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論研究】2017年,舉辦學術大會、智庫沙龍、智庫峰會等研討交流活動,推動全省社科界掀起學習宣傳、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與情感認同。 強化意識形態導向引領,在《江蘇社會科學》設置“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究欄目,引導社科界扎實開展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研究闡釋。召開理論界思想狀況調研座談會,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對社科界意識形態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在課題研究、學術活動、宣傳陣地管理等方面,加強內容把關,切實增強全省社科界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的“四個意識”。
【新型智庫建設】完善決策服務和研究基地建設。設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圈定的應用研究重大課題18項。完成39家決策咨詢研究基地綜合評估,8家研究基地被評為優秀,11家良好,2家限期整改。全年完成100余項決策咨詢課題研究。推動江蘇智庫研究與交流中心建設。與省委宣傳部共同舉辦青年智庫學者培訓班。聯合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江蘇師范大學,分別舉辦青年智庫學者系列沙龍“聚力創新”“聚焦富民”“區域發展新格局”“鄉村振興”等4個專場。與省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第二屆江蘇智庫峰會,共征集200余篇決策咨詢成果,20多名知名專家進行主旨演講和專題研討。沙龍和峰會相關成果在《新華日報》智庫版、《中國社會科學報》、江蘇智庫網等媒體推出。加強社科應用研究。與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南京大學等單位的橫向協作,形成“1個面上項目+5個專項(人才、外語、市縣、思政、財經)”的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課題研究體系,全年申報總數達3000余項,立項總數737項。修訂出臺《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成果評獎辦法》,組織,評出一等獎50項,二等獎150項。注重研究成果轉化。與省委研究室聯合召開高層專家座談會,圍繞江蘇如何發展現代海洋經濟、把握時代技術變革趨勢贏得先機和防范“三大陷阱”等議題進行研討。全年精選編輯報送揚子江城市群、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鄉村振興等系列《決策參閱》60期,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48篇次。編輯出版《新理念 新江蘇 新智庫——2016年度省社科聯決策咨詢成果集》。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表一批智庫建設理論文章,研究成果獲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優秀理論成果獎。
(秦丹丹)

2017年度江蘇省重大應用研究課題(共18項)

2016年度“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獎”一等獎名單(共50項目)

(續表)
【學術研討交流】省社科界第11屆學術大會 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推進江蘇‘兩聚一高’新實踐”為主題,與省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第十一屆學術大會。大會由馬克思主義專場暨開幕式等6個學科專場、3個學術聚焦、3個區域專場、1個學會專場和高層論壇共14個學術研討活動組成,收到征文近5000篇,18位國內知名專家、59位省內專家作主題演講,《中國社會科學報》進行深度報道。
學術研討 組織召開“中華文明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座談會”。聯合相關高校共同舉辦“新世紀以來中國鄉土文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研討會、2017中國東部傳媒藝術高端論壇以及“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新移民作家筆會、“絲綢之路與中外農業交流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學會學術沙龍 指導相關學會舉辦“城市品牌與揚子江城市群建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江蘇省創新生態系統打造及創新濃度提升研究”“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學術沙龍。
【社科陣地建設】學會管理 舉辦學會秘書長培訓班,通過學術報告、研討交流,提升學會管理運行水平。配合省民政廳組織學會年檢。指導省社會學學會等20家學會按期完成換屆。對連續三年年檢不合格的7家學會進行清理整頓,4家行政撤銷、3家限期整改。完成6家民辦社科研究機構成立申請的審核工作,指導江蘇東方地產研究院等3家新成立的民辦社科研究機構正式掛牌。完成學會40項重點學術活動和2部學術著作經費資助工作。
社科普及 推動建立省級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并召開第一次會議,制定社科普及2018~2020年重點任務分解方案。修訂《江蘇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創建與管理辦法》,審批認定150家“江蘇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和 6家“江蘇省社會科學普及研發基地”(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常州名人研究院、鹽城心旅心理科學研究所、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常州民營經濟研究所、泰州歷史文化研究所 )。以“服務‘兩聚一高’新實踐,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為主題,組織全省第14屆社科普及宣傳周活動。與人民網江蘇頻道合作開辦“江蘇人文講壇”專題網站,與《江蘇科技報》合作推出“江蘇社科普及”微信公眾號。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主題,首次舉辦社科知識在線競答活動,參與人數超過21萬人。資助142項社科普及活動項目,推動各市創新組織形式開展社科普及公益活動2000多項,舉辦人文社科講座、專題報告會2500多場。
學術研究 《江蘇社會科學》蟬聯第二屆江蘇省“十強報刊”,獲選第六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蘇社聯通訊》、“江蘇社科網”編輯和社科信息報送工作進一步加強。《江蘇社科年鑒(2016)》進入統稿審稿階段,《江蘇省志·社會科學志》完成第二輪修改。完成《江蘇社科名家文庫》第二輯編撰出版工作。全面推進江蘇文脈工程地方文化史研究,按計劃完成70%的書稿撰寫量。
組織建設 新成立南京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師范大學等5家高校社科聯和江寧、高淳、雨花3家縣級社科聯,形成全省30家高校社科聯和60家縣級社科聯的基層社科工作總體布局。舉辦首期全省縣級社科聯培訓班,培訓各縣(市、區)社科聯業務骨干。組織14項高校社科聯工作調研課題研究,召開全省高校社科聯內涵建設工作研討會。召開2017年度全省社科研究協作會議,促進省內高校科研協作。