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安全概況】2017年,江蘇海事局轄區船舶進出港247萬艘次,船舶載貨量17.1億噸,其中外貿貨物2.8億噸、危險貨物1.72億噸,集裝箱1133萬標箱。轄區共發生等級事故18起、死亡失蹤30人、沉船11艘、直接經濟損失4847萬元,同比分別下降35.71%、11.76%、38.89%、28.05%。組織協調險情救助行動98件,成功救助遇險人員1140人、遇險船舶121艘,人命救助成功率達97.6%。
【海事安全監管】江蘇海事局落實禁限航管理規定,開展轄區小型危險化學品船舶臨時停泊區劃定工作。制定實施《實行特定時段特別安全監管舉措》。推動省政府出臺《關于切實做好當前長江航運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參與防洪澇災害及臺風部省聯動桌面推演。推進新型海事動態監管指揮體系建設,建立雙重預防機制,編制修訂《江蘇海事局水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值班手冊》《應急手冊》。開展“汛期百日安全”活動和夏季安全監管百日執法行動,完成金磚五國峰會期間入廈船舶專項安全監管工作,應對“7·9”“7·31”“8·1”等事故。推進實施船舶排放控制區工作,落實江蘇省“263”專項行動,配合省政府開展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試點聯合環保部門建立船舶污染物聯單管理制度,實施船舶載運危險貨物安全綜合治理等專項整治行動。推動省政府組織開展長江江蘇段水上過駁專項整治,取締常州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水上過駁。協助完成上海黃浦江浮吊設施清理,保障了171艘浮吊設施安全駛離轄區水域。
【海事安全服務】服務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保障世界首條1000kV特高壓過江隧道蘇通綜合管廊、滬通鐵路大橋等國家重點工程的施工建設和水域通航“兩安全、兩不誤”。支持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太倉江海組合港和南通通州灣建設,推動沿江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以集裝箱和大宗散貨為重點,助力江河海、鐵公水高效多式聯運系統建設。開展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協力推進口岸“大通關”建設和電子口岸建設。服務揚子江城市群綠色發展,支持宿遷港、蘇州新城多式聯運港等內河港口開放升級。持續推進集裝箱船舶“綠色通道”“蘇冀電煤航線”建設。扶持江蘇籍海員隊伍建設和江蘇遠洋船隊發展壯大,“幸福船員”獲評交通運輸部“2017年11件更貼近民生實事”,微信公眾號成為國內船員行業自媒體第一大品牌。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推行海事政務服務標準化體系,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網上申報率達90%以上。江蘇海事局牽頭成功處置“聯合女神”號貨輪扣押事件。
【海事本質安全】以大安全觀為統領,形成具有江蘇海事特色的“12345”科學安全監管體系(一個元問題、兩個安全、三級責任、四個導向、安全監管五種方法),得到部省領導的充分肯定,交通運輸部安委辦專題調研后向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推介。完成117艘渡船船名亮化工程,夜航渡船亮化率100%。推動國內首套船舶安全預警平臺系統、全國首艘全電動渡船投入運行。推動轄區危化品航運公司加強危化品船舶自主監控平臺建設。實施長江江蘇段水上過駁專項整治,水上過駁區由22個整合至7個。推動解決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以來6號橋墩的防撞措施建設問題。開發運行全國首款水上交通導航系統“船E行”。創設物理隔離帶、抬纜警示浮、警示浮舟,整治建筑物水域助航標志和警示標志大幅優化,觸碰事故降幅近90%。創新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十字交匯水域“六圩河口”實行聯合監管,引入“環島式管理”舉措,打造“長江水上交通第一崗”。“五種方法”由沿江推向沿海,危化品船、大型涉水工程、海上風電運維船舶等沿海三大安全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江蘇海事局)

11月21日,江陰市水上搜救中心舉行2017年水上搜救暨防污染綜合演習江蘇海事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