震澤鎮眾安橋村謝家路
昆山市: 張浦鎮金華村北華翔、周莊鎮祁浜村三株浜、錦溪鎮朱浜村祝家甸
南通市
如皋市: 如城街道顧莊社區顧家莊、如城街道大明社區大镠馬、如城街道錢長村夏家莊
連云港市
贛榆區 : 黑林鎮蘆山村小蘆山
灌南縣 : 李集鄉新民村新民
淮安市
金湖縣 : 塔集鎮高橋村黃莊
鹽城市
東臺市 : 三倉鎮蘭址村 1、2 和 3 組先進路北側,4、5、6、7組,三倉鎮聯南村 3、4、5、6、7、8 組,三倉鎮官苴村2、3、5、6組
揚州市
廣陵區: 沙頭鎮沙頭村永太組、永加組
儀征市: 月塘鎮四莊村四莊組、東隊組
鎮江市
丹徒區: 世業鎮世業村還青洲、世業鎮世業村永茂圩、世業鎮先鋒村一組
泰州市
姜堰區 : 橋頭鎮小楊村小楊
興化市: 缸顧鄉東羅村東羅、海南鎮劉澤村劉澤、陳堡鎮唐莊村唐堡
泰興市:黃橋鎮祁巷村祁家莊
宿遷市
泗陽縣: 李口鎮八堡村八堡、新袁鎮三岔村三岔、新袁鎮燈籠湖村堆上組、盧集鎮郝橋村時楊組
宿豫區: 新莊鎮振友村新成、小河西
第二批
南京市
江寧區 : 淳化街道青龍社區東龍
高淳區 : 東壩鎮游子山村大仁凹
溧水區 : 白馬鎮石頭寨村李巷
徐州市
賈汪區 : 潘安湖街道馬莊村馬莊
邳州市: 鐵富鎮姚莊村姚莊、港上鎮北西村北西
沛 縣 : 張寨鎮陳油坊村陳油坊
常州市
新北區 : 西夏墅鎮梅林村龍王廟
溧陽市 : 上黃鎮滸西村南山后
蘇州市
吳中區: 橫涇街道上林村東林渡、東山鎮楊灣村西巷
常熟市 : 支塘鎮蔣巷村蔣巷
連云港市
贛榆區 : 班莊鎮前集村前集
灌云縣: 伊山鎮川星村周莊、楊集鎮小喬圩村劉莊
淮安市
盱眙縣 : 舊鋪鎮茶場一隊四組
鹽城市
東臺市: 五烈鎮甘港村甘港中心村,新街鎮方東村1、2、3、5、7組
鎮江市
句容市: 茅山風景區管委會李塔村陳莊、天王鎮唐陵村東三棚
泰州市
姜堰區: 溱潼鎮湖南村湖南、沈高鎮河橫村河橫
興化市: 大垛鎮管阮村管阮、新垛鎮施家橋施家
宿遷市
泗陽縣:盧集鎮薛嘴村薛嘴
【傳統村落保護】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等7部委工作部署,做好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推薦和保護發展工作,推薦45個村莊申報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加大省級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力度,聯合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財政廳等部門開展省級傳統村落調查,全面了解掌握全省傳統村落的數量、類型、地理分布特征及現狀條件等情況。設立省級專項引導資金,繼續支持50個傳統村落開展保護與發展工作。省政府頒布《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完成傳統村落保護立法工作。聯合省法制辦、省文化廳、省財政廳等部門召開《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新聞發布會,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宣傳力度。
【小城鎮規劃建設】2017年,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等3部委工作要求,經地方申報、省級擇優推薦、部委審核認定,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等15個鎮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數量居全國前列。選擇16個在產業發展、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空間景觀等方面具有特色培育潛力的小城鎮,組織開展重點及特色鎮規劃建設試點,各鎮已完成實施項目規劃設計工作,按照既定實施方案穩步有序推進工程實施。在全國率先組織編制《江蘇省小城鎮空間特色塑造指引》,被提升為全國建設行業的技術指引。
(王 暢)
延伸閱讀:江蘇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簡介
1.無錫市江陰市新橋鎮
新橋鎮是全球最大的毛紡產業基地。海瀾集團和江蘇陽光集團位列世界毛紡十強,擁有一個世界名牌(陽光牌呢絨)、三家境內上市公司(海瀾之家、江蘇陽光、四環生物),四個中國名牌(陽光牌呢絨、圣凱諾牌精紡呢絨、海瀾之家牌茄克衫、圣凱諾牌襯衫)。新橋鎮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鎮、國家園林城鎮、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際花園城市等榮譽。
2.徐州市邳州市鐵富鎮
鐵富鎮建有國家銀杏生產基地、農業部高效農業示范基地、江蘇省糧食豐產示范基地。有國內最大的年產銀杏黃酮25噸生產線和銀杏綜合博物館。
3.揚州市廣陵區杭集鎮
杭集鎮是江蘇省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揚州市東郊)的一個鎮。該鎮傳統手工業歷史悠久,其中雕版印刷和牙刷最為出名。2003年,杭集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牙刷之都”稱號,2008年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又授予杭集鎮“中國酒店日用品之都”稱號。揚州杭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有工業企業500余家,從事酒店日用品生產的個體工商戶近5000戶。寧通高速公路從鎮內橫貫東西,在建中的泰李高公路、滬陜高速也在境內設有道口,交通十分便捷。
4.蘇州市昆山市陸家鎮
陸家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經濟結構長期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三麥和油菜。改革開放以來,陸家鎮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先導區,大批外資企業在境內落戶,工業快速崛起,形成了電子、輕工、機械、化工四大支柱產業。陸家鎮先后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國家衛生鎮 、江蘇省特色文化之鄉等榮譽稱號。
5.鎮江市揚中市新壩鎮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新壩就被譽為蘇中第一鎮,是江蘇省重點鎮,是馳名大江南北的中國鄉鎮之星、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2016年全鎮產業規模700億元,其中主導產業工程電氣產業規模達到550億元,占據全國中低壓電氣產業20%的市場份額。
6.鹽城市鹽都區大縱湖鎮
大縱湖位于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泰州市興化兩地,當地又名平湖,為古射陽湖經分化解體后的殘跡湖之一。大縱湖鎮因其境內的大縱湖是蘇中里下河地區最大最深的湖泊而得名,素有“水鄉澤國”“魚米之鄉”的美譽。鄉村休閑農業成為帶動其發展的主要產業。
7.蘇州市常熟市海虞鎮
海虞鎮隸屬于江蘇省常熟市,地處繁榮富饒的長三角區域,坐落于常熟市北部。海虞隸是全國重點鎮、國家衛生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中國蘇作紅木家具名鎮。海虞鎮榮獲“2016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鎮”稱號,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新創辦企業20多家,研發86個新產品,其中有41只產品實現成果轉化,是產學研合作創新的典型。
8.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
“中國水蜜桃之鄉”陽山鎮地處江南水鄉無錫,南臨美麗的太湖,北靠京杭大運河,旅游資源豐富。陽山鎮深挖“桃”經濟,打造“桃”文化,建桃花島周邊民宿群,將甜蜜產業總產值做到了15億元,初步形成種桃、賣桃及桃產品深加工一體化經營,實現了從單一農產品生產向多元化經營轉型。
9.南通市如東縣栟茶鎮
栟茶位于如東縣西北部,1998年就被評為為江蘇省222個重點中心鎮之一。栟茶鎮因地制宜積極發展高效設施水產養殖,2016年以來新增養殖面積68.67公頃,園區設施水產養殖總面積達到344.8公頃,成為栟茶鎮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園區的重要發展項目。栟茶先后被評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特色鎮—旅游新干線試點鎮最佳案例、國家級生態鎮、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江蘇省衛生鎮、南通市中心鎮、南通市園林鎮。

全國特色小鎮——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 惠山區委宣傳部/視覺江蘇網
10.泰州市興化市戴南鎮
戴南鎮作為中國著名的不銹鋼強鎮、國家園林城鎮,戴南鎮的不銹鋼產量在江蘇省名列前茅。戴南有40多家企業生產不銹鋼絲繩,年產量5萬多噸。位于興化市戴南科技園區的江蘇合眾不銹鋼有限公司鋼帶、鋼管出口量逾萬噸。此外,戴南鎮還是首批全國25家、江蘇省4家經濟發達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鄉鎮之一,是副縣級鎮,擁有下設少量委辦局的權力。
11.泰州市泰興市黃橋鎮
黃橋鎮地處長江北岸的蘇中平原,處于長江三角洲北翼,素有“北分淮委,南接江潮”的水上樞紐之稱,泰州市重點小城市,江蘇省“擴權強鎮”試點鎮。黃橋樂器產業至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以提琴產業為主導,向吉他、鋼琴、古箏、手風琴、管樂等多系列樂器方向發展。目前全鎮已擁有各類樂器生產企業2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多家、中等特色型企業60多家、配套加工企業20多家;并擁有樂器配件加工作坊50多家、高檔提琴工作室10多家,被譽為“中國提琴產業之都”。黃橋鎮每年制造的小提琴、大提琴和吉他等樂器,占世界總產量的三成,是全球最大的提琴生產基地。黃橋鎮致力于打造集產業功能、旅游功能和文化功能為一體的樂器特色小鎮。
12.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
孟河鎮北枕長江和小黃山的萬畝森林公園,東靠春江鎮,東北臨鎮江市揚中的西來橋鎮,南連西夏墅鎮,西接鎮江丹陽市的高橋和小黃山山脈的棲鳳山。孟河鎮是全國汽摩配名鎮,目前該鎮已集聚了900家汽摩配企業,2015年汽車零部件產業銷售收入達172億元。孟河鎮先后獲得全國重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等6張國字號“名片”。
13.南通市如皋市搬經鎮
搬經鎮自古就有“如皋西門戶、秀美金搬經”的美譽。主攻“汽車零部件、電子新材料、長壽養生食品”三大產業,招引了一批育鏈、補鏈、強鏈的優質項目。全年落戶億元項目達到4個,其中蘇州共建科技項目作為新引進的電子產業項目,投資超過億元,科技含量高,成長性能好。近年來,搬經鎮鎮區“一核兩翼、四軸五片”的發展框架現已全面拉開,以打造工貿發達的“養生休閑慢城”為目標的發展輪廓已經逐步顯現,先后榮獲全國文明鎮、南通市村莊環境整治先進鎮等榮譽稱號。
14.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
東港鎮由原港下鎮與東湖塘鎮合并設立而成,是無錫市規劃建設特大城市框架中20萬人口規模的新型衛星城市。東港鎮交通便捷,建設中的錫東大道和無錫東干線貫穿全境,距張家港、江陰港、滬寧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無錫機場均僅20 km。東港鎮主打高新技術產業,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80件,申報各類科技項目60個,實施市級重點技術創新項目20個;全年完成技改項目投入40多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首次突破100億元。
15.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
七都鎮是蘇州市吳江區下轄鎮,位于蘇州市吳江區的西南端,古有“吳頭越尾”。該鎮主打文化旅游產業,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太湖國學講壇、太湖迷笛音樂節等品牌活動,使得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七都鎮還是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2008年初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第二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